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你好,歡迎來到掘美記。我是丘胖,今天和你分享的一篇文章來自《味的人》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上一章節,我們從質料的分類,差異,變化,互補等不同方面,淺談了質料的品級。


這章將重點突出質料的發展、變化與昇華,是對前一章節的升級進階,合起來以說明“滋味”的含義。

刻面代表著等級的多樣性。


從會六樣事情所呈現的刻面,到會六十樣事情的刻面,甚至六千樣事情的刻面,是一個縱向擴展,升級的過程。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12歲的你,會唱歌,跑步,游泳,有三個能力;而24歲的你,會法語,打羽毛球,懂品酒,還能很好地唱歌。


除了更多新的能力,你還獲得了原有能力的上升。

前章說,不管你在哪一歲,哪種社會環境或人生階段中,都有可能有很多刻面,而你需要做的,是發現這些刻面。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那麼,發現這些刻面後,又該做什麼呢?答案顯然是伸展

所以,接下來的內容,就將討論一下,發現這些刻面後,如何升級進階。


你可能已經有六十個刻面,還無止境地將會有六百個刻面,這就是人生的升級。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詩學》是亞里士多德談論美學的一部著作。


書中說,悲劇是震撼,淨化和昇華。


顯然,亞里士多德是從一個具體出發來談這個問題的。

你在劇場看了一場戲,被戲中所呈現的表演震撼,這種震撼牽動了你的一種情感,讓你此刻在劇場裡得到淨化與昇華。

情感可以昇華,那人生中什麼東西不能昇華呢?


通過亞里士多德的觀點,我們看到了昇華的存在和昇華的需要。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所謂人生進階,其實就是不同層面,不同具體的昇華。昇華不一定要通過悲劇,有萬千條路徑和方法,都可以領我們走向昇華。


戲已散場,曲終弦止,但淨化和昇華後的璀璨,卻會一直留存。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1863年,波德萊爾寫過一篇《現代生活的畫家》,前瞻性地預見了現代生活方式將對藝術產生的影響。


這篇文章,成為波德萊爾最具代表性的藝術評論,並奠定開啟了“現代性”思潮。

波德萊爾提醒藝術家們要開始對現代生活的日常多加關注,這在當時還是很新的觀念。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彼時西方的主流藝術,仍未離開古典主義的審美章則,而波德萊爾卻發現了古老藝術標準與人們進入現代生活後產生的經驗間的衝突。


他在文中寫道:“現代性就是過渡、短暫、偶然,就是藝術的一半,而另一半是永恆和不變。”


他說,藝術的革新即將到來,這將是一場對於什麼是美的新討論,將產生出新的理性,新的理論及新的歷史。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這些觀點,在幾百年後的我們聽起來,幾近淪為陳詞濫調。


藝術以其迅疾的時速,從現代藝術進階到當代藝術,終於把整體肢解為碎片,又將碎片再次分解為碎碎片。


如今,很自然地,又再回到重新從碎片中探究整體的路徑。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眼下,當代藝術中,有一種最前沿的門類藝術,叫“人生藝術”,即以人的一生為作品。


從出生,成長,到死亡,你的全部人生,跌宕沉浮,喜怒愛憎,都是整個藝術作品的組成部分。

任何地點,每一分秒,你的所思,所感,所言,所動,都是一部全息藝術作品的節段分章。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人生藝術,是當代藝術中極前衛,又極冒險的一種。它對割離開的時間藝術與空間藝術進行了毫無縫隙的整合。


集視覺、聽覺、語言、肢體等各門類表現形式於一身。人的一生,要經過的時間很長,要經歷的事情也很多。

人生,絕不是一場兩個小時的電影,或四個小時的音樂會能盡悉呈現的。


不管是56集長篇電視劇,還是560集長篇鉅製電視劇,都只能傳遞出某幾種情感,或敷陳某幾種遭遇。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雖然我們不都是藝術從業者,但“人生藝術”對藝術行業的解放,不得不說給了我們相當有價值的啟示。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當你以人生藝術的思維角度,重新觀察一遍自己的過去、現在,實際上就獲得了一次重新梳理人生價值的絕妙機會。


也許正是曾經的某樣失去,鋪就了你今天耀眼的得到;而往昔那短暫的得到,卻帶來了人生永遠的錯失。


當你把自己切換成藝術家的角色,並用完成藝術作品的方式來面對人生時,你一定會找到許多曾經錯過的美。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說個極端點的例子。

1997年8月31日,36歲的英國威爾士王妃戴安娜,在巴黎因車禍離世。

儘管這不是她出於主動的意識,但以人生藝術的視角觀察,這就是一部成功的人生藝術作品。


殘酷的是,這部作品成功的關鍵,在於死亡,在於英年早逝。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戴安娜死後,人們開始尊稱她為香消玉殞的英倫玫瑰,並自覺地在情感和倫理中走向她的立場。


儘管她並非出於自覺來完成人生藝術的作品,但是卻被動地達到了人生藝術的結果,感染了整個世界。

過早地離開,反而讓人們更記得她,甚至自覺地只留取她短暫人生中最美麗的片刻。


人們已無須盡知她的出身,成長與歷史,只消記得她的優雅,美麗與親善。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除卻她自身的美好,與命運的傳奇,即使你正看著一張她失敗的照片,或是想起那些對她不懷好意的惡語,也無法阻止意識中審美部分的自行滌洗。


將她淨化為那朵令人悲嘆的英倫玫瑰。

這就是審美給人帶來的,最直接的淨化與昇華。

不完美,也是一種美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分享到這裡了,下一期,不見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