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槓內填充泡沫就是偷工減料?真相是這樣

曾幾何時,保險槓作為最顯而易見與車輛安全性有關的裝備,被大部分人視為對車輛安全性能最直接的評判標準,然而,在某車型的一次拆解中,人們發現在保險槓前方還有一塊泡沫存在,從此這款車型便被冠以"偷工減料"、"不安全"等負面標籤。但是,難道車企會笨的在這麼顯眼的偷工減料嗎?當然不是的。

保險槓內填充泡沫就是偷工減料?真相是這樣

隨著汽車工業的發展,人們對於汽車安全性的重視逐漸從單純的車輛內部延伸到行人安全,而保險槓前方的泡沫填充也正是為了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護行人安全而存在的,而不是傳聞的車企偷工減料。

保險槓內填充泡沫就是偷工減料?真相是這樣

泡沫的位置位於車體塑膠槓以及內裡連接車身的保險槓之間,主要作用是作為中介材料吸收低速碰撞時撞擊產生的能量,以免物體與車身直接硬碰硬導致高昂的維修價格以及在低速碰撞時吸收部分動能,儘可能地保護行人安全兩個方面,並且,採用泡沫材料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車輛總重量,從而達到降低油耗的效果。

保險槓內填充泡沫就是偷工減料?真相是這樣

然而,仍有部分國人不買賬,認為採用價格更低廉的泡沫而不是採用更硬、更貴的金屬材料就是車企在偷工減料。但實際上在歐盟等汽車技術更發達的地區早已經通過了汽車低速行駛碰撞應對行人優先保護的法律條款。並且由於有些車型的泡沫面積通常比保險槓要更大的緣故,在不完全拆車的時候根本發現不了隱藏在後方的保險槓,這也是誤會產生的主要原因。

保險槓內填充泡沫就是偷工減料?真相是這樣

雖說大多數車企都是為了行人安全著想才安裝的泡沫,但總有某些無良商家"鑽空子"真的用塑料泡沫等材料用來偽裝保險槓,對於這種偷工減料危害安全的行為,我們消費者應該堅決抵制!

通過本期的解答,希望大家能對更多事情理解透徹、理性思考,切勿以訛傳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