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武汉重症救治最后攻坚

肺炎日记|4月13日:武汉重症救治最后攻坚

图/人民视觉

  【财新网】(记者 丁捷 综合)武汉抗疫进入收尾阶段,新冠病人总数下降。截至4月12日,武汉还有243例确诊病例,其中重症病例74例。目前,武汉数家定点医院合并病区,集中资源救治重症患者,救治重症、危重症病人仍是工作重中之重。

  4月12日,被视为新冠肺炎“暴风眼”——武汉金银潭医院,ICU病区重症患者“清零”,最后14名患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全部转阴,其中11名患者被转至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等医院治疗,3名患者因基础疾病继续留院治疗。疫情暴发以来,该医院共收治2850名新冠肺炎患者。

  4月13日,江苏省人民医院援武汉医疗队在内的205医护人员撤离,至此金银潭医院全部外援医疗队撤离。此前财新周刊文章中,详细记录了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郑军华担任领队的上海首批援鄂医疗队,抵达武汉金银潭医院以来,一线医者如何倾尽全力抢救每一条生命。生死一线,医护人员经历了太多无奈与沮丧,以及坚持与感恩。

  各省医疗队将在本周完成撤离之际,对于依旧坚守武汉,参与最后重危症患者救治的医者而言,他们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尽管绝大多数重危症患者的新冠病毒已经消除,核酸检测转阴,但基础病、并发症依旧存在,不可掉以轻心。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副院长邱海波马上就要迎来他在武汉抗疫的第90天了,包括他在内的8名国家专家组成员及北京协和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的十来位专家还需要继续留下来指导武汉重症救治。

  邱海波表示,重危症患者分为两类:一类是新冠病毒对病人的肺和心脏功能的损伤,短期内难以逆转,甚至有病人靠ECMO维持生命,这一类情况和新冠病毒密切相关。另一类是病人的新冠肺炎已经治好了,体内没有病毒了,但是基础疾病明显加重,比如冠心病、脑梗、夹层动脉瘤、肿瘤等。

  “这类病人治疗难度很大,可以说我们不是在帮他们治疗新冠肺炎,而是帮他们治疗基础病,每一个病人都很费劲。”邱海波提出,新冠本身造成的肺功能受损,更多的还是争取恢复肺功能,而对于那些有基础疾病的人,更多的是给病人的基础疾病进行有针对性治疗,尽可能让他活下来。

  截至4月12日24时,全国累计确诊病例82160例,比昨日新增108例;累计死亡3341例,新增2例(湖北2例);重症病例121例,比昨日减少18例;累计治愈出院77663例,比昨日新增88例。尚在观察无症状感染者1064例。

  新增108例新增病例中,黑龙江本土7例,广东本土3例,98例由境外输入,创单日新高。其中,黑龙江49例,内蒙古35例,占总数8成以上,均由俄罗斯输入。目前俄罗斯成为中国境外输入病例的第一来源国。

  “以绥芬河口岸为代表的陆路口岸,境外疫情输入形势仍非常严峻。”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在4月13日发布会上表示,这些边境口岸的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是防控境外疫情输入的第一道防线,但包括绥芬河口岸在内的陆地边境市县的重大疫情防控能力还是不足。

  王斌说,当务之急是加强边境口岸地区的市县级医疗卫生机构防控能力建设,包括海关、边检,包括城市的医疗卫生体系。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派工作组和专家组赶赴当地。

  广东国际人员往来频繁,目前防范境外疫情输入任务艰巨、压力很大。为消除境外输入隐患,广州等地正在加紧社区排查,对排查到的境外来粤人员全部进行核酸检测。4月12日,广东省疫情发布会披露了前述信息。官方预计,未来会继续出现零星病例报告。

  截至4月11日24时,广东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确诊病例183例,其中九成通过口岸检疫、医学观察筛出,其他排查方式还有社区排查、发热门诊排查等。自4月5日起,广东累计排查了疫情高风险国家在粤人员6353人。对所有入境人员,广东省执行统一的疫情防控措施,中外、各国都一视同仁,对歧视性言行零容忍。

  首批两班在美小留学生4月12日包机落地广州和上海,接回近400名小留学生。这次包机行动迅速,从4月6日驻美使馆摸底留学生包机回国意愿到12日包机落地,仅一个星期。但中国在美留学生人数高达40余万,4月底、5月初暑期将至,会有更多留学生提出回国需求,若海外疫情严峻形势仍未扭转,如何保障留学生安全、满足留学生返乡需要,将成为未来一项重任。

本文由支持,发布于今日头条平台,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实时全面深入的疫情报道,请点击下载财新App阅读

更多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相关报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