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確定你真的理解“形而上學”嗎?

形而上學並非貶義,卻被常常錯誤理解

我們在學校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在學習到唯物主義辯證法部分的時候,老師們難免會提到“形而上學”這個詞。然而很多老師的解釋非常簡單,他們就根據課本:“形而上學就是用孤立、靜止、片面的方式思考問題”。在馬克思主義哲學裡面,“形而上學”是一個貶義詞彙,然而課本的解釋只是一個評判,卻不能成為“形而上學”這個詞彙的定義。很顯然沒有哪個學問會覺得自己是片面孤立的,拋開我們先入為主的觀點,脫離馬哲,我們來看看“形而上學”究竟是什麼。

“形而上學”這個詞的英文是“metaphysics”,如果我們根據英文的字面意思翻譯過來,又可以翻譯成

“物理之後”。我們都知道古希臘哲學家研究的領域非常廣,天文地理、心理倫理無不研究,亞里士多德就是一個無不通曉的學者,寫了非常多的著作。但是此時就有一個較為現實的問題出現了,後人在幫他整理出版書物的時候發現,他的書內容含量太廣闊了,究竟怎麼分類呢?我們要知道古代人的詞彙量是有限的,當時並沒有現在大學裡面各個專業的分科,也沒有“心理學”“哲學”“數學”這樣明確的分科,那麼要整理書籍究竟怎麼分類呢?

於是有人將亞里士多德的作品分為兩類,一類“研究有形體的事物”,一類“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至於“研究有形體的事物”,我們都非常熟悉,我們今天叫做《物理學》,即“physics”。至於“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經過人們的考慮,在

“physics”前面加了個前綴,即“物理學之後”“mataphsics”,即“形而上學”。大家通過“物理學之後”這個名詞,可能就清楚了,“形而上學”研究的就是高於物理的,看不見摸不著,類似於精神心理層面的一種學問。這就是“形而上學”最為開始的意思。

你確定你真的理解“形而上學”嗎?

《雅典學院》拉斐爾·桑西

很明顯“形而上學”這個詞也是我們翻譯過來的,我們翻譯的過程可以說也是非常巧妙的。中文是出自我國的《易經》:“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我們所說的“道”就是宇宙天地的大道理、運行的規律。所謂的“器”就是那些能夠感知到的器物、器具。我們不難發現“道”就是研究“高於物理,研究沒有形體的事物”“器”就是研究“有形體的事物”,所以日本哲學家井上哲次郎把這一門學問直接翻譯成“形而上學”,其實本質上就是研究高於物質的精神和大道理。難怪我們以物質為基礎,物質決定意識的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喜歡這種學問,覺得他是片面的。

所以,用一句話概括,“形而上學”其實就是研究生活中的“大道理”,以至於讓人們覺得沒有討論這個問題的必要。“人為什麼活著?”“宇宙的本質是什麼?”“靈魂是不朽的嗎?”我們如今建立在科學體系上面來看,我們固然會覺得這是靜止的、孤立的、片面的、沒有討論必要的。但是科學也是一個不斷更迭的過程,“形而上學”終究屬於“哲學”,“哲學”最終必然促使社會進步,推動科學發展,任何問題的不斷追問都可以上升到“形而上學”的問題。

你確定你真的理解“形而上學”嗎?

道是因,器是果,因果循環

如果有人問你,你學的什麼專業?他進一步就會問你你為什麼學這個專業?這個專業讓你獲得了什麼?這個專業對你心靈的影響?你心靈為什麼會被影響?人類心靈的本性是什麼?

如果有人問你,你喜歡吃什麼?他進一步又會問你為什麼喜歡吃這個?這個東西為什麼好吃?這個東西的本質是什麼?這個東西與宇宙和個人的聯繫?……

任何問題的不斷追問,最終都是不斷抽象化,不斷超越“器”而到達“道”的高度。道是因,器是果,因果循環,兩者之間有著必然的聯繫。老子說過:“大道無形”,其實和“形而上學”意思相近。但是一直討論一個沒有形狀,沒有評判標準的學問,真的有必要嗎?真的能給我們帶來一定的收穫嗎?如今你們覺得“形而上學”這門學問有學習的必要嗎?歡迎大家在參與投票,或在評論區積極留言。

“形而上學”有學習的必要嗎? (單選)
0人
0%
0人
0%
沒有
0人
0%
無所謂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