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的老歌單:1名中國普通60後的獨家音樂記憶


疫情中,音樂是唯一的安慰。


我以前老覺得我媽的日子過得特沒意思,


因為她老人家活了五十幾年,居然連個愛好都沒有。


可過了這個春節,我發現我錯了,她不僅有愛好,人家這愛好還挺有情懷,不像屋子後面那大媽一天到晚就知道攢局搓麻將,也不像小叔叔沒事就喜歡釣魚抓蝦,我媽喜歡什麼,我媽喜歡聽老歌,這其中有兒歌,也有情歌,還有軍歌,包羅萬象,啥歌都有。


母親的老歌單:1名中國普通60後的獨家音樂記憶

春節不是鬧病毒麼?一家人都沒法出去上班,這下好了,三個人在家裡簡直閒出屁了,我爸真是在家裡一分鐘也呆不住,一不留神又出門閒逛了,到處串門和同村的朋友們嘮嗑,我媽就沒這愛好,我媽幾乎不出門,她老人家要是年輕個三十歲,擱現在也算個時髦的御宅一族。


要說我媽唯一的精神生活,就是每天晚飯之後,用我手機上的播放器聽老歌,每次一放那些歌我媽就特高興,作為她閨女,我當然願意看見她高興了,所以她想聽啥我就給她找,找出來了陪她一起聽,邊聽邊唱,其樂融融。


那我又是咋發現她喜歡聽歌這個事情的呢?


其實真要說起來,這事也不是一點徵兆沒有,我有一次無意中發現了一個我媽年輕時候的記事本,那是她結婚前還在村裡當幼師的時候留下來的老物件,上面用藍色圓珠筆密密麻麻寫滿了字,其中幾頁是手抄的83版射鵰英雄傳主題曲《鐵血丹心》,還有我媽當時教小朋友唱的各種老牌兒歌和現在看來一點都不繞口的繞口令。


母親的老歌單:1名中國普通60後的獨家音樂記憶

當然,手抄歌詞只是我媽喜歡的老歌中冰山一角,我媽對於很多事情的記憶都不那麼清晰了,唯獨對那些曾經喜歡過的老歌,記得特別清楚。


更神奇的是,我都不記得我幼兒園唱啥歌了,我媽居然還能記得她上幼兒園的時候最喜歡的兒歌《路邊有顆螺絲帽》,這歌帶有濃厚的時代色彩,那會兒工人階級還比較吃香,那是百廢待興的60年代。


母親的老歌單:1名中國普通60後的獨家音樂記憶

比方說我媽居然還能記得她上小學的時候老師帶他們看的第一部電影是《青松嶺》,主題曲是蔣大為演唱的《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那會兒蔣大為爺爺還是個帥小夥呢,那是魔幻的70年代。


母親的老歌單:1名中國普通60後的獨家音樂記憶

再比方說我媽特別喜歡的鄧麗君,尤其喜歡《我只在乎你》和《小城故事》,適逢改革開放,浪漫的情歌風潮吹遍了祖國的每個角落,也吹進了那一代年輕人的心裡.。


母親的老歌單:1名中國普通60後的獨家音樂記憶

和北京大院那批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青年不同,我媽和她的閨蜜們更喜歡英俊瀟灑的譚詠麟和張國榮,信手拈來的《水中花》和《倩女幽魂》,那是港臺流行音樂鼎盛的黃金80年代。


母親的老歌單:1名中國普通60後的獨家音樂記憶

90年代之後,我媽不迷鄧麗君了,改追臺灣的“月亮公主”孟庭葦,一首《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地開》從我剛記事那會兒,一直在我家的大錄音機裡單曲循環。溫溫柔柔的歌聲,陪伴我度過童年多少個日夜。


母親的老歌單:1名中國普通60後的獨家音樂記憶

如今已經成為媽媽專業戶的凱麗,當年憑藉《渴望》這部作品一夜爆紅,成為家喻戶曉的“小媳婦兒”,我媽也成了這部劇的鐵桿粉絲,連帶著這部劇的主題曲,也成了她在磁帶時代的心頭好。


母親的老歌單:1名中國普通60後的獨家音樂記憶

不過,2000年之後,我媽因為工作逐漸忙了起來,就不怎麼有工夫聽歌了,直到今年春節,因為疫情爆發,親戚朋友都取消往來聚會了,我媽不必操心宴席,自然落得輕鬆,再加上村口早就被封堵了,也沒辦法出去工作,呆在家裡做點什麼好呢?


我媽於是又聽起了老歌。


看著我媽繫著圍裙在歌聲中時而閉眼陶醉,時而翩翩起舞,我被這幾天被疫情弄得緊張焦慮的神經,終於徹底放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