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做有覺知的父母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做有覺知的父母

(1)

今天在看《孩子,挑戰》這本書,期中的第十三章節,講述花時間訓練孩子的技能的時候,我不禁有點心虛起來,細思極恐,在孩子的成長中,我其實沒有做到這一點,也可以說為了能快速的完成所要做的事情,我做了一個毫無知覺的母親,並且,如果我不看到這個章節,我仍然不會有知覺。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做有覺知的父母

我還有一個體會,隨著孩子年齡越大,上學的時間越久,家長對孩子在生活技能的要求越來越低,對學習技能訓練越來越高,不知道大家注意到這一點了沒有——你是不是很長時間沒有要求孩子做家務了,是不是很長時間沒有要求他為你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了,甚至,孩子即使不學習的時候你也不會有讓她做家務的想法呢?

哪怕他在打遊戲,你有點焦慮,畢竟遊戲對孩子眼睛不好,遊戲存在著暴力傾向,你擔心孩子精神上受到損害,可是,你仍然沒有想讓他做家務,打掃衛生,做飯,甚至幫你去倒一次垃圾的想法,這是為何呢?

以上是我的做法,這是我忽然對自己教育方法的感知,並且讓我不寒而慄。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做有覺知的父母

(2)

確實,孩子已經上三年級了,在很早的時候孩子自己已經學會穿衣服了,會做飯了,甚至可以獨立到小區的大門口去倒垃圾了,既然孩子的這些技能已經全部學會,為什的我不去讓孩子做呢?為什麼我會自覺不自覺的插手孩子自己的事情,不為孩子養成自己事情自己做的習慣,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行為?

早上起來,做好飯以後,抓緊時間叫兩個孩子起床,女兒懶洋洋的和我討價還價:媽媽,我再睡五分鐘行嗎,就五分鐘。

到兒子的身邊,叫他起床,把所有的衣服拿到身邊,慢慢的把他從被窩裡拖出來,一件一件衣服給他套上,穿戴完畢以後,再小跑,如法炮製給女兒套上,至此,兩個孩子都起床了以後,他們去洗漱,我再張羅著擺上餐具,分發實物,以便他們快點吃飯,早點去上學。

我做這些事情整是匆匆忙忙的,反而孩子們則是悠哉悠哉的,仿似上學快要遲到的是我,與他們毫不相關一樣,這樣的行為我一直在做,直到看到書的這一部分以後,我才恍然大悟,原來,我一直在做錯的事情。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做有覺知的父母

(3)

《孩子,挑戰》的作者明確告知我們家長,要花時間訓練孩子的機技能,並且這是家庭生活得的常規內容,只要是家庭成員都要有自己的責任和義務,這是培養孩子責任感的開始。

如果母親把孩子所應承擔的責任一味扛在自己身上,不僅孩子視為理所當然,不懂感恩,他們更不懂得勞動的況味,體味不到家長的辛苦,容易養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會長成巨嬰。

巨嬰很多,危害性很大,關乎父母晚年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家庭教育不得當,孩子不能成長為勤勞能幹的自食其力者,做父母是有很多的責任的,除了訓練孩子擁有生活技能以外,每天讓孩子保持生活技能的運用,也是好的家風的形成和家庭教育規則的實施。

只要有規則,孩子才有邊界感,他們知道自己的權利和義務,最起碼,他們應該知道早上起床,穿衣吃飯是必須自己完成的。

我這個媽媽才是罪魁禍首,我在無限的侵犯孩子的邊界,讓他們認為讓媽媽幫自己做是享受,只要有媽媽他們就可以不用自己做,這就是錯誤的教育方法。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要做有覺知的父母

(4)

痛定思痛,我要改變我的行為。

在這裡我還想說一個作為媽媽的感受,為什麼會有這種後知後覺?

因為,為兒女操持,為兒女服務真的是太幸福了,是一種忍不住的行為,是需要嚴格控制力才能忍住的行為。

每天把那胖乎乎的小身體塞進衣服裡,把他拽出被窩,給他腳上套上小襪子是一種特別享受的過程,雖然每天都很忙碌,雖然叫了這個叫那個,但是在忙碌的過程中感受到的那種被需要的感覺真的讓每一個媽媽欲罷不能。

真的太幸福了。

好吧,我知道這種感覺太自私了,媽媽不能因為母愛爆棚而耽誤孩子的成長,所以,做一個狠心的媽媽很重要。

狠下心來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忍住噴薄欲發的母愛能量,慢下來,控制住自己的想去做的慾望,讓孩子自己成長才是最重要的。

好在,還不算晚,幸虧有《孩子,挑戰》這本書,讓我反思自己的行為,讓我跳出自己的思維框架,重新審視教育價值和理念,讓我成為一個有思考能力的媽媽。

為大家推薦這本書——《孩子,挑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