《福建日報》報道漳州檢察駐村幹部劉國才的戰“疫”事蹟

《福建日報》報道漳州檢察駐村幹部劉國才的戰“疫”事蹟

4月15日《福建日報》報道

今天,福建日報刊發《一位駐村書記的春天戰“疫”》一文,報道漳州市檢察院派駐平和縣大溪鎮下村村的駐村第一書記劉國才的戰“疫”事蹟,以下為報道原文:

春暖花開,10日上午,劉國才早早地來到村口,迎接一位漳州來的食品經銷商,準備帶他考察一下村裡剛建成的一座米粉廠。“這個米粉廠投產後,如果銷路得到保證,將成為村裡重要的脫貧攻堅項目。”

今年38歲的劉國才,是漳州市人民檢察院派駐平和縣大溪鎮下村村的駐村第一書記。自2017年12月赴下村村駐村開展扶貧開發工作,今年是他駐村的第三個年頭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使得駐村的第三個春天,非同尋常。

防控一線逆行者

今年春節,剛回漳州與家人團聚才不到幾天,正月初三,一得到疫情防控的消息,劉國才立即帶上換洗衣物,跟家人道別,踏上了返村的征程。而當天正是他父親的農曆生日,往年這個時候,他都是守在父母身邊陪伴他們。

回到下村,劉國才馬上和村支部書記陳勁松、村委會主任陳金海等碰頭,根據上級要求,迅速部署疫情防控的各項工作。

“老哥,新年好,都在家嗎,家裡沒有從外面回來的人員吧?”劉國才挨家挨戶走訪瞭解,耐心地向村民們講解疫情防控知識,細心地叮囑他們不要串門,不要走親訪友,不要與外來人員接觸……

“下村、大芹、大松三個村都在同一條路上,只要守住路口,三個村就可以聯合起來共同防控。”劉國才說,通過和同一片區兄弟村溝通,整合三個村莊的人力物力組建聯合勸導點,他們有效克服了人力物力不足等難題。針對偶有外出廣東的群眾半夜私下回流村莊,容易形成防控盲點的實際,下村勸導點率先在大溪鎮實行24小時全天候輪值勸導。

截至3月初,下村、大芹、大松三個村聯合勸導站投入300多人次參與防控宣傳、輪值勸導等事務,下村村共勸導紅事、白事簡辦7場,停辦民俗節慶活動2場。

《福建日报》报道漳州检察驻村干部刘国才的战“疫”事迹

防疫勸導點

部署工作

安排宗祠廟宇等公共場合的疫情防控工作

《福建日报》报道漳州检察驻村干部刘国才的战“疫”事迹

“現在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發展,勸導站已撤離,村民正在慢慢恢復正常生活,春耕也開始了。”站在田埂上,看著村民戴著口罩在田間勞作,他露出欣慰的笑容。

脫貧攻堅不鬆勁

《福建日报》报道漳州检察驻村干部刘国才的战“疫”事迹

一手抓防控,一手抓扶貧。在防控疫情的同時,劉國才通過直接入戶和電話詢問相結合,瞭解並確認了市檢察院掛鉤的莊上村、下村村共29戶貧困戶全部健康、居家等基本情況,跟進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沒有一戶貧困戶因為疫情在經濟上受到重大影響。

這幾天,劉國才和村幹部再次來到新建成的米粉廠廠址。米粉廠是村裡利用去年清查核資契機,收回被村民侵佔的舊小學的一塊勞動基地興建的,已建成1800多平方米的廠房、曬場,廠外場地全部硬化。

“大溪鎮除了有著名的風景名勝靈通巖外,還有香腸、豆腐和米粉這‘大溪三寶’。” 村支部書記陳勁松說,“在大溪,幾乎村村都有一些個體米粉小作坊,但都不成規模。”

“下村村就位於靈通巖山腳下,靈通山上的泉水直接流到村口,水質甘甜,可否在村裡建個米粉廠,生產的米粉還能成為靈通巖旅遊產品。”劉國才的這個想法得到村支部書記陳勁松、村主任陳金海的支持。

說幹就幹,通過各方努力,爭取各級幫扶資金近80萬元,下村米粉廠於近日建成,近期將公開對村民進行發包。

“要敢於培植財源,變‘輸血’為‘造血’, 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脫貧攻堅。”劉國才說,在漳州市檢察院的幫助下,爭取市老區辦生產性發展項目資金15萬元,村裡培育了下村中草藥基地,2019年套種百香果收入達1.2萬元;爭取幫扶資金30萬元,復墾後溪拋荒山田100畝,目前已完成租地前期協調報批工作,待進一步墾荒和發包種植茶果。

目前,下村村集體共有光伏、中草藥、米粉廠、水電站4個主要經營性項目,儲備一個茶果園項目,村級集體收入超過10萬元, 隨著米粉廠、茶果園項目的建成發包,村集體經濟將進一步增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