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出征(之四)】拼命三“郎”张晓东——泡在医院里了

【再出征(之四)】拼命三“郎”张晓东——泡在医院里了

张晓东 积极分子(火线申请入党)

感染性疾病·肝病科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以下简称红旗医院)

红旗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医疗队队员

红旗医院支援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医疗队7病区医疗组长

援助绥芬河市人民医院 每天都在忙乱中渡过

随着绥芬河口岸入境人员增多,绥芬河市人民医院急需援助,4月5日,11:00在红旗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工作结束后,刚刚解除隔离一周的张晓东和其他同事再次踏上援助征程,来到绥芬河市人民医院开展援助。

13:30到达绥芬河市人民医院,红旗医院有实战经验的援助医疗队接管了绥芬河市人民医院。面对腾空正在改建医院,他说,改造医院有一场硬仗要打。所有人员迅速分工,第一时间了解了病区划分情况,改建病房,分组培训,制定流程,人员分工,责任划分全都紧张高效进行。

“绥芬河新冠患者的救治工作,比我们想象还要复杂些”,张晓东为绥芬河、海林、柴河、东宁、林口、穆棱等牡丹江周边地区医护开展了一场严格培训,教大家新冠肺炎、隔离防护、各项流程的相关知识,而后陆续又有医疗队赶来支援,他在工作之余,无数次大大小小的培训从没断过。

【再出征(之四)】拼命三“郎”张晓东——泡在医院里了

绥芬河市人民医院6、7病区建造完毕,23:00,患者陆续转来,所有医生全部投入战斗。第一道难题摆在面前,由于对当地系统不熟悉,电子病历/医嘱的系统操作不顺畅,住院信息无法快速录入,病人在病床上办理不了住院,无法核对入院的患者数等问题让患者住院、治疗过程变得十分缓慢。队员只好采用最原始的方法手工将患者信息录入住院系统中。因为随着患者病情不断变化,需要不停地调整治疗方案,不停地下医嘱,工作量倍增。

为了更好地救治患者,将全院患者按病情轻重程度分层管理,将绥芬河市人民医院病区重新科学地划分为5个病区,3层病区收治疑似病例;4-6层病区,收治无症状感染者;7层最大病区,收治确诊病例,科学的管理有利于救治工作开展,也为后期重分病区减少麻烦。张晓东知道疫情当前,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每一名患者都要详细询问病史和特殊病情,以便后期因人制宜制定治疗方案。7病区患者较多,都是有症状感染者,经过筛查、评估,便第一时间将危重症患者转诊到红旗医院省级重症集中救治区域中心进入治疗。

【再出征(之四)】拼命三“郎”张晓东——泡在医院里了

心细的张晓东还经常协调组员排班,尽量最大限度保障大家休息;与其他科室沟通协调有关工作;帮助其他医疗队解决困难……张晓东是二次战疫,身经百战的他,熟悉救治流程,各医疗队遇到问题和困难都会向他求助,而他有求必应。到绥芬河医院援助7天了,他只到隔离宾馆休息了3次。同事调侃道:“他这几天泡在医院里了”“穿上防护服绑上绳把他当风筝放出去(就拽不回来了)”“尽量别让人看见你!(被别人抓住就回不来)”“天天流窜(各病区去协助),不吃饭不睡觉,这小子危险”……

【再出征(之四)】拼命三“郎”张晓东——泡在医院里了

【再出征(之四)】拼命三“郎”张晓东——泡在医院里了

【再出征(之四)】拼命三“郎”张晓东——泡在医院里了


为了守住国门 每个人都拼尽全力

“刚到绥芬河人民医院时,由于只有20多名医生,那天接了98名无症状感染者和确诊新冠肺炎的患者,一下子累‘懵’了,20多个小时,不过我辛苦点儿不是什么太大问题。所有来绥的医护人员,所有人都没有正常休息,熬夜是常事儿。脱下防护服大家的脸上道道勒痕、红肿,看了让人心疼和心酸。为了守住国门,为了救助更多的患者,每个人都拼尽全力。”

红旗人逆风前行,日夜坚守。是职责所在与当仁不让,理应为家乡百姓健康保驾护航,也是医者使命与大爱仁心,让每位医护拼尽全力,不忍放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