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國古代“最後一位公開殉葬的嬪妃”說開去

中國的殉葬制度有史可考大約是從商朝開始的,因為商以前的歷史存疑。這種作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沒有開化而衍生出來的毫無人性的殘忍制度由於各種原因,廢而又興、興而又廢,竟然一直延續到離我們現在最近的封建朝代——清朝。看過盜墓系小說或者相關影視劇的小夥伴都有印象,無論哪個朝代,陪葬規格都隨著墓主人的身份水漲船高,窮人一般沒啥陪葬品,有副薄棺材不用草蓆裹起來下葬就已經不錯了;富貴人家金銀首飾多點,壽服華麗點;而帝王將相的墓葬中的隨葬品則盡奢靡之能事,如帝王除了金銀財寶、寵物坐騎,陪葬最多的就是“人”了,僕役、侍從、妃妾,在墓主人眼裡他們可能根本不算是人,不過是墓主的私有財產,生死皆沒得選,主人有需要,就得“上窮碧落下黃泉”。其死法也是千奇百怪,有砍死的、勒死的、毒死的、活埋的,甚至還有隔開腦袋灌水銀的,怎一個慘字了得!

從中國古代“最後一位公開殉葬的嬪妃”說開去

清朝最後一位,也是中國古代史上最後一位為帝王公開殉葬的女人是順治帝的貞妃,她來自那個赫赫有名的董鄂氏家族,她的兩位族姐也都嫁給了順治帝,一位是被傳說是江南名妓董小宛的董鄂妃,曾生下四皇子,死後被追封為孝獻皇后;另一位是生下二皇子福全的寧愨妃董鄂氏。這兩個人要麼得到了皇帝所有的寵愛,要麼後半生有自己優秀的兒子可以依靠。而貞妃董鄂氏從進宮就不受皇帝的重視,默默無聞,那麼貞妃為什麼要殉葬呢?《清聖祖實錄》記載:“貞妃賦性溫良,恪共內職。當皇考上賓之日,感恩遇之素深,克盡哀痛,遂爾薨逝。”貞妃殉葬因為“愛情”?因為“感恩”?其背後的原因還真不那麼簡單,《少年天子》我們都看過,順治帝曾廢蒙古皇后並疏遠蒙古妃嬪集體,這跟他獨寵孝獻董鄂氏不無關係,最後順治早亡(可能不是出家,真是天花,清朝這方面記載不少),造化弄人,孝獻和皇四子也死於天花,為了平息孝莊太后和蒙古后妃們的怒火,保全家族不受滅頂之災,貞妃只能自願殉葬,蒙古后妃們皆無子,董鄂家族以兩個皇妃的性命換來寧愨妃和福全的前程,這裡面的陰謀有多大可以想見。但沒想到最後孝莊太后以福全沒有得過天花為由,剝奪了他的太子皇位,直接便宜了佟佳氏家族,順治帝皇三子順利繼位,是為康熙帝。有意思的是,正是康熙帝最後下令徹底廢除活人殉葬之習。有傳說貞妃是自縊而死,有的則說她是按照“薩滿教習俗”被活活燒死的。

從中國古代“最後一位公開殉葬的嬪妃”說開去

另外,清朝還有兩個殉葬的嬪妃,都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女人,一位是大妃阿巴亥,一位是小妾德茵澤。阿巴亥我們都知道,她是多爾袞的親孃,曾深受努爾哈赤寵愛,生下三個兒子,阿濟格、多爾袞和多鐸,每一個兒子都十分出色。很多小說傳記清宮劇都說努爾哈赤原本想把皇位傳給多爾袞,那阿巴亥就會是太后,但努爾哈赤死的突然,沒有留下傳位詔書,最後多爾袞也因年紀、資歷不如皇太極(後金實行幾大貝勒推選制)而失去了繼承皇位的機會。德因澤這個人在史料中的記載只有兩件事,一是她曾揭發阿巴亥與大貝勒代善(皇次子)有私情,最後努爾哈赤竟信了德因澤的舉報,提升她為側妃,還准許她與自己同桌吃飯,阿巴亥則被冷落,差點還丟了大妃之位,不過阿巴亥很快又重新獲寵。二是努爾哈赤去世,阿巴亥被迫殉葬,德因澤也被通知跟著大妃一起從死。看過《太祖秘史》《孝莊秘史》的小夥伴都知道,最想讓阿巴亥死的是皇太極,因為且不說阿巴亥是多爾袞生母,參與過奪嫡和皇太極有仇,阿巴亥年齡跟皇太極差不了多少又是嫡母,留著她將來勢必對自己執政有掣肘,政治達人皇太極當然不願意給自己添堵,矯昭殺母的可能性很大,就算後金入關前沒有開化,嫡妻加三子之母殉葬可能性也不大。最想讓德因澤死的是皇太極的哥哥代善,因為是德因澤的舉報,使他失去父皇的信任並與皇位失之交臂,最後阿巴亥必須死,那麼好吧,你就跟著一起去死吧!筆者認為德因澤是皇太極安排的臥底,一切陰謀不言自明,誰是最大的受益者誰就是禍首。

