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陸續復學,張文宏提醒家長做好這些事兒

4月12日

北京市公佈初高三開學計劃

截至目前已有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

就開學做出安排

孩子復學要注意什麼?哪些方面要重視?夏季高溫病毒會消失嗎?

近日,醫生張文宏在接受媒體採訪時,

給出瞭解答。

↓↓↓

各地陸續復學,張文宏提醒家長做好這些事兒

復學要穩妥有序

給學生家長提個醒

現在國內的疫情基本可控,這為復學提供了很好的條件。但是復學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旦有人生病確診,他的傳播就是校內傳播,風險很高。我們要把風險控制到最低,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什麼事情都有輕重緩急,我們要讓最著急的初三和高三學生先復學。各個學校可採取不同的方案,例如把原來的一個班級分成兩個班級上課,大家戴著口罩上課,住宿方面我們也要做好準備。

高三的、初三的學生只要上兩個禮拜,經過一個隔離期後,沒有什麼問題,就讓更多別的年級的學生分步開學。相對不那麼著急的大學生、幼兒園學生相應往後排,做到穩妥有序復學。

張文宏又特別提醒家長,孩子的感染不取決於孩子本身,取決於家長。最怕的是我們家長感染了,感染給孩子,孩子又傳染給了別的同學。所以千萬不要覺得把孩子送進學校就不管了,家長首先要做好自己的防護。只有我們整個社會處於一個健康的生活體系中,孩子們才能儘快安全復學。

各地陸續復學,張文宏提醒家長做好這些事兒

溫度升高

病毒不會自動消失

最近我一直跟赤道周圍的國家交流,他們的病例數都是成倍上升,所以不要迷信溫度會控制住病毒。但是溫度高了,病例數是會下降的。天熱了開空調沒問題,但是要定期開窗通風。

五一出行最好以室外旅遊為主

大家都希望熱鬧一下,但也擔心人群聚集導致疫情擴散。五一最好的活動是室外旅遊為主,人多的時候要戴口罩。旅遊場所裡風險最高的是吃飯的地方,可以自帶食物,在賓館房間裡自己吃飯,要養成旅遊過程中一個良好的飲食習慣。

各地陸續復學,張文宏提醒家長做好這些事兒

孩子開學了,家長們終於可以喘口氣了,但是健康安全還是要放在首位。開學後還有哪些方面要注意呢?

↓↓↓

開學後孩子需要每天佩戴口罩嗎

根據國家印發的《公眾科學戴口罩指引》,孩子在居家、戶外、沒有什麼人群聚集的通風良好的場所,建議不戴口罩。

但在學校教室等人群比較密集的場所,尤其是與他人近距離接觸(<1米)時,還是建議佩戴口罩。學校眾多,具體需按照當地要求來執行。

希望家長在條件允許下每天給學生準備兩個口罩備用,學校也會相應準備一些口罩。同時,有過敏、哮喘等特殊疾病的學生佩戴口罩時一定要注意安全第一。

各地陸續復學,張文宏提醒家長做好這些事兒

家長接送孩子時需要注意什麼?

在疫情防控期間,按學校規定,若無特殊情況家長一般不得進入學校。家長接送孩子前,要做好自己個人和孩子的防護,還要做到即接即走、避免聚集。

學生上學儘量選擇步行或私人交通工具,比如乘坐私家車、自行車等。如果實在需要依靠公共交通,在搭乘過程中也需要做好個人防護。

各地陸續復學,張文宏提醒家長做好這些事兒

孩子是否需要隨身備好消毒用品?

不僅是疫情防控期間,平時家長也可以給孩子準備好口罩、溼紙巾等。在最近這種特殊時期,如果條件允許,可以準備免洗洗手液、消毒液等物品。

但要告訴孩子怎樣正確使用這類消毒物品。尤其是年齡較小的孩子,不建議單獨攜帶此類物品,可由班級統一配備。免洗消毒液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需告知孩子不要頻繁過度使用,一般4-6小時使用一次即可。

因孩子的手容易髒,推薦孩子使用流水洗手。在開學之前大多數學校已安裝足夠數量的水龍頭,並準備了肥皂和皂液。家長和學校負責教會孩子七步洗手法。

各地陸續復學,張文宏提醒家長做好這些事兒

孩子對復學有牴觸心理怎麼辦?

在開學前兩週起開始調整作息,保證孩子正常的生活節奏,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鼓勵孩子多做運動。

家長平時要和孩子多交流溝通,即使年紀較小也應對其普及新冠肺炎相關知識和一些防控方法,如怎樣正確洗手、佩戴口罩等,瞭解疾病也可以緩解孩子的緊張情緒。最近也可以讓孩子進行一些自己喜愛的活動。

如孩子牴觸情緒較為嚴重,家長應立即告知班主任,並與班主任進行溝通。情況非常嚴重的可尋求專業機構幫助,進行心理疏導。

  • 加油站“放大招”跨界新零售
  • 九大問題曝光!愛奇藝、優酷等11家視頻、音頻網站被約談
  • 又一例!10歲孫子哄奶奶眨眼點頭,5萬多元辛苦錢沒了......
  • 餓了麼、大潤發、永輝...他們在10家生鮮電商下了單,六大問題被曝光
  • 多名消費者遭遇keep自動扣費:沒想到它會悄悄扣錢......
  • 20餘款App"有毒",你中招了嗎?
  • 3·15觀點 讓直播帶貨在法治下行穩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