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北京时间4月15日,全球确诊病例迫近200万,美国确诊累计超过60万例,死亡超2.5万例,但这都没有特朗普的举动引人关注。据外媒报道,当地时间4月14日,特朗普宣布暂停向世界卫生组织(WHO)提供资金,不惜拖延向美国民众发放支票的日期,在上面加上自己的签名。单纯地看,这是两件仅仅是与疫情相关的事件,但实际上是为今年11月的连任做铺垫。对特朗普来说,无论未来美国疫情怎么发展,都没有即将到来的选举更让他牵挂。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首先来看第一件事情:在当地时间4月14日的白宫记者会上,特朗普宣布美国将暂停资助世界卫生组织,他指责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及时分享疫情信息,没有及时提供防疫政策建议,没有及时宣布“全球大流行”等。特朗普称“在这么长时间后,是时候让他们为此负责了”。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据美媒报道,特朗普为这个断供事先做了很多铺垫:先是4月7日,在白宫疫情简报会上批评世卫组织“对危机反应迟缓”,威胁暂停缴纳会费。4月8日,他继续指责世卫组织,称正在考虑取消对世卫组织的资金支持。4月9日,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称,世卫组织“又一次将政治凌驾于公共卫生之上”,美国对此深感不安。给人们造成假象,他做这个决定在“情理之中”。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英国《卫报》4月15日刊文称,疫情之下特朗普宣布暂停向世界卫生组织提供资金,这证明他正在为美国政府应对疫情危机的迟缓和混乱寻找“替罪羊”。英媒称,美国是世卫组织最大的捐助国,每年分摊会费和捐款超过4亿美元,尽管目前拖欠了2亿美元。理论上,白宫不能阻止美国国会授权的国际机构获得资金,但白宫可以找到绕过宪法的其他方法,比如拖欠援助金或实施制裁。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这是一个奇怪的决定,将对全球公共卫生安全产生很大的影响。” 美国杜克大学全球卫生政策影响中心主任加文·亚米表示,特朗普试图从自己的错误中走出来,而这些错误导致美国政府对新冠病毒做出了地球上最糟糕的反应。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据悉,特朗普现在需要展示的是,美国疫情严重不是自己防控不力,而是世界卫生组织没有做好,断供是对世卫组织的“惩罚”。而在分析人士看来,这显然是为了自己赢得的选举清理障碍。当下美国严重的疫情导致经济严重下滑,两周时间1600万人失业,如果让他承担责任,对接下来的选举是一个“灾难性”的打击。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再来看另外一件事情:4月15日消息,据《华盛顿邮报》报道,美国国税局计划在未来几天给7000万美国人每人发放价值1200美元经济刺激支票。就在准备印刷之际,美国财政部下令将特朗普的名字印在支票上,因为这一程序的增加将使支票的送达延后数天。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据三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透露,特朗普曾私下向负责监管美国国税局的美国财政部部长姆努钦建议,允许他正式签署这些支票。但美国总统并不是美国财政部合法支付的授权签署人,通常由财政部工作人员签发支票,以确保美国政府支出是无党派的。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报道称,这是美国国税局的付款单上首次出现美国总统的签名,无论是常规的退税款,还是政府近几十年来向纳税人发放的为数不多的支票等,均未出现过这种情况。美国国税局的职业经理人协会主席查德·库珀称,他对这种“滥用政府资源”的做法感到震惊,而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则希望忽略有关特朗普要求签署支票或附上他名字的建议。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特朗普老谋深算之处,此举带有“讨好”民众的味道,至少让他增加不少“好感”,最终的目的是为选举加分。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再回到今年11月即将举行的总统选举上,目前特朗普连任正遭受前所未有的压力。据美国中文网报道,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4月14日正式背书民主党总统参选人、前副总统拜登。奥巴马在家中录制了一段视频讲话,在视频中,奥巴马称拜登是带领美国度过类似新冠肺炎疫情危机的最佳人选。

断供转移视线,支票加签名讨好国人,透视特朗普举动背后的阴谋

据悉,自从来国会参议员桑德斯上周退出竞选后,拜登已经成为民主党最有实力的总统参选人。有分析人士称,在奥巴马和桑德斯的支持下,拜登现在拥有了民主党建制派和进步派中最知名的人物的支持,民主党再次实现党内团结。而这对特朗普来说无疑是个“坏消息”,疫情蔓延,经济下滑,大量民众失业,特朗普再不做点什么,总统生涯或真到头了。你觉得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