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賞析丨設計師們的抗“疫”方式

文創賞析丨設計師們的抗“疫”方式

文化(Culture)

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

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遊離於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範、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意識形態

簡單來說,文化是最能夠代表人思想的凝結物。

文化創意(Culture Creativity)

人們結合各個時期的熱點以及社會背景,將它賦予實體,創造出另外一種文化形態——文創產品。

防疫抗疫形勢依舊面臨挑戰,各地各處都推出"抗疫"主題創作。源源不斷的設計師、插畫都加入到這場“秀”來,用他們的方式向“疫”宣戰。

文創賞析丨設計師們的抗“疫”方式

《敬畏自然拒食野味》

整幅圖以大紅色為底色,以本次疫情的來源——蝙蝠作為主體,並輔以中國傳統漢字"蝠"的藝術化變形,上書"敬畏自然",下書"拒食野味",體現出警戒醒示作用。

文創賞析丨設計師們的抗“疫”方式

《請願書》

這幅作品以紅色的手印為底圖,白色天使高舉左手,彷彿在發誓:"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

"!

在這一場疫情之戰中,無數醫護工作者從全國各地奔赴武漢,他們在自己的名字下按上鮮紅色的手印,他們願意在國家危難時刻衝鋒在一線,他們有的還有幾個月的孩子需要照顧,有的剛剛新婚就必須要分開,在國家人民需要他們的時候,必須無畏無懼的奔赴疫情一線。

歲月或許靜好,那是因為有人在為我們負重。

文創賞析丨設計師們的抗“疫”方式

《借關公神力》

向“關公”借神力,第一眼就被作者的巧思所打動。

關羽,字雲長,本字長生,別稱"美髯公",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

各朝皇帝都以關羽為忠義的化身成為教育忠君愛國信念的代表人物,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孔子齊名。

民間所供奉的"關公"又被臺灣信徒稱為"恩主",即救世主的意思。

這幅作品中關公也戴上了口罩,借關公"愛國""救世"的寓意,表達了眾志成城,擊退疫情的寓意,藉助傳統文化表達了抗擊疫情的決心。

我們可以看到,在這場戰役中,文化創作迎來了一個高潮;

我們可以想象,在這場戰役中將會湧現出多少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蹟;

但同時,我們更應該深刻認識到這些創作背後的深意——地球不僅是我們人類的家園,也是各種動植物生物的家園。

設計師用畫筆傳達著,人類與自然要彼此善待。你還在觀望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