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大唐”的郭子儀,到底有著怎樣的功勞

雖然君臣之間的關係看似很好,但是身為臣子的人卻無時無刻不在擔憂。眾所周知,自古以來帝王尤愛殺功臣,他們唯恐功臣會奪了他們的江山,所以很多時候武將功臣很難有善終,但是郭子儀可以說是一個例外,他雖然有著很大的功勞,但是統治者卻不擔心他謀反,那麼為什麼皇帝會對他那麼放心呢,下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

“重塑大唐”的郭子儀,到底有著怎樣的功勞

首先我們先來說說他的出身,郭子儀出身於官宦家庭,他的父親曾官居刺史,並且郭子儀自由便崇尚武藝,所以後來他參加武舉中第,從此便開始了軍旅生涯,一開始他並沒有得到重用,後來安祿山親自帶領了數萬大軍向南逼進,安史之亂大肆爆發,當時的唐朝久居安樂,已經沒有了以往的戰鬥力,洛陽和長安陷入空前的危機,統治者也慌了手腳,所以便開始尋覓可用之才,就這樣郭子儀開始得到重視。

“重塑大唐”的郭子儀,到底有著怎樣的功勞

郭子儀畫像

公元七百五十五年十一月,郭子儀還沒從喪母之痛中走出來,皇帝的詔書已然到達,就這樣郭子儀臨危受命,坐上了高位,率領軍隊討伐反動勢力,此時的他才開始展露手腳,首先他先拿下了叛將周萬頃的人頭,收復了靖邊軍,然後趁勢而入接連收復了馬邑、雲中,戰功赫赫的他很快就坐到了御史大夫的位置,而統治者也從這些事件中看到了郭子儀的才能,所以後來郭子儀就頻繁出現在各個緊要關頭。

“重塑大唐”的郭子儀,到底有著怎樣的功勞

後來洛陽淪陷,安祿山自己當了帝王,而郭子儀則不斷在危機情況下接受任令,屢次立下奇功,並打敗史思明,取得了自安祿山叛亂以來的最大勝利,而後長安也陷入了敵人手中,郭子儀又被任命為兵部尚書,此時的他開始執掌大權,他率領軍隊浴血奮戰,收復了國都長安,後來唐肅宗得意回都之後,極為激動的拉著郭子儀感嘆的說到他乃是“重塑唐朝”之人,這時候的郭子儀依然成為了唐朝的支柱人物,但是後來他卻被魚朝恩誣陷,走下了高位。

“重塑大唐”的郭子儀,到底有著怎樣的功勞

離了郭子儀的唐朝搖搖欲墜,不久河東就生出了事端,郭子儀再度被啟用,在他的努力下河東才得以平復,而後來唐肅宗駕鶴西去之後,唐代宗忌憚郭子儀功高蓋主,加之又有奸臣從中作祟,使得郭子儀再度被卸去重職,要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一般人身上,估計心裡早已對朝廷心灰意冷,更有甚者還可能會生起反叛之心,但是郭子儀確實個實打實的忠臣。

“重塑大唐”的郭子儀,到底有著怎樣的功勞

後來吐蕃攻入了長安城內,郭子儀出馬召集了被打散的禁軍,屢次以少勝多,救國家以為難之中,而唐代宗此時極為羞愧,感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後來他想要再次立郭子儀為兵部尚書,而郭子儀卻婉拒了,之後他雖然年過古稀,但是卻一直奔波在戰場上,而他的功勞也是越來越大,但是皇帝卻絲毫不擔心他會造反,而這一切都是郭子儀自身高尚的品格換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