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之不去的记忆(17):岭东煤矿——黑龙江双鸭山矿务局百年纪实

主编:于耀森

三、原煤构成

1.产量

岭东煤矿建矿后历经发展、兴旺、衰减、关闭几个阶段。五年经济恢复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有一、二、三、四、五、六、七等7对斜井,年生产能力由1949年27.9万吨,提高到1957年的101.1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年产量达到177.7万吨,1959年总产量达226.6万吨,最高日产1万吨。当时全矿有一、三、六、七、九、十井和跃进井等7对斜井,小煤窑达32座。三年调整和第三个五年计划时期,平均产量为116万吨。从第四个五年计划的1972年年产量开始下降到74.2万吨,此期间报废5对斜井,到1985年全矿进入低能力开采时期,当时全矿核定能力为42万吨/年。1986年开始,原煤产量更是逐年递减,到1991年,全矿计划生产能力仅为17万吨。1992年,全矿计划生产能力仅为15万吨。

2.品种

岭东煤矿煤炭品种较为齐全,肥煤、气肥煤、贫煤、焦煤、无烟煤均有。煤的品种主要是根据变质作用决定。矿区东北部的秃顶山是一个闪长岩侵入的喷出体,在一井深部、六井东部20层煤1500米宽的范围内皆是闪长岩体。矿区以秀顶山为中心形成一半环条带状的煤的变质带,远离秃顶山煤的变质程度由贫煤到气煤逐渐降低,一井东部为贫煤,六井为焦煤,八井、九井为气煤。

1986年,矿务局地质队在六井长山扩大区找煤时,发现了三个可采煤层。据勘探表明,三层煤的煤质变化不大,均为三分之一焦煤。

1986年至1991年,岭东煤矿共生产原煤285.6万吨,比计划超75.6万吨。

1992年,全年共生产原煤309503吨。

3.人项指标

建矿初期,年产原煤2.1万吨,到三年大跃进时期年产量最高,当时全矿有8个生产井,并大办了“小土群”,使日产达6千吨,最高日产达万吨,最高年产达到226.62万吨(1959)。后,因“大跃进”重采轻掘,造成矿井采掘关系失调。经过1963年后的大幅度调整,年产量稳定在一百一十万吨左右。到1972年相继有3个生产井报废,六井、七井合并,原煤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故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欠产60万吨,平均日产由3000吨下降到2000吨。1979年岭东煤矿和双阳煤矿分家,平均日产由2100吨下降到1800吨,1985年产量为64.64万吨,比1959年的最高年产下降28.52%。

1953年只顾出煤,忽视掘进,造成建矿历史上第一次采、掘关系严重失调。为吸取停产整顿教训,从1954年开始狠抓掘进工作,到1959年进尺为103.8万米,嗣后进尺逐年下降,至1976年进尺水平仅3.3万米。此期间,又一次出现采掘关系失调,1971年进尺仅2.9万米。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狠抓采掘比例关系调整,使采掘生产有计划按比例进行,至此岭东煤矿年年超额完成采掘生产计划。

1953年坑木消耗最高,万吨消耗达393立方米,1985年万吨坑木消耗已下降到82立方米。

挥之不去的记忆(17):岭东煤矿——黑龙江双鸭山矿务局百年纪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