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哪?擺渡一下

你到底急什麼?

你手裡拿什麼是誰的腦袋決定的。

未來幾年,最有潛力的是教育行業。

出名要趁早,掙錢要趁早,種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其次是現在,買房要趁早,幹啥都要趁早,總之今天的中國,所有的東西都是趁早一點的好。十幾億人爭先恐後的奔跑,如果排隊是一種美德的話,我只想問問,大家到底在急什麼?

學生著急補課,工人著急上班,農民著急下地,商人著急開業,眾志成城啊,看起來真的讓人感動。生病的人都是著急趕緊病好,好病之後的人又在著急什麼呢?上班的人急著下班,種地的人急著豐收,經商的人急著收穫,我只想問問,你在態度上著急,就能在結果上獲得什麼呢?

做生意吃虧了,回家第一眼看到的是孩子沒有努力學習,苦口婆心的對孩子說,爸爸生意虧錢了,就是家裡沒有一個文化人的緣故,所以你要好好學習,你學好了,咱家就有希望了。

不管在外邊遇到啥樣不如意的事,回家都要給孩子說,你要好好學習,咱家就靠你了。

外語是要學習的,語文,數學,大腦開發,美術,音樂,樂器,體育,總之德智體美勞必須全面發展。

有智商和沒有智商的人唯一可以達成共識的地方就是對自己家孩子的教育。所以教育行業潛力巨大。

中國人的集體智慧是跟隨策略。自己別做出頭鳥,可一旦發現出頭鳥,第一個跟隨上去的總會分一杯羹。

只要有第一個乾的,後邊馬上就會出現跟隨者。這條街上只要出現第一個擺攤的,這條街就很快會成為一個夜市。

有了第一個買股票的人,中國的股票市場就起來了。有了第一個買樓房的人,中國的樓市就起來了。

有跟隨的智慧,所以在中國,誰便一個行業,只要有一個開頭的,這個行業市場就會發展起來。

但是,做第一名風險也很大。第一個在路口擺攤的也承擔著第一個被懲罰的風險。中國的首富和韓國的總統是同樣的高風險。

這時候會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中國不管那個行業的市場都特別的大,可是市場裡具體的企業或者個人又很弱。

所以中國企業的地位遠遠和在市場裡的地位不匹配。中國企業一般都很大,中國企業一般都不強。

當今國人很焦慮,老子有錢了,可是老子為啥得不到相應的尊重。全世界的市場都喜歡中國人的錢,可是有更多市場討厭中國的人。

中國人的勤奮是全世界出了名的。我們不怕辛苦,卻擔心自己不夠被尊重。

很多人以為自己的錢還是不夠多,我們的gdp什麼的還不是世界第一。我們拼命的努力,著急要趕緊從新回到兵器譜排名第一的寶座。幻想著終有一天我們要用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砸到別人的臉上,讓世界尊重自己。

中國確實有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了,也用錢砸別人的臉了,可是沒有獲得尊重。

現在中國有兩種人,一種是沒錢人,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出人頭地,獲得他人的尊重。一種是有錢人,他們同樣希望自己的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獲得他人的尊重。

很多富起來的人是用跟隨智慧富裕起來的。沒有富裕起來的人也相信,只要看到別人幹啥咱也跟著幹就一定也可以富裕起來。

如果把這個智慧用在教育上,就是看別人學啥,咱就跟著學啥就一定可以學好。

同樣的邏輯,中國的市場很大,行業確很弱。學習的人很多,能成為強者的人很少。

懂得跟隨智慧的人可以很容易變得有錢,確很難成為有錢人。

跟隨智慧成就的是整個主體,不是具體的那一個人。很多人在中國發財了,認為自己可以了,就想脫離主體祖國跑到國外去。出去後發現脫離了主體的個體毫無價值。現在可以看到很有意思的一個現象,流著中國血液的外國人,一邊嫌棄母親醜,一邊又不願意離開家。

羊在羊群裡最安全的是羊群。跟隨智慧保證的是整體利息的最大化。作為一隻羊,做為一個單獨個體的人,如何保證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呢?

一個人的內心世界是無限大的,而自己面對現實生活裡的世界是有限大的。用有限的現實世界是無法滿足無限的內心世界的。讓我們無法安放的不是自己的肉體,真正需要歸屬的是自己內心的靈魂。

一隻手不停的翻,這一輩子又能翻開多少本書呢?即使有一天科學技術足夠強大了,可以把世界上的書一下子都翻開,可是看書的不是手,是腦袋。

教育行業必然會出現兩種方向,一種是滿足手,一種是滿足心。而前者是讓你如何省力,後者是讓你如何省心。前者讓人變大,後者讓人變強。

吃個飯而已,我們真的需要那麼大一個碗麼?只有心裡沒底的時候才會著急去抓能抓的東西,心有底了,也會急,也會抓,只是知道啥時候伸手,伸手去抓啥。不是因為手,是因為知道自己有手。

不要著急埋自己的肉體,因為這是別人的事。不要著急擺渡自己的靈魂,因為這是自己的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