最有意思的是阿巴亥殉葬時三個孩子年幼,眼睜睜看著母親被弓弦勒死毫無辦法,只能抱頭痛哭,結果多爾袞和多鐸死後都讓自己的福晉殉葬,估計他們已經忘了母親死時的場景了。

從中國古代“最後一位公開殉葬的嬪妃”說開去

中國古代的帝王們,如漢文帝劉恆、魏武帝曹操那樣主動要求薄葬的少之又少,大多數奉行的是“活著要享受,死了也要人伺候”的原則,將殉葬進行到底。《史記》中寫道:“ 始皇初即位,穿治酈山,及並天下,天下徒送詣七十餘萬人,穿三泉,下銅而致槨,宮觀百官奇器珍怪徙臧滿之。令匠作機駑矢,有所穿近者輒射之。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魚膏為燭,度不滅者久之。二世曰:“先帝后宮非有子者,出焉不宜。皆令從死,死者甚眾。葬既已下,或言工匠為機,臧皆知之,臧重即洩。大事畢,已臧,閉中羨,下外羨門,盡閉工匠臧者,無復出者。樹草木以象山”。

其實帝王陵墓奢侈歸奢侈,但其實活人殉葬流行於商周,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不流行了,大多以草人陶俑代替,雖然秦始皇死後宮女以及陵墓的工匠全部殉葬,但畢竟是特例。大家都聽過“始作俑者”這個成語吧,就跟殉葬有關,距今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孟子·梁惠王上》中記載: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仲尼自然是孔夫子, 俑是木製或陶製的偶人,用於殉葬。這句話是說開始用俑(草木或者燒陶做成人形)殉葬的人,缺德該絕後。始作俑者這個成語後來也比喻惡劣先例的開創者。用人形陪葬尚且惡劣,用活人殉葬呢?

朱熹曾在《四書集註》中給這句話做過注:“俑,從葬偶人也。古之葬者,束草為人以為從衛,謂之芻靈,略似人形而已。中古易之以俑,則有面目肌發,而大似人矣。故孔子惡其不仁,而言必無後也。”商朝時期採用活人殉葬,週中期以後予以禁止,利用芻靈,即草人來代替。草人只是略有人形,而後世諸侯國奢靡之氣大漲,又開始製作更為精緻的人俑,這恐怕就是人殉又要復出的預兆。再結合孟子所說“為其象人而用之”,意思便更加明白了,這才是孔子反對人俑的真正原因。孔子見微知著,故強烈譴責這種行為,希望這種風氣能夠及時得到遏制,這也才符合儒家堅守的仁義之道。

從中國古代“最後一位公開殉葬的嬪妃”說開去

據考,漢、唐兩朝皇陵的重要特點不是以人殉葬而是陪葬制度,即在皇陵附近讓皇親國戚和達官顯宦死後陪葬皇陵。宋只有南宋有一例高宗駕崩,孝宗讓宮妃殉葬的個例,契丹、党項、女真、蒙古等邊疆民族,先後入主中原,他們之前均有人殉的傳統。但是作為漢族政權的明朝,又是十四世紀世界文明遍地開花的時候,洪武大帝朱元璋又恢復了這種慘無人道的做法,讓人難以接受。據記載朱元璋下葬時有46妃“生殉”,陪葬於孝陵。有人說明朝殉葬興起是受元朝蒙古人的影響,筆者第一個出來表示反對,元朝不背這個鍋!首先元朝並沒有明確表示人殉葬的史料,早期在蒙古帝國的時期,有一些傳說,倒是說了成吉思汗以及他的孫子,用美女來殉葬的事情,以後便再沒有過這方面的記載。

