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役筆記】文字道不盡他們的忠誠

【戰役筆記】文字道不盡他們的忠誠

文字道不盡他們的忠誠

【战役笔记】文字道不尽他们的忠诚

凌晨1點,寒風凜凜,大雨瓢潑。工作群裡,戰友們還在不時上報著最新工作情況,這是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的常態,這個工作群,晝夜不歇。

我似一位局外人,卻又身在其中,以一個特殊的身份參與著這場戰疫,看見戰友們真實奮戰的點點滴滴,心情難以言說。

今年春節

一場突出其來的疫情沖走了過年的喜悅,災難面前,14億中國人民同呼吸、共命運,全國上下齊心協力共克時艱,打響一場嚴峻的戰“疫”。作為人民警察,這個時候必然是衝在最前面的一個群體。

【战役笔记】文字道不尽他们的忠诚

作為一個小縣城公安機關的宣傳警,我被分到了宣傳報道組,負責公安疫情防控工作的宣傳報道工作。在走一線採訪的過程中,我親眼目睹了太多人民警察的不易,他們大多都是從年前便放棄了休假,高強度工作,連續奮戰,不少人吃住在單位,近期疫情平穩才得以回家看望家人。他們中,有雙警家庭,有醫警家庭,有患病堅守,也有因持續工作昏倒在工作崗位上的……但在如此高強度的工作狀態下,卻無一人退縮,無一人喊累。

【战役笔记】文字道不尽他们的忠诚

杜韶斌,縉雲縣公安局禁毒大隊大隊長,我去採訪他時是晚上9點多,那時他正在火車站認真執勤。一見我,他便知我此行的目的了,一臉的不好意思。

“別採訪我了,兄弟們都不容易,我這算什麼事兒。”他躲開。而我卻從他臉上看到了被掩飾的倦意。

當時杜韶斌家中有個懷著二胎的妻子,40多歲高齡孕婦,已懷孕33周了,大年初二凌晨,突然出血,緊急送往醫院,醫生稱有早產風險必須馬上住院,杜韶斌連夜辦好住院手續,當天便照顧妻子到天亮,而第二天一早要輪到他執勤,他將妻子安排妥當後,便匆匆趕回執勤點了。

杜韶斌是火車站執勤點的負責人,四個執勤組輪流執勤,每個組6小時,有時候輪到後半夜,便要執勤到天亮。

“那嫂子怎麼辦?誰照顧她?”

“家裡長輩年紀大了,女兒又小,這個時候總不能讓他們去醫院冒風險,只能委屈她自己一個人了,我這邊執勤結束就過去照顧她。”他無奈地笑著。

妻子住院期間,杜韶斌都是醫院和執勤點兩頭跑,採訪的前一天,他剛值完一個通宵班,第二天直接從執勤點去醫院,守在妻子病床邊眯了會兒,就當作休息了。

突然間,我對他臉上的倦意便有了答案。戰時,一個男人的擔當,不僅是對大家,同樣也對小家。

【战役笔记】文字道不尽他们的忠诚

治安大隊教導員朱偉忠也是位老同志了,從同事那聽說他腳因為痛風腫得跟饅頭一樣,鞋子都穿不進。收到高鐵站執勤點的執勤任務後,他二話不說便帶著同事上了崗,為了規範著裝,展現人民警察的精氣神,他硬是將腫痛的腳生生擠進皮鞋裡。

期間,我去過好幾趟高鐵站執勤點,每次他都在。我問,難道你們不輪班嗎?他說,輪啊,但我是組長,不放心,有空就過來看看。

我注意到他的腳,走起路來有些彆扭,便問了句:“腳還疼嗎?”他擺擺手笑笑:“不疼不疼,我貼著膏藥呢。”

邊上的同事輕聲跟我說:“朱教偶爾會坐一邊偷偷揉腳,其實他疼著呢。”

我看著他忙碌的身影,不便打擾,便悄悄離開了。這樣的堅守,在我們的公安隊伍中不是見多了嗎?可我還是忍不住心中一酸。

【战役笔记】文字道不尽他们的忠诚

林雁,情指中心副主任,二胎媽媽,雙警家庭。這幾個關鍵字一起砸在這個女子身上,天知道有多大的艱辛。

起初我一直不瞭解情指中心在疫情阻擊戰中到底有多辛苦,只是微信朋友圈中總看到她凌晨發的消息。

最忙碌的時候,她連續半個多月,每天忙到凌晨回家,工作量可想而知。想找她採訪,卻總是約不到時間,幾次電話都被她匆匆掛斷,她總是不好意思地說:“太忙了,改天啊。”

