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牛津大學畢業典禮

上一篇疫情隨筆,我寫到兒子返回疫情嚴重的意大利,無意間提到在倫敦的二女兒,朋友們很關切,想知道我女兒在倫敦的情況,好朋友還特別鼓勵我為女兒也寫一篇。我想,女兒的故事也許沒有兒子的視角那樣叫人好奇,但如實寫出來,或許也可以幫朋友們從另一個側面瞭解英國的抗疫,瞭解我的女兒,一個性格多麼活潑,多麼喜歡交友和運動孩子,在這次瘟疫到來的時候不得不禁足在家,對她來說是一次多大的挑戰,而每念及此,做母親的心裡會生出多少心疼!

女兒住在英國已經是第六年,她在美國出生長大,卻對英國的牛津大學產生了興趣,高中畢業後申請並被牛津大學Kable學院錄取,成為經濟系學生。她是一個走到哪裡都自帶光環的孩子,在校三年,參加牛津大學有名的划船隊,成為號令員;又參加足球隊,成為隊長;還成功競選當了一屆學生會主席。大學沒畢業就被倫敦一家商業諮詢公司聘用,她跟公司提條件,希望獲得一年假期出國旅行,一年之後再開始上班,公司欣然答應,還為她提供了五千英鎊的旅行資助。起初我以為她是和朋友一起約伴旅行,結果不是,她說:“我要的就是這份一個人在旅途中的經驗!”那一年,就她自己,揹著一個雙肩包,跑遍了亞洲各國,又去了南美洲做義工,行程萬里,交友無數。旅行回來,她就開始安心上班了,工作上她也很出色,每次公司晉升都有她的份。她還堅持每天早上跑步去公司上班,週末踢足球,她有一幫在倫敦的朋友和同事,常常聚會,一起度假,登山、滑雪、潛水……生活異常豐富多彩。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女兒在法國Vallee Blanche

然而,所有的美好被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破壞得面目全非,幾周前如果你問我女兒在倫敦怎麼樣,我說不定會掉下淚來,因為那時候新冠病毒從意大利開始蔓延到歐洲各國,英國也成為重災之地。最令人無法接受的是英國政府的做法,首相親自在電視裡告訴民眾,這個病毒目前為止我們完全沒有有效的應對方法,我們將看著全國有大批人口感染,還會有許許多多家庭失去親人,直到活下來的人都獲得“群體免疫”。這實在太殘忍了!人們解讀政府的意思是:“我們不將採取任何措施,你們自生自滅,好自為之!”此時此刻,如果你的女兒孤身一人住在倫敦,想到她必須獨自面對這樣的生死考驗,想到她心裡可能產生的驚恐和無助,你一定會理解我當時的憂心如焚。

但女兒似乎沒有我所擔心的驚懼。我勸她回美國家中來,她說她必須工作。我說現在命都不保,還談什麼工作?她說沒那麼可怕,她年輕身體好,即使感染了病毒也不會丟命。我說你是不是也相信了政府的“群體免疫”?他們是在為自己的不作為找藉口,為什麼英國人不反抗?這時候女兒說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政府說的是真話,英國人不能接受謊言,卻能接受最悲慘的真相。”

這句話讓我思索良久,也開始對英國政府提出的“群體免疫”做了更詳細地瞭解,我發現這個措施並不是哪位領導人一拍腦袋而做出的決定,而是建立在英國首席科學顧問帕特里克.瓦蘭斯爵士的科學研究基礎上,他認為根據目前這個新冠病毒的威力,會出現巨大的人口感染數量,英國總體的醫療資源根本做不到“應收盡收”地治療,如果所有患者都到醫院治療,必定會出現醫療物資擠兌,從而發生該治療的人得不到治療的次生災害,那樣的局面將會更糟。大數據模型中產生的“群體免疫”理論可以幫助大量減緩這種情況發生,它使輕症患者呆在家中,靠自己的免疫力自行痊癒,由此而緩解疫情向峰值攀頂的坡度,並使人群中的免疫力得到增強。儘管英國政府的這種做法遭致了世衛組織及其它一些國家的批評,但奇怪的是民調顯示,英國老百姓支持政府的是大多數。女兒告訴我,英國的電視頻道每天都有政府的最新報告,他們把所有的真實情況都向老百姓攤牌。實際上,英國政府也並沒有像最初提出“群體免疫”設想時那樣完全不作為,他們後來還是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限制人群聚集,尤其對老年人和其他易感人群做了有效的防護,他們做的最好的一點是,不向公眾隱瞞實情。

