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灕江風光

“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 桂林灕江風光


  • 桂林的山,平地拔起,千姿百態,灕江的水,蜿蜒曲折,明潔如鏡,山多有洞,洞幽景奇,洞中怪石,鬼斧神工,琳琅滿目,於是形成了“山青、水秀、洞奇、石美”的桂林“四絕”,而自古就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的讚譽。
桂林灕江風光

  • 桂林境內流淌的灕江,不僅哺育了世世代代的桂林人,更是以其恆久不息的侵蝕力,打磨出了一張耀眼的國家名片——百里灕江,百里畫廊。
桂林灕江風光

  • 一遠一近,一俯一仰,桂林灕江山水的萬般姿態盡收眼中,讓人恍惚覺得自己已身處仙境。
桂林灕江風光
  • *
  • “看山如觀花,遊山如讀史”,這璀璨的人文積澱與岩溶地貌景觀的完美結合,也只有在灕江才得以一見。
桂林灕江風光

  • 無論是霞光映照,還是煙雨迷濛,灕江展現給外人的面貌永遠是美好而驚豔的。
桂林灕江風光

  • 在群峰間繞轉穿行的江水,可以讓人們泛舟漂流,以游魚的姿態親近這如夢似幻的山川。
桂林灕江風光

  • 一座座矮小的山峰,遍佈在灕江兩岸,蜿蜒曲折地向上升起,卻像一根根竹筍、一把把寶劍、一座座屏風,在青草叢中直挺挺地冒了出來。
桂林灕江風光

  • 在此不僅可觀賞秀美的自然山水,還能體驗濃郁的本土文化,劉三姐對歌、捕魚表演、儺舞表演和壯鄉婚俗。
桂林灕江風光

  • 每一座小小的山,都像個碩大的盆景,也許少了點兒雄健的氣魄,卻蘊藏著許多的嫵媚。
桂林灕江風光

  • 這些拔地而起的小山,真是千姿百態,親眼看到了它神奇的姿態。
桂林灕江風光

  • 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連, 鬼斧神工,巧奪天工的奇峰怪石形態各異。
桂林灕江風光

  • 這樣的山圍繞著這樣的水,這樣的水倒映著這樣的山,再加上江邊綠樹紅花,江上竹筏小舟,讓你感到像是走進了百里畫廊,真是“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游”啊!
桂林灕江風光

  • 灕江的水波光粼粼清澈見底,真的是山清水秀的人間仙境 一般,難怪人們都說桂林山水甲天下。
桂林灕江風光

  • 沿路風景如畫,田野、村莊、山坡,像電影的慢鏡頭一樣,在你眼前一一滑過,猶如自然界的畫廊一般,秀麗華美。
桂林灕江風光

  • 灕江,山川和河流構成了美麗的水墨長卷。
桂林灕江風光

  • 一艘接一艘的小船在河上穿梭,這也成了灕江的一景。
桂林灕江風光

  • 在灕江谷地中,一座座拔地而起的石峰,似玉筍瑤簪,聳立無際,宛如青衣羅帶似的灕江蜿蜒於千峰叢中,既秀美,又壯觀。
桂林灕江風光

  • 桂林的石峰不像其它地方的石峰那樣氣勢磅礴、山體高大、山脊線綿延幾十千米,而是以其陡峭的邊坡,優美而又變幻莫測的造型和數以萬計的碧綠峰群而傲立於天地之間。
桂林灕江風光

  • 太陽照射著灕江,江面上泛起點點金光。
桂林灕江風光

  • 桂林的山,平地奇峰,拔起峻峭,山色青黛,宛若碧玉。
桂林灕江風光
  • 8
  • 穿梭於迷人的山水之間,獨特的田園山水,定讓你驚喜不已。
桂林灕江風光

  • 灕江確實是美,透過綠色的水波,能數得清江底的水藻和碎石。
桂林灕江風光

  • 這明淨的江面上,反射出濃麗的亮光。一座座山巒的側影,躺在淡淡的波紋裡,輕輕地晃盪著。
桂林灕江風光

  • 灕江的水碧綠的流淌向遠方,沒有一點響動,即使是縷縷輕風掠過江面,也讓你感覺不到它在流動。
桂林灕江風光

  • 灕江的山水映襯著兩岸山巒中星星點點的翠綠色,很是養眼。
桂林灕江風光

  • 這裡是灕江景點的精華,2000年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了第五套人民幣,其中20元紙幣背面的灕江風光就是黃布倒影。
桂林灕江風光

