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女帝王,兒子孫子幾乎都被她殺光!

武則天在位13年,從參政算起前後達40餘年。她作為一代女帝其功過是非,自然是人們議論的焦點,爭論主要集中在以下幾點:武則天廢唐改周,自尊女帝,有些人認為是因為她的魄力與才能當時的情況是:高宗無能,中宗昏庸,睿宗愚弱,武則天以其傑出才能,掌管著兵馬大權,治國安邦,沒有她,唐王朝是難以為繼的。

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女帝王,兒子孫子幾乎都被她殺光!

武則天畫像


武則天稱帝則順應歷史潮流,武則天一直心向唐室。武則天侄子武三思、武承嗣多次想當太子,都被她嚴詞拒絕,她始終堅持立李唐宗室為太子,因而也就談不上野心。也有人認為,武則天稱帝,只是她個人野心與權欲的膨脹。

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女帝王,兒子孫子幾乎都被她殺光!


實際上,她從來沒有交實權給她的兒子,怎知他們昏庸、愚弱?她從進入宮廷起,就使用極殘忍的手段開展奪權鬥爭,怎能說她沒有政治野心?她殺皇后,殺妃子,殺兒子,殺女兒,殺孫兒孫女、殺宮室,殺舊臣,李唐的宗室後代幾乎被斬盡殺絕,然後,她才踏上他們屍骨壘起的寶座怎說她是心向唐室?

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女帝王,兒子孫子幾乎都被她殺光!


事實上,武氏集團只是她權力天平上的一個砝碼,她既不為“武”、也不為“李”,她是個極端個人主義者,為的只是自己。宮闈鬥爭,乃至於統治集團內部爭奪最高權力的鬥爭,歷朝都有,只不過武后以她特有的機敏,開展得更為殘忍了。

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女帝王,兒子孫子幾乎都被她殺光!

武則天墓


這種鬥爭,並不包括改革與反改革的內容,因而也沒有絲毫的進步意義。有人認為,武則天的確在“唯才是舉”上做過貢獻。她制定了一系列的制度,如”自舉”“武舉”“試官”等舉措,使攬才之門大開,只要有真才能、能實幹,可委以重任,如姚元崇、仁杰、裴行儉、徐有功、李昭德等。正是有這一批文臣武將,唐王朝才得以繼承和發展。

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女帝王,兒子孫子幾乎都被她殺光!


也有人認為,武則天任人唯親,如武氏一族,並無真有才幹之人,皆因血緣關係被封爵升官,而且,武則天為剷除異己,任用了許多酷吏,如來俊臣、萬國政、索元禮、周興,並多次予以升遷。相反的,先朝名臣名將,偶有猜忌,即驅殺殆盡,這不是什麼“任人唯賢”,而是“任人唯親,為我所用,順之則存,逆之則亡”。

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女帝王,兒子孫子幾乎都被她殺光!

武則天無字碑


即如姚元崇、狄仁傑等人之所以能夠保全,也只因為在主要方面能順其所欲、為其所用罷了。有人認為,武則天獎勵農桑,興修水利,減輕徭役,使經濟不斷髮展。武則天執政前的貞觀末年全國人口有380萬戶,而她死時,已達到615萬戶,沒有安定的環境和經濟的發展,是不可能做到這一點的。有人則認為,儘管武則天頒佈過重視農業的詔令,而實際上沒有付諸實施。

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女帝王,兒子孫子幾乎都被她殺光!


高宗在世時,一方面是貞觀之治的良好的發展勢頭,另一方面是她的行為還受到宮室元老社會輿論的制約,社會經濟尚能向前發展;而一旦稱帝即位之後,她把大量的精力用於誅殺異己,從事迷信,極盡享受,實則是激化了社會矛盾,延緩了經濟發展,在她當政時期,曾失掉了“安西四鎮”,危害了國家一。

中國歷史上爭議極大的一位女帝王,兒子孫子幾乎都被她殺光!


唐初經濟發展呈馬鞍形,前有“貞觀之治”,後有”開元盛世”,武則天執政時明,正處於最低點,哪裡說得上社會發展?孰是孰非,還沒有一致的結論。也許,正因為如此,她才下定決心,立下那不著一詞而又耐人尋味的“無字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