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春之麗,山花爛漫,杜鵑聲裡杜鵑花


”山石榴,一名山躑躅,一名杜鵑花。

杜鵑啼時花撲撲。

九江三月杜鵑來,一聲催得一枝開。

江城上佐閒無事,山下斫得廳前栽。

爛熳一欄十八樹,根株有數花無數。

千房萬葉一時新,嫩紫殷紅鮮麴塵。“唐朝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晚春之麗,山花爛漫,杜鵑聲裡杜鵑花


晚春季節,往往會錯過桃李花開。這些2月春花的花期,多在10天左右。如果遇著風雨,阻攔行程,那麼一連最美的絢爛就和你無緣。比如今年武漢的櫻花,絕大多數的人都會錯過,晚春季節,只能雲賞,那簌簌的花雨,隔著手機電腦屏幕,總不會讓人盡興。

此時山青水秀,被憋久了的人們,還是義無反顧的去擁抱大自然,與無預約的花期中,會在山林遭遇另一種驚豔。那就是杜鵑滿山。

這裡已經說明了杜鵑最適合山野生長。也常常為都市的人所忽略。但是現在許多的園林中都引中了杜鵑,成為晚春之麗,但是看杜鵑花,卻非在山中不可,因為那是一種視覺的饕餮。


晚春之麗,山花爛漫,杜鵑聲裡杜鵑花


杜鵑花最適合生長的地方,是海拔500~2500米的山區,而且喜歡山的陰面,就是陽光直射少,溫暖而溼潤的地方。所以說當你在山中旅行攀爬的時候,山窮水盡疑無路,會遭遇絢爛的杜鵑,或在山陰或在山谷,或在你已經疲憊的路邊,以其明豔,振奮著你的精神。你會覺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為的是有如此絢爛的仙境安撫你。它或者是一叢,照亮你的眼,又或者當你轉入另一處山道,你看見了成片的花海。

如果沒有杜鵑花,那崇山峻嶺跋山涉水,將是多麼的枯燥。

這就是杜鵑花的美妙,越是山氣蓊鬱之地,越是人跡難至之處,越會有杜鵑花開,你直覺這就是有靈性的花朵,為什麼它要選在山清水秀的地方,選在天地鍾靈的山腰谷地?

和杜鵑花同時繁盛的,還有杜鵑鳥。這種鳥啼聲密集,在很多地方已經預示著春天的花事已了,但唯其是在山中,有杜鵑花的地方,杜鵑鳥環繞來去,它們的嘴上有一塊血紅色的斑點,彷彿是為了這些杜鵑花的繁茂而流出的鮮血。這倒是一個奇特的自然的景觀,就不能不讓人聯想或者附會。

傳說杜鵑鳥,是上古的望帝所化,他將王位傳給了自己的大臣,就隱居在四川的山中,他是希望比自己有能力的人讓國家更加的安定富庶。但是不久之後一個消息傳來,他的國家被武力征服而滅亡。傷心的望帝,有太多的悔恨和不甘,那曾是他的國家,他的人民啊,於是他在三中日夜啼哭,死了之後化作了杜鵑鳥,年復一年地飛來飛去,四處提醒老百姓播谷種糧,到了晚上飛回來的時候,才會想到國家已經沒有了,他嘴角的血滴在了地上,開出了紅豔豔的杜鵑花。從此杜鵑花和杜鵑鳥連為一體,是思念家國的象徵。

想一想,也覺得這麼的有道理。一種有靈性的花,配上一種有靈性的鳥,杜鵑花裡杜鵑啼,杜鵑聲裡杜鵑花。


晚春之麗,山花爛漫,杜鵑聲裡杜鵑花


唐朝的白居易是個老實人,老實到什麼程度呢?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和自己的愛人和朋友在一起。說實話,我個人認為他是一個最沒有官癮的人,考進士是因為家族貧困,他又不是地主,爺爺奶奶走得早,爹也死得早,留下了一群弟弟妹妹。我個人不認為他是一個有魄力的人,但是他是一個非常重感情而且誠懇做事的人。所以他最大的心願,其實放在當時是非常蠢的,娶初戀湘雲,和元稹不分開,反正他也習慣了小錢小官。

