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5歲孩子才上幼兒園就被孤立!”家長應該怎麼辦?

朋友是一名幼兒美術教師,經常去合作的幼兒園上課。回來跟我講了某一個幼兒園發生的事情: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上課尿急不敢說想上廁所,小臉憋得通紅。她作為當堂課的老師,停下課來問他,小朋友不說話。

這個時候,全班的小朋友異口同聲地說:"老師,不用管他,他就那樣,不說話。"

朋友雖然很震驚,但還是引導這個小朋友慢慢表達出了自己的需求。

課後拿著這個事去問他們班主任,班主任也說,"不用管這個小朋友,他就這樣。"

這麼小的孩子就在學校遭遇了臭名昭著的“校園暴力”嗎?!

豆瓣上發佈的一份問卷調查:學生時代被"孤立"是校園暴力麼?80%的人認為是校園暴力,15%的人認為難以界定,僅有5%的人認為不是。

“我家5歲孩子才上幼兒園就被孤立!”家長應該怎麼辦?

豆瓣調查結果

如果小朋友在幼兒園被孤立,家長必須重視起來。很多孩子童年時候受到的創傷會影響一生,不能覺得孩子小不懂事就置之不理,其實關係重大。

什麼樣的小朋友容易被孤立?

親子教育專家胡嘉認為:"孩子的世界,相對要比成人世界單純。孩子不像大人,好惡往往溢於言表,喜歡就是喜歡,討厭就是討厭。"有這幾種行為的小朋友在學校容易被同學孤立。

1、 行為習慣不好的孩子容易被孤立。

主持人李湘很注重生活品質,對女兒也是秉承著"女兒要富養"的想法。王詩齡過早地過上了"小富婆"的生活,更是綜藝節目的常客,但是卻向李湘哭訴"沒人和我玩"。有網友爆料,王詩齡在學校說同學是農村娃,受到同學孤立。

“我家5歲孩子才上幼兒園就被孤立!”家長應該怎麼辦?

王詩齡圖片

通常來講孩子有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比如愛撒謊、愛打小報告,更容易受到其他同學的孤立和排擠,尤其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從眾心理強,更容易受到有威信的同學的鼓動,集體孤立個體。

圓圓的媽媽說孩子最近回家都說小朋友說他愛吹牛不和他玩了。

問清楚原委才知道:原來是有一次在幼兒園跟小朋友玩,小夥伴說自己週末爸爸媽媽帶自己去了遊樂園,玩了好多好玩的項目。

圓圓也不甘示弱:"我週末去了姥姥家,去姥姥家可以到田裡去玩,還可以看大狗!我姥姥家的狗長得可大了!有一頭牛那麼大!" 圓圓誇張地張開手比劃。

小朋友卻跑開了:“天上牛在飛呀,圓圓地上吹呀!”

2、不經常參加集體活動也容易被孤立。

王俊凱曾經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受到全班同學的孤立。

有人爆料班裡的同學特意多拉了一個群把王俊凱排除在外,裡面有同學還嘲諷的語氣看王俊凱的笑話:"在他面前唱'左手右手一個慢動作,其他人集體哈哈笑"。

“我家5歲孩子才上幼兒園就被孤立!”家長應該怎麼辦?

王俊凱遭到同班同學調侃

TFboys成員王源在接受採訪時就形容過這種孤獨感:在離開初中上到高中的時候,因為自己是明星的原因,同學們對他越來越生疏。

一個人只要不能融入集體,很容易受到集體意志所裹挾的惡意,輕則孤立、排擠,重則暴力相向。很多校園暴力事件就是一群人故意找茬不合群的同學。

3、不愛說話、性格內向的孩子更容易被孤立。

韓國明星李彩英自曝從小學到高中因為和人溝通有障礙而被孤立,一直以來都沒有朋友,直到大學時期才和同學正常交往。自己跟朋友並不是很搭調導致被孤立,現在也是沒有學生時期的朋友。

其實內向的孩子更期望得到別人的認可,如果因為不善交流而受到排擠,以後的性格發展將會更加孤僻,更難以融入社會。

小孩被孤立怎麼辦?