後來我乾脆直接跑到她指揮大廳找人,見她對著一堆的數據報表,與同事討論、核對,手中電話不斷,又不好意思打擾。好不容易抽了十分鐘時間與我聊天,我才知道了解了這個“公安大腦”工作的重要性。

林雁負責的工作是圍繞各派出所、各卡點排查上報的海量數據進行逐一梳理核對,確保防疫工作不漏一戶一車一人。每一個數據,都是局領導決策和基層實地管控工作的重要支撐。而這些數據除了要確保準備性、真實性,還要確保其實效性。他們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實時將最新數據情況反饋給領導層,幫助工作的決策部署,一刻也拖不得。

“事畢回家,關門洗漱,合衣睡覺,忽聽敲門聲,媽媽,睡前你不來碗水嗎?於是,孃兒倆暢飲一碗又一碗,話嘮一直給我各種表演。兒子,感謝你給我親子時光。”這是林雁最近發於凌晨的一個朋友圈,短短文字,卻讓我眼眶溫熱。

同為母親,我深知警察對於孩子的虧欠,而有時孩子的包容和理解卻是我們力量的最大源泉。

【战役笔记】文字道不尽他们的忠诚【战役笔记】文字道不尽他们的忠诚

周衛東,看守所教導員。知道他的故事是因為同事的一句話:“寫下週衛東吧,他斷了五根肋骨,還堅持要參加值班,真的太不容易了。”

斷了五根肋骨,這是什麼概念?我有些難以置信地去看守所找周衛東。

進看守所有一系列的消毒程序,非常嚴謹而細緻,從頭到腳被完整地消了幾遍毒,又戴了好幾個防護裝備後才得以進入看守所。見到周衛東時,他正在與在押人員談話,等他忙完與我打招呼,他說的第一句話便是:“我行動不太方便,走得慢,你別介意。”

我慢慢地一路跟在他身旁,與他聊天時他總在不斷擺手:“不要寫我吧,怪難為情的。”

聊天中得知,他的肋骨是因為年前給在押人員準備過年物資時不小心摔斷的。醫生囑咐至少要靜躺1個月,疫情暴發,只休養了十多天,周衛東就躺不住了,向所長請求歸隊。

“現在我能下地了,雖然行動慢點,但眼睛嘴巴還能用,總能為同事分擔一點的。”儘管所長極力反對,但他依舊堅持回到崗位。

我父親也曾斷過肋骨,知道那種難以言說的疼痛,而周衛東總是笑著說:“現在還好了,沒那麼疼,不會影響我工作了。”

這是屬於他們那一代人的“固執”,也是一種讓人敬佩的堅韌與奉獻……

什麼是忠誠

那絕不僅僅是個詞語,而是這群人深刻於骨髓中、流淌在血液裡的一種信念。它看不見、摸不著,但只要你身在這支隊伍當中,就能感受到它其實無處不在……

疫情期間,我報道了近三十個先進人物事蹟,但其實那也僅僅是鳳毛麟角罷了。採訪過程中我幾次忍不住落淚,除了心疼,更多的是對一種精神的感動。文字道不盡他們的忠誠,那種用行動去詮釋的信念,已不僅僅是一種選擇,更是一種習慣。你問他們為什麼要這麼做?他們一定會回答,沒為什麼,因為“應該”

一身警服,一肩使命,一腔熱血,一份榮光。沒當過警察,你永遠不會懂,

那一種來自骨髓的忠誠與擔當,那一份來自靈魂的自豪與不屈!

疫情當前,警察不退!這不是一句口號,而是實實在在的行動。如今疫情逐漸平穩,但他們的腳步不曾停歇,服務加碼,助力復工復產,哪裡都有他們的身影。

【战役笔记】文字道不尽他们的忠诚

莫道浮雲終蔽日,嚴冬過盡綻春蕾。

春天來了,駐足回望這一路的戰鬥歷程,

在溫暖的陽光裡,萬物復甦的芬芳裡,處處都有你們奮戰的痕跡!

敬禮!

朱晉葶

於2020年3月27日雨夜

【战役笔记】文字道不尽他们的忠诚

審 核 | 麥登朱

編 輯 | yafei

通訊員丨麥登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