但問題是30多歲,他也沒有娶上她的初戀湘靈,朝夕相處的同事和好友元稹也被調走了。白居易面對的是一座長安空城。但是皇帝欣賞他的老實,讓他在京城裡做著不大不小的官。但是鬱悶之極的白居易終於做了不老實的事,他豁出去大談時政,畫風忽變,讓一向喜歡他的皇帝也忍無可忍,一路之下把他貶到了九江,當一個刺史,也就是現在的一個地方小官。

結果,他興奮之極,終於找對了頻道,湘靈已經成為過去式,因為他現在已經40多歲了,等了二十幾年,湘靈也嫁人了,初戀的夢破滅了,但是他抓住了唯一的情感的稻草。他的好友元稹正流放在荊州莽荒之地做小官。白居易找到了共同語言。每到一個地方就給元稹寄信寫詩。


晚春之麗,山花爛漫,杜鵑聲裡杜鵑花


他這一到九江看見了滿山的紅杜鵑,就趕緊彙報給元稹。告訴元稹,這種杜鵑花名叫山踟躕,又叫山石榴。他把山上的杜鵑花,一氣挖了十八棵,連花帶葉的移種到官衙裡來。

這種花真的好看。

“花中此物是西施,芙蓉芍藥皆嫫母。

奇芳絕豔別者誰,通州遷客元拾遺。”唐朝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這個花真是好看,和杜鵑花比起來,芙蓉芍藥都已經醜得不成樣子了。這個花就像你,有著特殊的根性和才華。做朋友誇朋友到這種地步,白居易是有感情的,因為元稹正在通州患瘧疾,白居易痛心疾首,只好一遍遍寫詩寫信,去安慰。誇獎是肉麻了一點,但是對於有感情的人,這是最好的安慰。

因為杜鵑花是山花,有著特殊的生命力。白居易也希望元稹,能夠像這滿山的杜鵑花一樣,不為疾病所擊倒。他甚至寫到你所在的地方,一定是杜鵑花開滿了山道。

在友情之外,白居易寫到了杜鵑花的爛漫,“杜鵑啼時花撲撲”,這一種造眼驚人的生動感,讓整個畫面都鮮活起來,杜鵑花和杜鵑鳥特別的有靈性。

”當時叢畔唯思我,今日欄前只憶君。

憶君不見坐銷落,日西風起紅紛紛。“唐朝白居易《山石榴,寄元九》

​這讓在通州受苦的元稹頗為感動安慰。白居易是真摯到肺腑的朋友,他記得元稹說過曾在杜鵑花下想他,他用這種方式,回應知己,你不在的時候,我種下滿庭的杜鵑花。如同一隻杜鵑鳥,圍著花開花落。


晚春之麗,山花爛漫,杜鵑聲裡杜鵑花


白居易重感情,有的時候我覺得他的仕途,真的是一種意外。或者這種是因為他的真摯和善良積累成的人望,所以唐朝風雲詭異的朝廷,他的好友元稹,53歲的時候死在了武昌任上,一生抱負未全開,而只重感情的白居易卻在晚年官途青雲直上,官至刑部尚書,活了七十三歲,平安終老。這是封建官員難得的最好的結局。

但是白居易並不為意。他一生愛著的兩個人,一個是他的初戀,一個是他的摯友,都先他而去,他至死都沒有忘記,其餘都是浮雲。

他的一生被人推許,不在他的位高官重,在與他杜鵑鳥杜鵑花一樣的深情,無論對戀人還是對朋友。


晚春之麗,山花爛漫,杜鵑聲裡杜鵑花


初衣勝雪為你解讀詩詞中的愛和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