孩子被孤立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很多時候並不是自家孩子的問題,反而是壞孩子故意找茬。這種時候,家長更要干預,不能掉以輕心。處理問題的時候,以下幾個方面尤其要引起重視:

1、及時和孩子溝通,幫助孩子舒緩情緒。

家長一定要學會"共情" ,不但要設身處地認同和接納孩子傷心的感受,而且要讓孩子感受到父母是願意幫助他一起走出這個困境的。

孩子在入學後的時間,性格表現的會更加明顯。有的孩子人緣好,小朋友都喜歡,都愛和他交朋友,那麼他的校園生活也很豐富。

而有的孩子先生任性,愛挑別的小朋友的玩具,小朋友們也不愛和他交流。甚至遭到全班同學串通起來的孤立,如果老師不加留意,或者偏聽偏信,更會導致孩子沒有辦法和外界形成有效的交流。長此以往,就會不愛說話,甚至拒絕交流。

這個時候,如果家長能夠及時和孩子溝通,孩子不至於上幼兒園半年了給老師同學留一個這樣的印象,更不至於完全隔絕和外界的交流。讓孩子長期深陷精神孤島,這樣發展下去很有可能導致抑鬱、自閉等疾病。

“我家5歲孩子才上幼兒園就被孤立!”家長應該怎麼辦?

不願意溝通

2、立刻和老師學校反映,尋求幫助。

孩子上了學以後,很多家長很反感孩子說什麼都是老師說怎麼怎麼樣,其實這是孩子對權威的一種崇拜。所以,很多孩子都會認為老師說的話就是比家長更有理。

當孩子被孤立,我們可以馬上和老師建立統一戰線,請老師在集體中讓小朋友們能夠認識到孩子的優點和長處,幫助孩子獲得集體認可。

王寶強的孩子曾經在學校裡因為爸爸媽媽的事情沸沸揚揚而被同學取笑:"你不是你爸爸親生的"。馬蓉立刻尋求了老師的幫助,一定程度上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我家5歲孩子才上幼兒園就被孤立!”家長應該怎麼辦?

被同學指責、嘲笑

3、幫助孩子融入團體,實在不行就轉學。

杜江和霍思燕的孩子嗯哼,因為父母是明星的原因,在學校受到了老師一定的照顧,引起了其他同學的不滿。這些同學藉機欺負嗯哼。嗯哼向媽媽告狀,霍思燕考慮到孩子還小,想著惹不起躲得起嗎,考慮讓嗯哼轉學。

有一句話說得好:"懂你的人,不合而群;不懂你的人,合而不群。"

如果身處一個和自己格格不入的環境,那又何必強行融入呢?削足適履遲早會遍體鱗傷。孩子尤其脆弱,如果長期處於低氣壓的環境中,孩子的成長必然會受到影響。每個人都會找到適合自己的族群,不適合就趕緊尋找合適的那一個。

“我家5歲孩子才上幼兒園就被孤立!”家長應該怎麼辦?

被全班隔離

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小就不當一回事

陶行知曾經說過這麼一句話:"六歲以前的教育是多麼重要啊!所認要培養小學生,先須培養幼稚生,更須培養嬰兒,即須培養嬰兒的母親,那才是根本的辦法。"

父母如何看待孩子遇到的困難,至關重要。很多家長覺得小孩子的事情能有什麼大事?為了維護所謂大人的面子,所以只要有事就是自家孩子的錯,非打即罵。

不少家長也認為孩子之間鬧著玩,沒啥大不了的。調查卻發現約5%-6%的孩子,都曾在上學時被其他孩子所孤立,甚至因此而恐懼上學。

如果這種"孤立"持續很長時間,給孩子造成不可磨滅的心理陰影,極有可能引起自卑、抑鬱、孤僻等心理問題。作為父母,一旦發現孩子被孤立,必須儘快干預,不能置之不理。孩子的事沒有小事,小事不注意也會釀成大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