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延续之前的风格,笔者将继续以球员在场上的具体表现为基础,并借助于pipm模型,为大家带来CBA国产得分后卫球员特点的分析。

通常而言,我们在球场上更容易关注到那些在进攻端影响力非凡的球员,但也不会完全遗忘那些在防守端发挥了巨大作用的球员。然而,由于某些评价标准本身存在滞后性的问题,多数人容易在评价一个球员的防守影响力时容易出现误差。福建队的卡米然、同曦队的何敬佳和乔文瀚,正属于这个范畴。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卡米然得到重用,可能和多种因素相关。

赛季初期,福建队战绩糟糕,球队的国产后卫群也因为自身糟糕的运控和投射技能而饱受争议。在这种背景下,福建队在12月份左右开始启用卡米然。

尽管球队在随后不久又遭遇了换帅风波,球队新任主帅凯撒还是给予了他相应的轮换地位。这里面的部分因素是,凯撒似乎比较认可卡米然的单防价值。在一些比赛里,凯撒时常会把一些单防小外援的任务交给卡米然——对阵辽宁队时,凯撒甚至会让后卫体型的卡米然去单防过小前锋体型的史蒂芬森。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从场面上看,卡米然的单防水准似乎要优于福建队赛季初重用的国产后卫:他单防投入度较高,会尽可能限制自己的对位人接球,还有不算太差的挤掩护能力(不会频繁地被掩护墙挡住)。仅从这个结果看,卡米然的防守影响力应该不会差。

然而,篮球比赛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一对一,对于球员防守的要求也远远不止于【一对一限制对位人】。卡米然在防守端的问题真正是:他对于协防的贡献实在太少了

打开福建队的比赛录像,我们会发现:卡米然在防守端基本会把盯住自己的对位人作最重要也是唯一的任务。当然,这里面会有一部分因素是他要频繁去盯防对方的小外援,但也不至于出现图中这种防无球全程站原地的情况: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更何况,由于种种因素(比如:对方小外援不在场),卡米然也不会在每个回合里都去盯防对方的小外援。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自己的对位人缺乏射程,卡米然就应该更加频繁地支援协防。但不幸的是,即便是在这些回合里,卡米然也很少积极地做出协防选择: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卡米然防无球时很少做出协防选择的后果之一是,他很难利用自己的协防完成大量的抢断。题外话:任何位置的球员都应该在协防端贡献更多的力量,尤其是中锋位置,而福建队恰恰缺乏这样的资源。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卡米然很少做出协防选择的后果之二是,他也很难及时来到篮下回收防守篮板球: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虽然任何评价体系都不应该过于强调后卫在回收防守篮板球方面的作用,但是卡米然的防守篮板率落入同位置倒数的水准也是不能被接受的事情。

类似的问题,也存在于同曦队的何敬佳和乔文瀚身上。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由于球队的小外援约瑟夫杨在防守端的局限性非常大,同曦队时常要把盯防对方小外援的任务交给何敬佳(他的同位置重要轮换对象是乔文瀚)。

然而,何敬佳的单防技巧也不出众,他在单防北京队后卫方硕时,也会犯下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被后者拿到了大量突破攻筐的机会——仅从这个角度出发,笔者甚至认为何敬佳的单防还不如卡米然: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但相比于卡米然,何敬佳在防无球时还是会有更强的协防意识。相应地,何敬佳的抢断和防守篮板数据,都会略好于卡米然。在部分回合里,何敬佳甚至还能像一名小前锋或者大前锋那样去篮下护筐。当然,以自己的体型,何敬佳起到的护筐效果并不出色: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但相比于卡米然只能目送对方上篮的选择,何敬佳的表现还是会略好

同队的乔文瀚虽然是何敬佳的轮换对象,但有时候还会受到一些意外因素的干扰(于长春被内部停赛、其他球员受伤)而去出任场上的小前锋。当这样一名球员出现在对于防守更重要(尤其是协防)的小前锋位置时,同曦的防守问题会更大——当然,当哈达迪在场的时候,这些问题还不至于被无限放大。

但无论如何,这三名球员在防守端的局限性都非常大,dpipm模型认为:这三名球员的防守影响力都居于同位置末段。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纵轴代表防守影响力)

而在进攻端,以上三名球员也有自己的局限性。

卡米然的问题之一是,他运动能力和运控技术都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必然会让他远离最为高效的篮下区域。因此,他要维持自身的得分效率,唯有出手更多的三分球并维持一定的三分球效率。然而,卡米然本赛季的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3.3%——即便换算成有效命中率,也只有50%。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他的另一个问题是,由于传球视野和手法都存在问题,身为后卫的他很难靠自己的表现在进攻端辐射全队。因此,卡米然在助攻这类数据方面的表现明显逊于同位置的其他球员。

何敬佳的投篮分布,则和卡米然截然相反。

由于自己的投射技术过于糟糕(三分球命中率是根本不能被接受的8.3%),何敬佳只能借助于攻筐来提升自身的效率。然而,何敬佳无论是运控技术还是运动天赋,都未达到同位置顶级,他根本不能像国手级别的后卫自行开发攻筐机会,而是只能借助于定点突破、快攻和空切这类杂项: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这种杂项的难度的确会更低,但根本不足以帮助一名后卫撑起太多的攻筐产量,他也很难靠这些方式撑起个人的效率。因此,尽管何敬佳和卡米然有着相反的投篮分布,他们在进攻端的定位依然是【低产低效】。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而乔文瀚在进攻端的投篮分布,更趋近于这俩人的中间体。

与何敬佳相比,乔文瀚的投射基础看似更好。至少在出现空位时,乔文瀚会比何敬佳更为大胆地出手三分球;与卡米然相比,乔文瀚的运动能力会更出色。因此,当他和约瑟夫杨同时在场的时候,会有更多偷下快攻的机会: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然而,乔文瀚看似比俩人优秀的地方都没有转换成自己的绝对优势:他比何敬佳投更多三分球的后果是,他的三分球命中率也只有29.2%;他比卡米然攻筐更频繁的结果是,他的篮下命中率只有55.0%: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受限于此,乔文瀚的真实命中率(个人得分效率)只有49.0%,只超过了同位置18%的球员: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因此,这3名球员在进攻端虽然在风格上有区别,但最后都会受制于自己的问题(卡米然攻筐水准糟糕、何敬佳投篮基础差、乔文瀚两种都不精通)而很难交出体面的效率,更无法自行开发出得分机会。另外,他们也很难靠传球技术辐射全队。总体而言,这三名球员在进攻端的影响力都处于同位置倒数水准。

在综合了攻防两端之后,这3人的球场影响力亦是同位置倒数水准:

CBA国产得分后卫线:那些攻防都较差的球员

如果福建队和同曦队能够把这些球员换成同位置平均水准的球员,笔者还是有绝对的理由相信:这两支球队的水准是能够有所进步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