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緣何得民心?

摘要: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緣何得民心? 1月11日星期天,與一眾網友隨市網宣辦有關同志一起,到潁上、阜南兩地參觀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情況。據瞭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近一個月了,網宣辦組織這樣的網友線下活動,我 ...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緣何得民心?


1月11日星期天,與一眾網友隨市網宣辦有關同志一起,到潁上、阜南兩地參觀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情況。據瞭解,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開展近一個月了,網宣辦組織這樣的網友線下活動,我想一個很重要的目的應該是讓更多的人瞭解此項活動,並助推此項活動取得更好的成效。

儘管要犧牲一整天休息時間,但是聽了市文明辦負責同志關於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整體情況介紹後,網友們還是對即將開始的參觀充滿了期待,因為生活在大阜陽這個農業地區的人,沒有不關心“三農”的,何況這群一貫熱心各種社會事務的網蟲們?

人隨車走,一路飛馳到了潁上,我們沿著東方大道來到八里河鎮和黃橋鎮的幾個村居,無論是集鎮周邊,還是自然村落,村村通水泥路的平坦乾淨自不待言,一路看到的各種房屋、院落錯落有致給人親切感,偶爾呈現眼前的鄉間小河塘也清澈如鏡,再也不見曾經印象中的農村那種髒亂差景象了。

如果說眼前一切來自於直觀的印象,那麼,與村民們的直接交流使我們對整治活動有了深刻的心理感受。當被問及環境整治給自己帶來的變化,忙碌的農村大叔大嬸連聲稱讚好好好,時尚的青年男女則直爽的要求整治活動可不能一陣風,偶然遇到的一位義務撿拾垃圾的老人,更是讓網友們大大感動了一把。

如今的農民們,不但已經認識到了居住環境與自身健康的重要關係,還盼望著身邊的基礎設施、村容村貌能儘快得到改善,而且最好能讓村民不花錢或者少花錢。黃橋村部分農民在環境整治活動中就得到了大實惠:為了安全和美觀,政府引導他們建起了外觀統一的漂亮圍牆,而修建圍牆的錢,政府竟然還補貼了一部分,儘管只是補貼小部分,但是農民們的臉上也樂開了花。

不知不覺到中午1點鐘了,儘管熱情高漲,但是大家的肚子已經不爭氣的抗議了起來。在黃橋鎮政府食堂匆匆吃過午飯,一行人立馬趕到了陳橋鎮的三王村。

三王村這個阜陽市有名的美好鄉村建設示範村我早就知道,也早就想看看,但是因為各種原因總是錯失機會,所以這次還是挺感謝網宣辦的。應該說,三王村是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的樣板,他們起步較早,在一片低窪地上搞起了舊村莊改造和新農村建設,村民們連片集中居住,騰下來的土地集約使用,發展生態農業和循環經濟。不到十年的時間,三王村村居建成,設施齊全,村容優美,成為了全省首批美好鄉村示範村,其建設過程中的各種艱辛可想而知,但是在與我們交流的過程中,村幹部們談的更多的是規劃,是展望,是信心,這讓我們也彷彿看到在不遠的將來,三王村村民在綠樹紅蕊鳥語花香的偌大莊園裡,過著更加富裕文明幸福的生活,大家不由得激動起來,議論起來,甚至手舞足蹈起來。

時不我待,在對三王村的嘖嘖稱讚和無限留戀當中,我們隨車奔向了今天參觀的另外一站,阜南縣的兩個鎮村。

因為工作關係,筆者接觸到一些基層幹部。有不少人感慨道,如今農民不好管理了,農村工作難做了,農村幹部難當了。其實,不管在哪個地方開展什麼工作,只要決策符合基層實際,工作中做到相信群眾,深入群眾,發動群眾,很多工作是能夠順利開展的,並取得良好效果的。

比如在龍王鄉,鎮村幹部將整治工作的階段性成果做成了圖板,整治後的新環境新面貌襯托著整治前的髒亂差,對比鮮明,反差強烈,視覺衝擊力相當大。可以想象,在大部分群眾都過上了衣食無憂的小康生活的今天,誰不向往著乾淨整潔的新家園?誰不希望過上健康文明的新生活?

而在地城鎮陶寨村,一路之隔的兩個村莊,一個依託舊村改造,一個建設集中新村,因為規劃科學,設計合理,都能得到群眾歡迎,取得良好的效果。村民們生活在充滿詩情畫意的村子裡,怎能不心情舒暢倍感幸福?

其實,不光農民群眾對農村環境綜合整治非常滿意。我們所到之處,接觸到的鎮村幹部們,也都對這項工作真心認同和歡迎,儘管他們非常的辛苦。據瞭解,這段時間絕大部分基層幹部除了延續以往連軸轉的工作狀態之外,甚至連元旦假期都沒有休息,但是他們普遍沒有怨言,因為他們中大部分人也居住生活在農村,也都想讓自己的家園變美變靚。

李克強總理說過,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此次阜陽在皖北率先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並在很短時間內取得明顯成效,就是市委市政府看到了“人”特別是“農民”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核心地位,而在黨委政府牽頭實施的每一項民生工作中,也只有真正做到尊重農民,理解農民,關心農民,惠及農民,我們的民生工程才能成為群眾拍手稱頌的民心工程。

也許,此次參觀活動不能代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工作的全部,但是據一斑窺全豹,從中也可察覺到農民群眾和基層幹部們對這項工作的態度。“金盃銀盃不如群眾的口碑”,希望阜陽有更多這樣“民心”工程出現。

農村環境綜合整治緣何得民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