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最近重温了《白鹿原》和《欢乐颂2》2部电视剧。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有人拿两剧比来比去,不知看哪个好,以至于食欲不振,寝食难安。

还是小官说句良心话,又不是让你嫁老公娶老婆,只能选其一,从一而终。前半夜看《白鹿原》,后半夜看《欢乐颂2》,没毛病。

不过话说回来,那边5个大美女,这边一大帮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大老爷们儿,对比实在悬殊。有种女神和女汉子,哦不,女神和男汉子即视感。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好在《白鹿原》方能单挑五美的扛鼎大拿出现了,那就是田小娥。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自打李沁扮演的田小娥出现,《白鹿原》收视率上了个坡,破0.7。看这个情势,还有继续上涨的可能。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田小娥作为《白鹿原》里名副其实的颜值担当和话题女王,一出现,就吸足眼球。扮演者李沁也跻身百度女演员热搜榜前二十。

影版《白鹿原》也借着电视剧的热播,蹭了个热度,稳居电影搜索指数第一位。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早有小伙伴放话,坐等田小娥出现才追剧。小官点评一句,你(有)太(眼)污(光)。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一提到田小娥,就有人荷尔蒙沸腾,肾上腺素爆表。黄土飞扬的白鹿原,田小娥是唯一一抹亮色。有人不耻田小娥,认为她可与潘金莲相媲美。有人同情田小娥,认为她单纯善良,敢于反抗男权社会。

家族裹杂的男人斗争中,她的不明是非显得稚嫩单纯。历史前行的滚滚红尘中,她的不辨局势显得浅薄无知。一群女人小心翼翼匍匐于世俗陈规下相夫教子,她的大胆与性情,又显得叛逆不安分。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田小娥的性格塑造,在《白鹿原》中的女性角色中绝对出挑。仙草的贤妻良母太过温吞。白灵的坚强叛逆有些理想化。而冷秋月之流,被世俗陈规压的透不过气,却不敢言喘一声,又太窝囊委屈。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田小娥有三种女性都有的优点,又有她们没有或者想有不敢有的性格特点。可以称为,叛逆与传统并存,善良并风情齐飞。所以成为一众女性角色中最能调动观众激情的那个。

电影版《白鹿原》和电视剧版《白鹿原》田小娥的形象之所以不同,源于她性格中的不同面。

电影版《白鹿原》由王全安执导,张雨绮主演。该作品中的田小娥大胆,狂野,性感,妩媚。她用自己独特的女性魅力,把白鹿原的男人们搅的人仰马翻。

张雨绮版田小娥刚一出现,眉眼间顾盼流离,没看向任何人,却把所有人的目光都引向她。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看黑娃吃面,田小娥拿着烟袋,转头抿嘴一笑,风情妖娆。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和吴刚版鹿子霖在土炕上戏耍,画风格外狂野,桃色荷尔蒙爆膨。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张雨绮的出色表演,让田小娥的形象在观众心中定格。却也因为过度强调“情欲”,因戏份太多,被业界调侃为片名不如叫《田小娥传》。

再看电视剧版中的田小娥,清纯、风情中带点倔强叛逆,却和性感、狂野不沾。

捧出一碗面,抿嘴一笑对黑娃说:

鹿相,你款款吃。款款二字,传统女性的温婉柔美一览无余。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裹了小脚的碎步姿态,使得妩媚风情也小露尖角。

说起郭举人对自己的虐待,告诉黑娃郭举人说什么他都不要相信时,眼中带的恨意与狠意,又透出了内心的倔强和反抗。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有小伙伴说,李沁的田小娥没有张雨绮妖娆狂野。

这点区别在于创作者对原著的不同理解。

导演刘进表示,剧版的田小娥有所颠覆,她绝对不是人们所想的风骚,除了极其性感丰满外,也要极其干净。

田小娥与白灵年龄相仿,却有着不同的命运,家族是一方面原因。白嘉轩宠溺白灵,家中男娃不进城上学,女娃却送进了新式学校。田小娥父亲贪财,将其嫁给郭举人,也葬送了女儿的一生,家庭是垫定田小娥命运的重要一步。秀才家庭的出身,决定田小娥外表是个传统女性。

也许受过秀才父亲的耳濡目染,曾读过诗书,所以骨子里有叛逆的血液。因为命运的不幸安排,叛逆被激发,她通过依靠男性拯救自己。

可她毕竟与白灵不同。白灵叛逆的干脆彻底,独立的谁都不依靠。田小娥裹了小脚,没有独立生活能力,需要依附男性。这种不能独立生活的叛逆,就更像小孩子在客厅撒了泡尿,不过是扰乱大人的游戏而已。

田小娥善良痴情,为了救黑娃,而求到鹿子霖。同时她不辨是非,不分好坏,浅薄无知。不能看出鹿子霖的为人,还为鹿子霖所利用,成为他扰乱白家的一枚棋。

善良、传统、倔强、风流、痴情、浅薄,这几种相互矛盾的个性,同时存在于田小娥身上。

《白鹿原》电影与电视剧中的田小娥,你更爱哪个?


一千个人眼中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的人看到不同的田小娥。

文化市场的碰撞,实际上是观点的碰撞。影版的田小娥与剧版田小娥实际上是创作者对原著的不同解读。有人认为田小娥狂野性感,有人认为田小娥善良温婉,都是对于角色性格不同角度的理解。

这种不同角度的理解也源于文化产品的不同特点。电影需要在短短2小时内,讲述一个让观众愿意买单的故事。最能打动人心,人性中最共通的部分就会被强调。

很多非原著党可能不了解白灵,却对田小娥有几个男人了如指掌,田小娥有什么理由不是女主角?电影版《白鹿原》导演王全安选择田小娥作为噱头,自然容易理解。

而电视剧体量更大,有时间静水流深的展现人物性格的不同层次。同时覆盖人群更广,角色性格的塑造也更需要满足主流价值观。一个善良柔弱的女子,因为父亲贪财,不幸嫁给个糟老头子,从而变成个风流叛逆的美妇人,更符合观众对田小娥的审美期望。

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如果说影版中的田小娥是朵有毒的大丽花,那剧版的田小娥更像是滴着露水的带刺蔷薇。

至于喜欢大丽花,还是带刺蔷薇,全凭各人喜好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