在某些國家一片罵英國政府“草菅人命”的同時,英國人民卻對政府表現出了理性的寬容和體諒,“不接受謊言,卻能接受最悲慘的真相”,這是一個思想成熟且內心強大的民族才能做到的!這讓我想起法國一位研究社會心理學的思想家樂彭說的話,他說:“群眾不習慣尋求真理,誰向他們提供幻覺,他們就讓誰成為他們的主人,誰摧毀他們的幻覺,他們就要誰的命。”這個說法顯然不適合英國的“群眾”,瞭解樂彭說這話的背景你就知道他的所指,他是一個反社會主義者。而英國政府的做法,在一群不喜歡真相,只喜歡幻覺的民眾中,是萬萬行不通的。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英國空無一人的城市街道

女兒不肯回來,我也只好作罷,就在視頻中互通消息,瞭解她的情況。她的公司辦公樓已經關閉,僱員都在家裡辦公;她的球隊也已停止訓練,不知什麼時候才能恢復;她的朋友們都各自呆在自己的寓所,只有通過網路聯繫;就連她的室友也都回到父母家中,現在她真的是形單影隻,孤身一人!有一次問她感覺怎樣,她說了一句:“好無聊!”我心裡深深為她難過,對於充滿活力的她來說,生活中很少有這樣的無聊時刻,這次真的難為她了!我也沒有其它辦法,只能為她祈禱,求慈愛全能的上帝幫助她度過這段難熬的時光。

與此同時,我也不斷關注英國的情況。像歐洲其他國家一樣,英國的病毒在繼續蔓延,情況依然十分嚴重,到目前(4月9日)為止,確診病例是65,077,死亡病例已達7,978,全國幾乎停擺,英國正在遭遇二戰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似乎每一天都比前一天更加黑暗。人們通常認為,在這樣的至暗時刻,一定會出現社會詬病百生,民眾情緒失控,在政府不制約的情況下甚至發生打砸搶和暴亂,但這一切都沒有在英國發生,政府沒有實行軍管,街上也沒有戴紅袖箍的城管,警察對人們的必要活動也完全不管,但人們自覺按照政府規定去做,一切都秩序井然。不僅如此,危難中,一種利他主義行為在全國蔓延,這些行為既有政府的主導,也有自發的善舉,從政府到民間,人們為抗疫奉獻了最大的熱情、能力和智慧,為這個國家點燃了希望之火。

在此列舉幾項,也只是掛一漏萬:

為解燃眉之急,國家以軍隊來強力助陣,用了9天時間將倫敦Excel會展中心改建為世界上最大的臨時醫院,它被取名“南丁格爾”,這是一位1853年倫敦慈善醫院護士長的名字,在克里米亞戰爭中,她以她的一己之力,極力向英國軍方爭取,在戰地開設醫院,為士兵提供最及時的醫療護理,她被稱為“提燈的天使”,南丁格爾,她讓地位卑微的護士成為崇高精神的象徵。與某些虛張聲勢的名稱比較起來,我個人更喜歡“南丁格爾”這樣的名字,雖然平實甚至柔弱,卻充滿神性的光輝和人性的溫暖。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政府加強醫用物質採購和供應,多家大牌企業轉產抗疫,服裝大牌Burberry 生產口罩、病患服;吸塵器大牌戴森、及汽車大牌勞斯萊斯等生產呼吸機。同時,政府贈送的食品包裹也已經開始派發給缺乏親友協助的老年人等易感人士。

全國約2萬名退休醫務人員已響應召喚重返崗位,2.4萬名應屆畢業生和見習護士提前加入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政府計劃招募25萬名志願者,為全國範圍內居家隔離的年老體弱人士服務,結果報名的人數多達75萬,若不是暫停招募,人數還會不斷飆升。NHS英格蘭醫療主管斯蒂芬.博維斯表示,已經出現了“利他主義的爆發”,退休人員和公眾的響應令他喜出望外。

