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隨著科技的發展,針孔攝像頭也變得越來越隱蔽,功能也越來越多

網上流傳的,關於如何找出攝像頭的方法,已經完全跟不上它的發展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路由器,煙霧警報器已經是小兒科,一支鋼筆,一個打火機,甚至一顆螺絲釘,隱藏於暗處的眼睛可以在任何地方

“優衣庫”那種情況是在公共場所的無差別式偷窺,還有一種,針對個人的特別監視

著名主持人喬治和他的家人就遇到了這樣的事情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一天,一份神秘錄像帶的出現打破了一家人平靜的生活

沒有寄件人,沒有說明,錄像的內容也很簡單,喬治家的大門口以及一家人進出家門的圖像

寄這盤錄像帶的人似乎只是為了表達一個意思:

“I am looking at you”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這還不算完,打這兒之後,他們收到了越來越多的錄像帶,隨之附贈的還有各種“吐血小人”的詭異圖畫……

影片《隱藏攝像機》(Krymmenos),上映於2005年,曾獲得過戛納電影節大獎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作為一部懸疑片,《隱藏攝像機》無疑是有些特別的

節奏相對緩慢平靜,敘事也偏向紀實風格,沒有為了製造懸疑氣氛而故弄玄虛

真正令人後脊發涼的,是隱藏在平靜之下的陰森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試想,有一個人每天在偷窺你和你的家人,完全掌握你們的行蹤,知道你們的過去和秘密,最變態的是他還要告訴你:

“我每天都在偷窺你,你在幹什麼我都知道喔,但是你永遠都不會知道我是誰噠,嘻嘻”

任誰,都不可能淡定從容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影片最大的特色,是繁多的空鏡頭,和劇情摻雜在一起,似乎是“偷拍者”所見,抑或是“上帝”視角,又好像只是生活中的片段,真假虛實相交融,透露出被拍攝者的心情:

每一秒,都在懷疑自己是不是正處於別人的鏡頭中,那種無力改變,摸不著看不見但是又如影隨形的恐懼

你不知道他是誰,他到底想做什麼,你也不知道他在哪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你唯一清楚肯定的就是,他正在看著你,而你像沒有殼的蝸牛,已經完完全全的,以最脆弱的姿態暴露在了危險之中

有些諷刺的是,在影片中,喬治以各種方式至少強調了三遍,“我們沒有受到攻擊,警察不會管的”

的確,明明沒有受到任何實質性的傷害,可單是這份恐懼,就已經足以把人逼瘋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本片曾被譽為“21世紀第一部偉大的電影”,原因在於,看似是講一個偷窺者和被偷窺者的故事,實際上影片想要表達的東西比這個要多得多

從小處來看,倫理,家庭,欺騙,逃避,在不可知的危機面前,人性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在影片中,導演借女主的嘴,同我們大家討論了這樣一個問題: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當你傷害過一個人,給了他充足的報復的理由,是否就能直接認定他會傷害你?

再說宏觀處,階級乃至種族之間的對立,社會主流階層與非主流階層的對立,西方世界同阿拉伯世界的對立等等,如此之多的主題被濃縮到了一部電影裡面,以小見大,韻味十足

躲在暗處的那雙眼睛,究竟是誰

影片的最後,導演留下了一個開放性結尾,始終沒有交代這個拍攝者是誰,但是其實這已經不重要了

審視著別人生活的,可能是攝像機,可能是你我他,也可能是道德觀念,高級階層等等

唯一能確定的就是,我們無路可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