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有道理,不全对

最近在写一个专栏,是有关幸福的。

幸福虽然人人都想得到,但却千头万绪,非止一端,提起笔来往往不知该说些什么好,只好从点点滴滴的小事说起,慢慢地系统性总结。

说到幸福,我很喜欢两位成名已久的大作家毕淑敏和周国平笔下的幸福观。

前者喜欢从小事着手,讲出一个大道理;后者擅长从理论出发,讲出一个通透的概念。

读他们的书,虽然感觉完全不同,但是读后的收获却是一样的,那就是:

幸福是关乎自己的最重要的事情,要想体会到幸福必须依靠心灵和灵魂来参与。其中周国平老师更是一针见血的指出灵魂是感知幸福的器官。

今天重读了毕淑敏的经典文章《这一生最重要的,是让自己幸福》,读后感慨良多,把自己的所思所想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此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有道理,不全对


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使自己幸福。

最早说这句话的人是德国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想想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此类思想必然产生于西方世界,因为他们更加崇尚个人英雄主义。

按照东方儒家的传统,我们从小接受的教育恰恰是集体主义比较重要,所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就说的是这件事。

从文中可以看出,毕淑敏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已经过了40岁,为人父母已经多年,仔细想一想,也只有到了这个年龄段之后的人,才能有如此的感慨。

因为在此之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索取往往大于奉献,从小到大都离不开父母的呵护和关照,就连毕业成人之后买房、买车、结婚这些人生大事都需要父母帮衬。

有些已经三十岁的人,父母给钱少了还要闹,他们从来不会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只知一味地埋怨父母。

唯有等到我们为人父母多年之后,才能明白,什么叫做全身心的付出,什么叫做牺牲自我成全别人,什么叫做可怜天下父母心。

所以,我想毕淑敏或者费尔巴哈这句“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使自己幸”,更多的是说给40岁以上的人,年轻人不在此列,他们应该学会的是体谅和理解父母。

此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有道理,不全对

最幸福的时刻

在这篇文章中,提及了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说的是西方某个国家进行过一次调查研究,题目很简单,谁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最终按照得票的多少得出来的结果是:

第一名是给自己的孩子洗完澡后,怀抱婴儿的妈妈;

第二名是给病人治好病后,目送那个病人远去的医生;

第三名是夕阳西下,在沙滩上无忧无虑玩耍的小孩子。

不知道你看完这个调查之后有什么感觉,我的想法是:

幸福其实一直就在我身边,我们缺的不是幸福,而是感知幸福的知足常乐的心境。

此时此刻,我又想起了中国文化中流传已久的人生四大喜事,或者也可称为最幸福的四个人生时刻,分别是:

  • 久旱逢甘霖
  • 他乡遇故知
  • 洞房花烛夜
  • 金榜题名时

看看,除了最后一项之外,前面几项也跟财富和事业关系不大。

我们回过头来再对比东西方人的幸福观,就可以明白:古今中外人们对于幸福的看法基本是一样,幸福的确是一件需要灵魂参与的东西。

此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有道理,不全对

未尽之言

重新回到这个题目中来,也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是使自己幸福》。

个人感觉这句话虽然有道理,但是未免极端,因为无论西方调查中的妈妈与婴儿,病人与医生,还是中国传统中的知己好友,洞房夫妻,都可以证明幸福从来就不是一个人的事情。

如果仍然借助费尔巴哈的语言结构,我想说的是,人活着的第一要务就是要使自己和自己在乎的人都幸福。

譬如,前两年的热播剧《父母爱情》中的男主角江德福就是个最好的例子。

中年之后,他利用自己手中的资源,帮忙给妻子娘家那一大帮右派和资本家出生的孩子解决了工作和个人前途,并且因此受到牵连,终其一生没有走出那个小岛。

其实,按照江德福的能力,完全可以升为军级以上干部,他虽然牺牲了个人前途,但是却赢得了家人和朋友们一致爱戴和尊敬。

所以,这样看来,幸福的确是件复杂的事情,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因素太多。

此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有道理,不全对

结论

毕淑敏在文章中总结到:

幸福其实是一种内心的稳定,我们没有办法决定外界所有的事情,但是我们可以决定内心的状态,或者简单的说,幸福其实是灵魂的成就。

这一段话已经被作者上升为理论,上升为哲学性的东西。

我想再试着用自己的话来阐述一下:

幸福就是老百姓经常所说的知足常乐。

我们努力去做好手头的每一件事,成功与否不要太在意;我们用善意去对待身边的人,他们回报与否,也不必太纠结。

如此,你就是个懂幸福会生活的高人。

此生最重要的事情是让自己幸福!有道理,不全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