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血認親”是假的?在古代十分流行,難道沒有發現過嗎?

想必大家都能夠在古裝劇中,看到過“滴血認親

”吧。就是取兩個人手指尖上的血滴在碗裡,如果這兩種血液能夠融為一體,那就是說明是存在血緣關係的。同時還有一個“滴骨法”,如果另一方死了,只剩下一具白骨,那麼可以將人的鮮血滴入這白骨中,如果能夠滲入到白骨內,這也表明是有血緣關係的。這些現象十分有趣又神奇。那麼這種方法到底有沒有什麼科學依據呢?

“滴血認親”是假的?在古代十分流行,難道沒有發現過嗎?

要說到這個“滴血認親”,常常多見於影視劇中的破案環節,要求雙方是活人,讓這兩種血液是否融為一體,而進行檢測是否有血緣關係。而這個方法最早是出現在明朝時期。而“滴骨法”,在影視劇中並不多見,而是在《大宋提刑官》中見到過。當初宋慈為了能夠找到真正的兇手是誰,於是便將倩娘與其父親進行“滴血認親”,但是發現這個父親並非是她真正的父親。在後來進一步的調查中,找到了倩孃親生父親的殘骸,倩孃的血也真的滲入到這骨頭,由此判斷這位才是她的親生父親。如此,宋慈成功破案。

“滴血認親”是假的?在古代十分流行,難道沒有發現過嗎?

如此神奇的證明血液關係的方法,但是很可惜,這兩個方法都是不靠譜的。先拿“滴骨法”而言,不管白骨是如何保存,在太陽下暴曬也好還是在黃土下深埋,經過長時間的氧化,都會導致軟組織一一腐爛直到消失,而毛髮、指甲這些更是會脫落,只剩下一堆白骨。而這種情況下的白骨表面會經常腐爛,無論是誰的血液,都可以做到滲入。不僅僅是血液,就連是白水,都可以滲入到骨頭中。倘若此時的白骨還有軟組織存在,那麼血液是無法進入到骨頭中去的,就連是自己的父母與親生子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因而,可以說“滴骨法”十分荒謬。

“滴血認親”是假的?在古代十分流行,難道沒有發現過嗎?

而“滴血認親這一方法更是不靠譜,只要隨便找幾個人來試驗一下,就會發現結果都是融為一體,因而說這種方法十分不靠譜。

而沒有科學依據的“滴血認親”在古代中卻是十分受歡迎。在《南史》中有相關的記載,蕭統,南朝梁武帝蕭衍之子,曾幹過這個不靠譜的認親事情。當初他的母親是齊宮東昏侯的愛妃,但是由於其長相出眾,又被梁武帝給看上,於是就被他納到了自己的後宮之中。但是萬萬沒有料到的是,僅僅入宮七個月,便生下了蕭統。眾所周知,必定要懷孕之後十個月才可能生孩子。於是不管是朝堂之上還是在後宮之中,有不少流言蜚語是說蕭統其實是東昏侯的親生兒子。等到蕭統成年,他便去挖了東昏侯的墳墓,採用當時流行的“滴骨法”來進行驗證自己是否是他的親生兒子。結果表明,蕭統的血液果真是流入了東昏侯的骨頭裡。但是,蕭統並沒有就這麼信任了

。他為了弄明白自己的親生父親是誰,不惜傷害自己的親生兒子,然後重演一遍“滴骨法”。毫無疑問,這結果與東昏侯的結果自然是一致。於是蕭統自此便認為自己是東昏侯之子,後來還投奔於北魏,更是將自己的名字改為是蕭纘。同時昭告天下,要為自己的親生父親東昏侯守喪三年,以此來彌補自己多年來不在東昏侯膝下孝順。但是,蕭綜是否是真的是東昏侯之子,那就真的要成為千古之謎了。

“滴血認親”是假的?在古代十分流行,難道沒有發現過嗎?

那麼在古代中,沒有DNA親子鑑定這一科學的方法,恐怖只能是依靠兩人的長相來觀察了,如果是親生的,多多少少會有點相似的地方,雖然錯誤率也很大,但是總比是“滴血認親”要客觀的多。

“滴血認親”是假的?在古代十分流行,難道沒有發現過嗎?

在北魏期間,有一個名叫苟泰之人發現自己的年僅三歲小兒消失了,就在他找的六神無主的時候,在趙奉伯的府上發現了自己的兒子,但是趙奉伯死不承認這是別人的兒子,一口咬定是自己的孩子

。由於孩子年紀稍小,因而從外表上,看不出這個兒子長得像誰。正當愁眉不展之時,當地官員李崇十分聰明,想出了一個方法。將孩子與這兩人分開,過了一段時間前去報告,聲稱孩子突然暴斃,已經死了。聽到自己的孩子死了,如果是親生的孩子,第一反應肯定是痛苦、傷心、慟哭。苟泰十分傷心,而趙奉伯則是一臉淡漠,也由此可知,是他的親生兒子了。

這也算是個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