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大學報到第一天,有人告訴我:“回去記錄下此時此刻的心情和感受,因為一眨眼,四年就過去了。”我不以為然,沒有去做,以至於現在我真的忘了開學第一天的心情,是激動,新奇,還是平靜。

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前幾天,一組微信長圖刷爆朋友圈,將大學四年的點點滴滴鮮活地展現在眼前,圖片最後六個字戛然而止:四年真的很短。

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跟絕大多數同學不同的是,我有兩個四年,一個是已經過去的高中,另一個就是我正在進行中的大學。在寫這段文字的時候,忽然又想起高中畢業時寫的近三萬字回憶錄,原來,文字依然鮮活。

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我仍然清晰地記得,7月30號凌晨,我在南京火車站等2:27的火車回家,一個字一個字地寫下從7月5號到7月29號的三起兩落,單曲循環王建房的《在人間》,淚流滿面。

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t第一年高考結束,我看到這段話:

看到周圍的很多同學都拿到了自己的通知書, 能被錄到自己喜歡的學校喜歡的專業是件很幸運的事, 但大部分人都被命運捉弄了一把。曾經立志非帝都不去的人卻去了南方沿海, 曾經說一定不去北方吸霧霾的人最後留在了北京, 曾經一定要去沿海的人留在了內地, 曾經說非要出省的人卻留在了本省。很多的出乎意料讓人措手不及, 很多人的命運在此刻被改變。經歷過高考才知道,高考這兩個字,不僅僅意味著一次考試, 幾套試題, 它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意味著分離, 甚至決定了很多人今後的人生方向。

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那一年冬天,北師大的銘姐提到自己需要做一個期末採訪作業,以我為對象,翻看當時的記錄,才發現當時的自己曾經那麼鬥志昂揚:“學一門想學的才藝,去一個想去的城市,談一次難忘的戀愛,多讀書,多鍛鍊……這些支撐無數高三生的念想,依然是我心裡的點點星光。”

我還記得我高中時多次聽她說過自己想學新聞或法律的意願。

“為什麼填志願時沒選新聞呢?”我問。

她在採訪裡寫道:“我一時語塞。不止我一人,太多人,高考前口口聲聲說著非某城不去非某專業不學,填完志願後卻往往與初心背離。”

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第二年高考後,我明白了銘姐的停頓,面對理想與現實的兩難,我有些疲憊與落寞:

有些人難過,難過的是重點沒有上。而有些人難過,難過的卻是本科沒有上。就好像有人為開不起法拉利,穿不起PRADA煩惱,而有人卻為最基本的吃不飽,穿不暖煩惱一樣。也許挑燈夜讀,啃物理,啃數學的那些日日夜夜,換來的只是大人們一聲或驚或疑的感嘆,也許傲人的高分,得到的也不過是一句讚許,和眾多考生的瞻仰。箇中滋味,冷暖自知。對很多三姑六婆來說,問成績是一種關心,也是這麼多天來最好的一個談資,再高的分數也跟他們毫無關係,再低的分數於他們也無關痛癢。那些真正關心我們的人也許就是那些什麼都不說或者是成績一出來就在寬慰你開導你的那些人。他們說,高考最迷人的地方不是如願以償,而是陰差陽錯。命運就是這麼不可揣測,即使你精心計劃。難過高興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又一個三年塵埃落定。我們都是些抓著青春尾巴的人,但我相信,生活並不會因此嫌棄我們,它會有它最好的安排。

這一次,我接受命運的安排。我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又是一年畢業季,不管是小學 、初中,抑或高中、大學,甚至碩士、博士,時間很短,但餘生還長。白巖松在《痛並快樂著》寫道:“走到生命的哪一個階段,都該喜歡那一段時光,完成那一階段該完成的職責,順生而行,不沉迷過去,不狂熱地期待著未來,生命這樣就好。不管正經歷著怎樣的掙扎與挑戰,或許我們都只有一個選擇:雖然痛苦,卻依然要快樂,並相信未來。”

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我看過沙漠下暴雨,看過大海親吻鯊魚,看過黃昏追逐黎明……”世界那麼大,我都想去看看,但是看過之後,照見過自己的內心嗎?

在布達拉宮前,心境澄明;在雅魯藏布江邊,胸懷激盪;在喜馬拉雅山下,悵然若失……古老的文化,雄偉的建築寺廟,壯麗的自然景觀,我不能一一細數西藏的美好,因為在一呼一吸、一張一弛間,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讓人流連忘返。

女大學生內心獨白

畢業,永遠不是結束,而是開始,是新生活、新挑戰的開始。不管曾經多麼輝煌或失意,都已經成為過去式,且無法修改、刪除,既然如此,何不跟過去好好告別,為新生活的開啟舉行一次儀式感的迎接?我相信,西藏早已經是你畢業計劃中最為重要的一項內容,是嗎?

我在西藏,等你,不問歸期。

你會來嗎?你會來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