  • 灕江興坪古鎮碼頭。
桂林灕江風光

  • 這裡江流清澈,碧綠透底,從水面上可以看到江底有塊米黃色的大石板,長、寬各數丈,恰似一匹黃布平鋪在河床之上,黃布灘因此而得名。
桂林灕江風光

  • 灕江猶如一條青羅帶,蜿蜒於千萬山峰之中,被譽為百里灕江、百里畫廊。
桂林灕江風光

  • 在不同的天氣條件下,灕江更加多姿多彩,陽光明媚,清風倒影。多雲的天,多雲的山。雨天,雨煙如夢。
桂林灕江風光

  • 但當你看到遼闊的灕江,群山隱約可見。浮雲在奇峰之間穿行。
桂林灕江風光

  • 微波粼粼的江面,藍綢子般的灕江水一隻伸到遠處的深山。
桂林灕江風光

  • 灕江兩岸的山是奇特的,與眾不同的。它是由白色、淺灰色色塊鋪灑,深灰色和黑色勾勒,再由濃濃的、厚的綠潑染成。
桂林灕江風光

  • 這裡的山真奇呀,奇得讓你比擬不盡;像仙女、像田螺、像海豚、像鯉魚……這裡的山真險呀,危峰兀立、怪石嶙峋,好像一不小心就會載倒下來。
桂林灕江風光

  • 遠處,一座座青山,連綿起伏,高傲地屹立在藍天之下,薄霧猶如一層透明的紗巾,環繞在山峰上,遠遠望去,好似仙境一般。
桂林灕江風光

  • 遊覽灕江,有一個絕妙之處,就是不愁天氣變化,在不同天氣中,灕江景色有不同特點:晴天,看青峰倒影;陰天,看漫山雲霧;雨天,看灕江煙雨。在陰雨天,只見江上煙波浩渺,群山若隱若現,浮雲穿行於奇峰之間,雨幕似輕紗籠罩江山之上活像一幅幅千姿百態的潑墨水彩畫,讓無數人為之痴迷。

煙雨朦朧的龍脊梯田 夢幻詩意

桂林灕江風光

  • 這是春天的龍脊梯田,小雨中煙雨朦朧,雲霧隨風飄動,變幻莫測,猶如仙境。“春如層層銀帶,夏滾道道綠波。秋疊座座金塔,冬似群龍戲水。”這是龍脊梯田的四季美景,是對她最形象的描述,四幅無比美妙的畫卷映入腦海。
桂林灕江風光

  • 龍脊梯田,也叫龍勝梯田,位於廣西桂林龍勝各族自治縣境內的龍脊山上,從元代開始開鑿,清初完成,數百年來,這裡的壯族、瑤族人民祖祖輩輩築埂開田,從溪谷到雲霧繚繞的峰巒,從森林邊緣到懸崖峭壁,都開鑿了梯田,歷盡滄桑,小山如螺,大山成塔,層層疊疊,高低錯落。
桂林灕江風光

  • 雨霧中的梯田最賦詩情畫意,走在山中就如身處水墨山水畫中,又彷彿置身於神秘的童話世界,若隱若現的梯田露出夢幻般的輪廓,梯田的曲線這個時候更顯得柔美,在雲霧中沉睡的村寨,成了仙宮。
桂林灕江風光

  • 龍勝各族自治縣地處湘桂交界,藏在桂北的大山中,地形特徵是“萬山環峙、五水分流”,因為龍脊梯田而被外界熟知。這裡山高水急,溝幽谷深,全縣有21 座海拔在1500 米以上的山峰,龍脊梯田就隱藏在這些深山之中,從山頂遠眺梯田,雄偉壯觀。
桂林灕江風光

