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創新“三專”機制 迎接師生重返校園

4月13日是我省中學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級和中職學校開學的日子。

早晨7時許,一輛貼著“校園公交專線”標識的公交車準時抵達海口市第十四中學站點,數十名穿著校服的中學生在司機的指引下有序下車。接下來,他們還要在校門口接受體溫檢測,檢測合格方可進入闊別3個多月的校園。

這一輪開學涉及482所中學的39.7萬名師生和64所中職學校的13.8萬名師生。我省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地各校,根據省委書記劉賜貴、省長沈曉明有關指示精神,以及省委應對疫情工作領導小組提出的11條具體措施,在充分總結和借鑑高三、初三年級開學工作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創新“三專”機制,織密築牢校園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安全網”;進一步科學研判謀劃,幫助學生追補落下的課程。

“三專”助力,確保校園安全

“‘三專’機制指的是派駐教育專員、派駐防疫專員和安排公交專車。”省教育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開學前,各市縣政府就從機關或鄉鎮向所轄各學校派駐了教育專員,負責督查督辦省委省政府、相關部門關於開學工作要求的落實情況,協調聯防聯控單位(部門),幫助學校解決交通工具、派駐醫生、防護物資、環境消殺等具體問題,當好“服務員”“協調員”“監督員”。據統計,全省已有1055名教育專員進駐到各個中學和中職學校,實現了全覆蓋。

在派駐防疫專員方面,省教育廳聯合省衛健委,指導各地為每一所學校確定了一所定點聯繫醫院、選派了至少1名高水平的醫療衛生專業人員,目前已有959名專業防疫人員進駐各校,將利用至少兩週時間指導學校做好校園疫情防控工作;在安排公交專車方面,全省已有10多個市縣通過統籌運力、優化線路,開設了校園公交專線共220條,基本實現了師生上下學的“點對點”運輸。

“每輛公交專線車輛在運營前均會進行清潔消殺,司機要接受體溫檢測並佩戴防護口罩才能上崗,每一位上車的學生也都需通過體溫檢測並全程佩戴口罩。”海口公交集團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集團將梳理各校學生需求,合理設計專線行駛路線和停靠站點,繼續籌備開通新的“校園公交專線”。

“社會各界齊力保障學校開學復課,讓我們家長很放心。”海口市第四中學學生家長邢先生表示,自己也會給孩子準備防護口罩、消毒溼巾等物資,叮囑孩子在上下學路上注意防護,為學校疫情防控工作出一份力。

合理規劃,追補落下課程

疫情期間,儘管各地各校均為學生安排了線上課程,但教學進度還是受到了一定影響。

如何把落下的課程追補上?海南日報記者通過走訪發現,各校一是引導學生對前一階段線上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梳理並在班級交流分享;二是組織對線上學習內容的檢測,瞭解學生專題教學及新課知識預習效果。

海南華僑中學教務處負責人介紹,為做好線上線下教學工作銜接,學校將在本週末組織初一、初二年級開展摸底考試,集中檢測前段時間線上教學的效果,查漏補缺,併科學做好下一步的教學計劃。

省教培院負責人建議,各校應該根據學生梳理交流及回校檢測情況,合理規劃本學期課程安排,從實際出發確定教學進度,按課程標準確定教學要求,“不要盲目搶趕進度,不要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要保證藝術、體育和勞動教育課時不被擠佔。要繼續開展思想政治專題教育和生命健康專題教育,並通過制度建設和課程建設使之常態化,形成我省中小學校教育特色之一。”

他同時提醒,各校應該鞏固線上教學期間信息化應用成果,總結推廣先學後教經驗,倡導學生自主學習,鼓勵教師實施大單元多課型教學,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效率,避免出現因教學時間緊而“滿堂灌”現象。各校還要安排落實好對學習困難學生的輔導,特別是對前一階段無法正常上網參加線上學習的鄉村學生,要採取有效的補救措施,提供幫助支持。

根據安排,省教培院將從本週起派出隊伍到各市縣進行調研,爭取儘快出臺針對非畢業班的中學、中職學校各個年級的教學指導意見。

(海南日報海口4月13日訊)

原標題:海南創新“三專”機制,迎接近54萬名中學和中職學校師生重返校園 織密校園“防疫網” 追補課程出實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