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邵大箴為宰其弘題詞:清源正本 任重道遠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 《洞天山堂圖》絹本墨筆,2161 X 1290 mm,2019

藝術是不是一件嚴肅的事情?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有各自的答案。對於觀者來說,藝術還是別太嚴肅的好;但對創作者而言,恭敬虔誠的態度是最起碼的要求。

其弘的畫中即能體現這種嚴肅,他的畫絕非為了討好。創作於他是一種覺悟,一種修行,一種悟道的途徑。每年有許多時間他都待在山中,試圖通過觀察寫生溝通自己和古人。

這種衛道般的精神糅合輕鬆的個性使他的思想變得很有趣,但他並不急於在畫中表達——反而一再剋制地傳襲古法、甚至主動固守某些陳舊的規矩。從他的畫中能夠明顯感到:畫家希望像元人、明人那樣繼承宋人技法,轉而營造自己心中的宇宙。——林瑞君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洞山天堂圖》局部

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越廣大之道理、越精妙之藝術,往往深入淺出,容易理解,容易感受。人之於畫,是發現自己-完成自己-表達自己;畫之於人,卻是安慰、是寄託、是調劑、是觸景而能有情,有情者何?以學問深艱困讀者,當然不能有情。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有情,學者也好、農人也罷,讀之便有情,卻比“重簾不卷留香久,古硯微凹聚墨多”來得真、來得切。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溪山雪霽圖》絹本墨筆,2340 X 1207 mm,2016

藝術之用在何?餘以為在對外,不在對內。“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目的還在天下。君子、或者說我國人,總是想著別人的,學問藝術都要能用於人,所以才生生不息。所以畫是給自己看,更要教別人看,不至於看了都說出名堂、說出道理,比如山水畫,觀眾見了能說:“我想去這裡一遊。”“我想在那裡築屋。”即是引人入勝,即是撫慰人心,即是有意義、有價值。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秋山晴巒圖》絹本墨筆,2340 X 1558 mm,2017

山之高,人人皆可見;山之堂堂,有心人方可觀。——宰其弘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

宰其弘,字寬之,1991年生於合肥 工山水,以宋人為師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秋山蕭寺圖》絹本墨筆,2340 X 1207 mm,2018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關山暮靄圖》絹本墨筆,1760 X 970 mm,2015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松溪漁隱圖》絹本墨筆,1380 X 685 mm,2019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太行行雲圖》絹本墨筆 1380 X 685 mm 2017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雙松圖》絹本墨筆 743 X 305 mm 2019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清溪待渡圖》絹本墨筆 1380 X 685 mm 2019


宰其弘·宋人山水的餘韻

宰其弘《雲谷圖》絹本墨筆 743 X 462 mm 201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