明代人殉制度的興起,關鍵其實不在於元朝,而在於程朱理學,由於理學在宋元時期不斷的發展,他們的主體地位也越來越確立,寡婦守節的風氣一再高漲,民間都以此為榮,宋朝元朝的官方都鼓勵和表彰,社會和官方都大力推行貞節觀念,這對朱元璋也有很大的影響。此外,朱元璋之所以恢復殉葬制度,也並不是因為他實在沒文化,恰恰相反,正是因為他是書讀的多,前代女禍之鑑,他才熟記在心,因此嚴厲控制后妃的行為,他恢復了宮人殉葬,也有防微杜漸,防止後宮干政的行為出現。大家記得漢武帝也是這麼幹的,鉤弋夫人其實說白了和殉葬無異。

從中國古代“最後一位公開殉葬的嬪妃”說開去

另外,蒙古人把女性視為戰利品、私人財產的思想也影響到了朱元璋,洪武帝本身性格就獨裁,女人嘛,就是私人物品不是活人,殉葬也沒啥不行的。不管怎樣,朱的這種做法確是一種歷史的倒退行為!

因為老爹開了先河,所謂“上樑不正下樑歪”,明成祖朱棣再接再厲,去世前下達遺詔“喪禮一如高皇帝遺制”,成祖一朝十六位妃嬪盡數陪葬。後來的朱棣之子明仁宗朱高熾以“恭檢仁孝”著稱,但其死時仍依“祖訓”將後宮妃嬪五人陪葬。朱元璋重孫子明宣宗朱瞻基更是賢明,在位期間政治清明、經濟發達,明朝國力是為二百七十餘年最強,與其父合稱為“仁宣之治”,但逝世之後十一名妃子依然殺身陪葬。傳說其中有一名為郭愛的妃嬪,進入後宮僅二十餘天便被迫殉葬,當她被告知列入殉葬之人後,悲憤填膺,寫下了絕命詩:修短有數兮,不足較也;生而如夢兮,死則覺也;失吾親而歸兮,慚餘之不孝也;心悽悽而不能己兮,是則可悼也”。可憐!可嘆!為小姐姐一哭!景泰帝朱祁鈺是明朝最後一位有宮人殉葬的皇帝,逝後其後宮妃嬪以唐後為首均為其殉葬。

從中國古代“最後一位公開殉葬的嬪妃”說開去

最後,是宣宗朱瞻基的兒子、景泰帝的哥哥明英宗朱祁鎮下令廢除了妃嬪殉葬制度。那麼為啥英宗廢除妃嬪殉葬制度那麼堅決呢?是因為一個女人——他的生母,一個微賤到塵埃的可憐宮嬪。這件事說來話長,朱祁鎮的父親朱瞻基從小在宮裡有個青梅竹馬的娃娃親一個姓孫的貴族女孩,當初定下給朱瞻基當媳婦,所以一直養在宮裡。多少年朝夕相處,朱瞻基認定小孫氏就是自己的太子妃,未來的皇后了。誰知爺爺永樂帝朱棣不知道哪根筋不對,不願意一個地方出兩個皇后(他兒媳和未來孫媳是一個地方出來的)改主意定下了胡氏為後。別說孫媳不樂意,孫子第一個不樂意了,我跟胡氏女不認識,您這不添亂嗎?他爺爺說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我跟你奶奶還是相親的呢?!好吧,最後胳膊擰不過大腿,朱瞻基認慫,最後立胡氏為皇后,只能委屈心愛的小孫氏為貴妃,其實這樣也不錯,倒黴就倒黴在這個孫氏生不出兒子來。因為明朝的殉葬制度是嫡妻不管有孩子沒孩子都不殉葬,其他的除非生兒子,否則必須在老公死後殉葬。可以說為了避免悲劇發生,朱瞻基光在孫貴妃這忙活了,可經過多年努力最後孫氏只生出一個閨女來,眼看別的宮妃生兒子孫氏急得跳腳,朱瞻基是真愛呀,他可捨不得心愛的孫貴妃給他殉葬,最後兩人一合計想出個“借腹生子”的招數,就是皇帝臨幸別的宮女,懷孕後就謊稱孫貴妃有喜,生下來男孩算在孫氏頭上。最後這個選中的宮女真生了個兒子,就是後來的英宗朱祁鎮了。不過他生母就倒黴了,最後朱祁鎮當了皇帝知道了真相,曾多放查找生母,結果不盡如人意。有個老太監告訴他,他生母的下場只有兩個,要麼是生下他就被秘密處死了,要麼就是給他老爹殉葬了。結果這位曾飽經流離之苦(土木堡之變男主角,詳看《女醫明妃傳》)放聲大哭、捶胸頓足,“吾母受盡人間之苦,未嘗一日天倫,兒貴為帝王,不能膝下承歡,以盡孝道,不配為人子!”唉,為我霍建華,哦不,為朱祁鎮一哭!