  • 龍脊梯田如鏈似帶,從山腳盤繞到山頂,如行雲流水,瀟灑流暢,氣勢磅礴,在浩瀚如海的梯田世界裡,最大的一塊田只有一畝,大多數只能種一兩行水稻,有“蓑衣蓋過田”之說,集壯麗和秀美於一體,堪稱天下一絕。
桂林灕江風光

  • 三四月份開春時節,水滿田疇,如一串串銀鏈掛在山間。夏天,水稻翠倫,似排排綠浪從天而瀉。金秋時分,稻穗已經沉甸甸的,梯田像一座座金塔頂玉宇。隆冬,雪兆豐年,宛若環環白玉嵌在雲端,實乃人間一大奇觀。
桂林灕江風光

  • 龍脊山居民以壯族為主,一少部分是瑤族,這裡是廣西壯族風俗風貌保存最完好的地方。村寨中依山而築的吊腳樓古樸典雅,村民大多從沿海一帶遷徙而來,為了表達對大海的追思與敬意,村民頭飾仍保留藍白相間的飄帶和多彩的民族服飾。
桂林灕江風光

  • 龍脊梯田所在的山脈山高谷深,落差巨大,海拔最高處1850 米,最低處只有300 米,山頂是大面積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森林下面是規模宏大的梯田,壯寨和瑤寨散佈在山腰上。這樣的地形變化使得山中溫差大,生態優良,物產豐富,尤其是梯田種的大米格外香甜,口感極佳。
桂林灕江風光

  • 可以想象,800多年以前,最早到達這裡的壯民和瑤民,面對橫亙在面前的大山,是如何咬緊牙關,依靠刀耕火種,開墾出這片梯田的,他們的精神不亞於“愚公移山”,令人敬佩。
桂林灕江風光

  • 開山鑿田的壯瑤先民不會想到,他們用血汗和生命創造出來的梯田,竟變成了如此嫵媚瀟灑的曲線世界。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在大自然中求生存的堅強意志,在建設家園中所表現的智慧和力量,在這裡被真實地展現出來。
桂林灕江風光

  • 連綿起伏的山巒,梯田蜿蜓著一級一級登上藍天,猶如“天梯",像一幅幅巨大的抽象畫,看到如此景色,人的心靈都會被深深地震撼,那是一種難以言表的,被大自然的雄奇,和人的偉力所帶來的震撼。
桂林灕江風光

  • 800多年後,龍脊梯田已融入了當地居民的生活與文化的各個方面。以梯田農耕為代表的稻作文化,以幹欄民居為代表的建築文化,以銅鼓舞和彎歌為代表的歌舞文化,以“龍脊四寶”為代表的飲食文化,構成了龍脊梯田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桂林灕江風光

  • 漫山遍野的梯田,縱橫交錯、順山而變,宛如一條條翠綠的綵帶,給山巒束了腰帶。又如美麗的瑤族少女,手拿七彩繡緞,在山巒間飛舞。清澈見底的山溪,從山頂順流而下,時而歡歌,時而笑語,在大山與稻田之間狂歡。
桂林灕江風光

  • 龍勝梯田在很多年前就被印上了郵票,當年中國郵政發行《美麗中國》系列,其中一套六枚為“龍勝梯田”。郵票採用了桂林攝影者盧新忠的攝影作品,梯田氣魄雄渾,宛若數千條田埂組成立體的五線譜,梯田裡的小山包,像五線譜上跳動的音符,因此這套郵票被稱為“西山韶樂”。
桂林灕江風光

  • 水無涓滴不為用,山到崔嵬猶為耕,只有生命,才能創造出如此輝煌的奇蹟,心中被遺忘很久的幸福和感動,悠悠如浪花般擴散開去,第一次,為身為萬物之靈的人類深感驕傲。
桂林灕江風光

  •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龍脊梯田猶如夢幻般的仙境!這裡是寧靜的,能聽到的只有鳥鳴和潺潺的溪水聲,空氣中沒有任何雜質,只有淡淡的稻香和露水的味道。
桂林灕江風光

桂林灕江風光


桂林灕江風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