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囧媽》不囧

熬夜刷了兩遍《囧媽》,明顯感覺這不是一部好笑的賀歲片,不屬於看完笑笑轉身就忘的那種,相反這片子適合細細體會,慢慢品味。電影中處處探討母子關係、夫妻關係的話題,好沉重,跟當下新冠狀病毒引發的肺炎疫情一樣,牽動著我們普通大眾的心。

一段通往俄羅斯的旅途,寒冷天氣中,一對中國母子沒完沒了的爭吵。

到了俄羅斯,在一片有熊出沒的覆蓋著皚皚白雪的森林,生無可戀的黃梅瑩背對徐崢說的那段話:小時候你只看到他是你父親,但是你永遠看不到他是我的丈夫。

可能對一個成年男人來說,父親和丈夫這兩個社會角色,不大會完美統一,每個男人交出的不會都是100分。慈父,和一個酒鬼,兼有暴力傾向的丈夫,是完全有可能在同一個男人身上存續的。

那麼,母子關係又怎麼才算健康呢?

片中的這對母子,三句話說不好就會大動干戈,兩人必須在10米之外,才能不發生矛盾。這種情況在現實生活中是真的有可能發生的,皆因我們跟父母生長在不同的年代,受過不同的教育,也可能形成了迥異的價值觀和人生觀。記得這季《奇葩說》中,有個辯論題目,跟父母之間溝通,要不要battle?徐伊萬跟老孃就一直battle了大半輩子(片中足足有一個半小時),最後才和解。

大概沒有一種社會關係是容易維持的。有沒有人有這樣的經歷?那種跟親人之間的鬥爭,每次都分不出對錯,每次都說服不了對方,卻感覺精力被耗盡,自己剩下一堆累覺不愛的的殘殼。

《囧媽》講了一個相對比較完整的故事,從徐伊萬跟老媽一段劍拔弩張的母子關係開始,展現一箇中年男人的壓抑、煎熬和崩潰,最後因一場意外的莫斯科之旅,跟各種關係和解。從異國他鄉的旅途開始,綠皮火車上的種種奇遇、刺激和驚悚的場面,可能讓我們哭著笑,笑著哭。但最終,徐伊萬通過這次旅行,深刻地認識母親,瞭解母親半生的辛酸、卑微,母親和父親並不幸福的婚姻生活,最後跟母親和解的經歷。這趟旅途彌足珍貴。母子之間的和解、相互寬恕和原諒,這些事情是對一箇中年男人莫大的安慰。

不得不說,電影中有些細節和構圖,看著還是挺美的。比如,茫茫俄羅斯的雪景、一些俯拍和航拍鏡頭。莫斯科紅場的演出現場,當舞臺上的幕布拉到四分之三,剛好遮住演員的臉,但女演員們仍舊在臺上賣力地唱響《紅莓花兒開》時,場面就很美。我覺得這些編劇和導演是下了功夫的,為實現片中的徐母不那麼容易地在莫斯科紅場唱歌的願望,編得挺好,甚至為了趕時間,連氫氣球都用上了。

最後,我被歌手毛不易催淚了。

片尾曲真的很襯《囧媽》的主題,原曲是俄羅斯人寫的,適合配上茫茫俄羅斯的畫面聽,但毛不易這種很有辨識度的低音,一定程度上延伸了歌詞和曲子的內涵。

去年小河邊,紅莓花兒開

我與一位少年,漫步樹林外

可是,我倆終究要分開

滿懷的離別話兒無法講出來

去年此時此地,黃昏天邊外

我與少年初見,雲影共徘徊

一叢紅莓花兒悠然獨自開

青春的時光啊,一切誠可待。

……

當我聽著這段歌詞默默流淚時,證明我可能已經老了,像片中的徐母在電影結尾的時候,拿下假髮,梳整齊頭上殘留的那一點點稀疏的白髮,平靜地睡去一樣。我們什麼時候對自己敞開內心,接納自己的醜陋和種種不堪時,說明我們真的老了。

今夜,我為武漢祈福,同時,在作為一個成年男子扮演的各種並不容易的社會關係裡,苟且地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