這些日子,NHS醫護人員表現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敢和奉獻精神,他們在許多的艱難困苦中與病毒抗爭,挽救人的生命,受到全英國人的愛戴和支持。人們也盡力生出援手,給予他們最及時的幫助,他們的員工可以享受免費停車、免費坐出租車上下班,他們的子女在全國學校停課的情況下,仍可以到校上學。全國各地到處是致敬醫護人員的標語,人們為他們不止一次舉行全國性的鼓掌活動,在事先約定的同一時間,所有人在不同的地方為他們鼓掌,掌聲響徹雲霄。除了掌聲,還有藍光,那藍光是NHS的象徵,它在溫莎城堡、倫敦碎片大廈、朴茨茅斯港口、劍橋大學國王學院等著名地標四處閃爍,表達人們心中最溫暖的致謝和愛意。就連小朋友們也來參加,他們畫出一道道彩虹,向NHS表達最純真美好的感謝。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溫莎城堡和朴茨茅斯港口的藍光

英國王室也在這個危難時刻發揮了巨大的凝聚人心的作用。93歲高齡的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電視機前對全國發表講話,這是她執政68年來第五次發表全國演講,女王惜話如金,卻字字溫暖人心,她的演講傳遞著信心和愛,給人帶來勇氣和希望。我們常把伊麗莎白女王二世稱為“英國女王”,其實並不準確,她不僅是英國女王,還是其他十五個英聯邦國家的現任元首,這些國家有加拿大、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巴基斯坦、錫蘭等,還有在她即位後獲得獨立國家地位的牙買加、巴巴多斯、巴哈馬、巴布亞新幾內亞等等,女王的感召力不僅影響著英國,也影響著全世界。“對於耶穌基督的虔誠信仰,和對父親勇敢人格的追思,時時提醒並支持她效法先祖維多利亞女王,恪盡職責。”這是維基百科上介紹女王時的兩句評論,讓我思想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實在離不開深厚信仰的代代傳承。

近日傳來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染病惡化,住進ICU的消息。對於他如何染病的過程網上有傳聞,說他在確診前曾騎一輛老舊的單車,去小超市購物,沒戴口罩,掏錢買單,還配合民眾合影,確診後也沒有去醫院治療,而是在家中自行隔離,直到實在頂不住了才住進醫院。雖然英國社會里許多人不喜歡約翰遜,之前罵他的人也不可勝數,然而當得知他重病以後,即便是罵他的人也都公開對他表達關切和同情,人們為他祈禱,希望他早日康復,這已經成為英國全體國民的盼望。以往我並不關心英國政客的情況,但這次疫情使這位首相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有一件事讓我對他產生好感,一位七歲的英國女孩給他寫了一封信,他居然也親手寫了一封回信,這樣的元首形象令人感到親切。然而匪夷所思的是,在一條英國首相重病住進ICU的消息之下居然有41.5萬人點贊,評論中百分之八十是赤裸裸的幸災樂禍,甚至是惡毒的詛咒。我根本不想問這些人是哪國人,他們根本就不配為人,是什麼樣的教育會使人本該有的惻隱之心變成無盡的惡意和仇恨!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英國女孩給首相的信和首相的回信

至暗時刻的英國並沒有漆黑一片,女兒也從起初的無聊沮喪中漸漸恢復了生氣。她依然在家裡上班,依然不能會友,但她每天會去公園開闊地上跑步,開始有時間研究廚藝,我常在視頻上看見她做的意大利通心粉、蘑菇奶酪湯,令人垂涎。她還加入了鄰居互助網,為年長者和易感人群及醫護人員的家庭提供協助,她被分配的任務是幫助一位老人定期外出遛狗,老人可以絕對呆在家中避免感染。

昨天跟女兒視頻,她興奮地說:“媽,你要不要看我畫的畫?”

“當然要啊!你好久沒畫畫了。”女兒中學時代就愛畫,不少作品得過獎。

她傳來一幅畫,高山之巔,星空璀璨,那深邃的藍色傳達著堅毅和頑強,這和英國NHS的藍色是同一個系列,與溫莎城堡和其它那些著名地標閃現的藍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女王在演講中說:“……這一代英國人一如既往地強大。自律、含蓄的幽默感和愛心仍然是英國人的品格象徵。”女兒不算是英國人,但在人類共同的瘟疫面前,她與文明世界的真實和善良站在一邊,她的心與勇敢的大不列顛精神同脈博跳動,這令我深感安慰!是的,沒有瘟疫可以擊敗勇氣,沒有邪惡可以打垮美善,讓我們記住女王的話:“只要我們保持團結一心,我們一定能戰勝這一疾病……儘管還要再忍受一段時間,但美好的日子將會重返!”

哦,讓我們堅信,美好的日子終將回返!

羊兒:女兒抗疫在倫敦

女兒畫作:藍色的堅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