從中國古代“最後一位公開殉葬的嬪妃”說開去

關於明代殉葬還有個有趣的事值得說說,肯能是影響太大,而且明代皇帝朝鮮妃嬪太多,鮮見於我國史料的竟被朝鮮正史記得個底掉。朝鮮《李朝實錄》中就詳細記載了給明成祖朱棣殉葬的嬪妃集體從殉過程。被挑選出來殉葬的宮女嬪妃共三十餘人。集體“自殺”那天,是明永樂二十二年十月戊午。先讓她們在殿外用餐,吃完後帶到殿內,彼時“哭聲震殿閣”。殿內放了三十多張“小木床”,這些即將赴死的妃嬪被命令站到木床上去,她們的頭頂上方是已經準備好的繩子,末端結圈,“以頭納其中,遂去其床,皆雉頸而死。”在這三十多個人中,有兩個是朝鮮進獻的女子,一為韓氏,身份大概是宮女;一為崔氏,封號“美人”。上殿之後,仁宗親自進來與她們“辭決”,韓氏突然跪倒在地,苦苦哀求仁宗放她回國,因為家裡還有老母親需要奉養,可是仁宗不為所動,最終這兩個朝鮮女子只能在異國他鄉命歸黃泉。韓氏臨死時,她的乳母就在一旁送別,韓氏回頭對她喊到:“娘,吾去!娘,吾去!”話還沒說完,腳下的小木床就被抽掉。轉瞬之間,三十多個女子就被活生生地吊死。

其實,為了對這些殉葬人有所補償,下一任皇帝多半會給她們及她們的親戚一些好處。最常見的是追贈諡號,表彰其行。比如宣宗死後,“嬪何氏、趙氏、吳氏、焦氏、曹氏、徐氏、袁氏、諸氏、李氏、何氏皆從死。正統元年,皆追加贈諡。冊文曰:‘茲委身而蹈義,隨龍馭以上賓。宜薦徽稱,用彰節行’。”而且“歲時侑食於本陵之享殿,俱得標名沾祭”,也就是可以分得皇帝的一點“香火”。至於其親戚,有時也能得到優恤。有一首明宮詞這樣寫道:“掖廷供奉已多年,恩澤常憂雨露偏。龍馭上賓初進爵,可憐女戶盡朝天。”所謂“朝天女”就是這麼來的,諷刺。

從中國古代“最後一位公開殉葬的嬪妃”說開去

我們說在幾千年的古代文明中,女性一直是男權權杖下的附屬、奴隸、私產、玩意兒。三從四德中那個“在家從父,嫁人從夫,夫死從子”,三綱五常中那個“夫為妻綱”把古代女性們錮得死死的,天子的女人們尚且左右不了自己的命運和生死,何況平民百姓乎?上下幾千年,中國女性一直在跟奴役迫害和封建禮教作鬥爭,時至今日啥也不說,只說一句共和國萬歲,表表心跡。現代中國女性雖然在婚育、職場也屬於弱勢群體,但比之前已經好太多了,自由來之不易,且行且珍惜。據聯合國數據顯示,中國現在是保護女性權益世界最好的幾個國家之一,也是少數女性人權和經濟政治地位最高的國家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