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是一面照妖鏡,是一場人性中善惡美醜的大較量。

生活不可能像你想象得那麼好,但也不會像你想象得那麼糟。我覺得人的脆弱和堅強都超乎自己的想象。有時,我可能脆弱得一句話就淚流滿面;有時,也發現自己咬著牙走了很長的路。

——法國作家莫泊桑


疫情,是一面照妖鏡,是一場人性中善惡美醜的大較量。

疫情之後,我們真的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人生多艱,我們一方面要順天意,一方面要盡人力。

順天意,就是我們不用天天去想什麼時候會死,自己嚇自己;盡人力,就是我們要努力保持身體健康,安居樂業。我們的人生,既要做好明天可能不在的準備,也要做好可能會活到一百歲的儲備。這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心態,怎樣把它們結合起來呢?

一方面,我們要把每一天過好,因為生命是由每一天組成的。如果每一天都過不好,那就是一輩子過不好。每一天過好,本質上飽含了兩個內容,一個是要活在當下,讓今天這個日子過得豐盈愉快。另一個是要為未來做準備,因為大概率你還會活很久。

今天的我們,不應該沉溺於過去的失落和痛苦,不應該讓過去積累的負能量影響我們的今天。那些拖住我們今天后腿的東西,該踢掉蹬掉的就踢掉蹬掉。總有些人喜歡抓住傷口不放,總有些人被失敗擊垮,那是因為他們太專注於昨天了。

今天的太陽昇起,應該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心裡的難過,一定要留給昨天。

另一方面,我們一定要今日事今日畢。今天事情不做完,就會變成明天的負擔,連累到明天的生活質量。連動物都知道為過冬儲備糧食,人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夠為一輩子儲備資源。比如我們上大學,其實就是為一輩子儲備知識和能力。

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夠把今天和明天結合的人;最成功的人,是今天做的事情滿心喜歡,又同時為明天儲備資源的人。

人生無常,並不等於做事情無常。

人生要期待未來,並且為未來而努力,因為大多數人會一生平安,度過漫長的時光,總要為自己和世界多做些什麼。但我們誰也不能預料,明天是不是就不再屬於自己。所以我們要學會活在當下,欣賞我們遇到的美好,善待我們遇到的一草一木,善待我們的親人,善待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

疫情,是一面照妖鏡,是一場人性中善惡美醜的大較量。


狄更斯在《雙城記》的開頭,寫過一段名言: 那是最美好的時代,那是最糟糕的時代;那是智慧的年頭,那是愚昧的年頭;那是信仰的時期,那是懷疑的時期;那是光明的季節,那是黑暗的季節;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

我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遇到了“愚昧、懷疑、黑暗和失望”,也看到了“智慧、信仰、光明和希望”。

疫情,是一面照妖鏡,是一場人性中善惡美醜的大較量。


最後,一段話送給大家:

晚上出去散步,發現天空星星閃爍,半個月亮掛在中天。透過柳樹枝頭,看那半個月亮,覺得好像有無數的手在托住一輪光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