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肉牧原股份倒下,維生素新和成崛起,談談這變化背後的邏輯?

本週五,大盤跌破2900,市場一片慘淡,其中豬肉概念股跌幅居前,而維生素概念則成為市場中為數不多的亮點,今天就來談談這兩者的關係以及後市的走勢如何?

豬肉牧原股份倒下,維生素新和成崛起,談談這變化背後的邏輯?

本週五豬肉概念倒下了

首先,對於豬肉概念來說,2019年可謂是春風得意的一年,從龍頭牧原股份,到溫氏股份、新希望、正邦科技、天邦股份等,大部分的豬肉概念股今年以來都翻了好幾番,更別說還帶動了雞肉概念的益生股份、民和股份、聖龍發展等一批養殖概念股,可謂是市場上的大贏家。

要判斷豬肉概念接下來的走勢,不妨先回顧一下豬肉概念的整個炒作歷程:2018年本來豬肉處於下行週期,加上環保趨嚴,很多小養豬場被關閉,造成生豬出欄量大增,豬肉價格持續下滑,養豬企業大部分都是處於虧損狀態。到了2018年底,非洲豬瘟爆發,對養豬企業來說更是雪上加霜,所以剛開始爆發豬瘟的時候,大部分豬肉股都是下跌甚至是跌停的。但是市場邏輯很快發生了變化,豬瘟的爆發加上眾多小養殖場退出,意味著接下來市場將會缺少生豬,所以很多聰明的資金開始進入豬肉概念股。2019年,豬肉的價格走勢印證了當初的炒作邏輯是正確的,生豬出欄量大幅下跌使得豬肉價格創了近幾年的新高,甚至是演變成了關係國計民生的大問題。

豬肉牧原股份倒下,維生素新和成崛起,談談這變化背後的邏輯?

牧原股份一年來的走勢

進入10月份以後,豬肉價格迎來了頂峰,而豬肉概念股的炒作也達到了高潮,以牧原股份為例,從九月底的63到103,僅僅用時不到1個月,漲幅近70﹪。本週五,豬肉概念股大跌,一是豬肉價格開始出現回落,二是中國開始從美國進口豬肉,再加上大盤走勢搖搖欲墜,所以造成了週五的市場大跌。當然還有一個更為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今年以後,豬肉股漲幅已經非常巨大,而巨大的獲利資金恰恰是最大的風險。至於豬肉股未來的走勢,可能風險大於機會,至少短期炒作可能會告一段落。未來,炒作豬肉概念的唯一機會就是從邏輯炒作變成業績兌現炒作,那就是接下來幾個季度的業績變化,但是這種炒作可能更多是博反彈而很難再指望股價繼續上行。

豬肉牧原股份倒下,維生素新和成崛起,談談這變化背後的邏輯?

資金大舉進入維生素概念

談完了豬肉概念股,接下來就談談與豬肉概念股息息相關的維生素概念。最近幾天,特別是最近兩天維生素概念開始崛起,以新和成、浙江醫藥、億帆醫藥、金達威、安迪蘇為代表的企業股價都表現不俗,有明顯的資金介入。從邏輯上講,炒作維生素概念是成立的。因為2020年,無論從養殖企業追求利潤還是國家保障人民需求的角度來講,都必將大力發展養殖業,相應的飼料維生素的需求肯定會比現在增加。從消息面上講,11月13日下午爆出贏創比利時蛋氨酸工廠裝置事故,該工廠產能佔全球15%-20%。而11月14日新和成又爆出維生素E報價提升至52元∕公斤。

豬肉牧原股份倒下,維生素新和成崛起,談談這變化背後的邏輯?

新和成近期走勢

對於維生素的炒作,無論是從邏輯上,還是從消息面上,以及最直觀的資金面上看,應該都是一個可以持續關注方向,有合適的回調時機建議大家可以介入。至於炒作的個股,個人認為還是應該選擇質地最優,資金介入最深的龍頭個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