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醛的介紹,後面會做一篇除甲醛的介紹

甲醛,化學式HCHO或CH₂O,分子量30.03,又稱蟻醛。無色,對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氣體相對密度1.067(空氣=1),液體密度0.815g/cm³(-20℃)。熔點-92℃,沸點-19.5℃。易溶於水和乙醇。水溶液的濃度最高可達55%,通常是40%,稱做甲醛水,俗稱福爾馬林(formalin),是有刺激氣味的無色液體。

工業甲醛溶液一般含37%甲醛和15%甲醇,作阻聚劑,沸點101℃。

2017年10月27日,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公佈的致癌物清單中,將甲醛放在一類致癌物列表中。

應用領域:

化學工業

用於生產聚甲醛(POM) [3] 。一般,甲醛溶液(55%)需經濃縮至75%以上,進行第一步聚合反應,生成三聚甲醛,然後以三聚甲醛為反應單體,加入適量二氧五環作為共聚單體,進行第二步聚合反應,得到長鏈聚甲醛,最終通過加入終止劑(羧酸等),通過封閉鏈端結束反應。經過精加工最終得到聚甲醛塑料顆粒。

聚甲醛又稱“賽鋼”,因其性能優良,在工業機械、汽車製造、電子電器等諸多工業領域都有著廣泛應用。隨著技術發展,POM的性能仍在進一步提高,美國杜邦、日本寶理、中國藍星集團、神華集團、雲天化集團都在該領域積極投入研究,整個POM產業在未來會有很大發展空間。

木材工業

用於生產脲醛樹脂及酚醛樹脂.由甲醛與尿素按一定摩爾比混合進行反應生成脲醛樹脂。由甲醛與苯酚按一定摩爾比混合進行反應生成酚醛樹脂。甲醛在木材加工業中不可替代的位置正在被MDI膠取代。

紡織產業

服裝的面料生產,為了達到防皺、防縮、阻燃等作用,或為了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或為了改善手感,就需 在助劑中添加甲醛。用甲醛印染助劑比較多的是純棉紡織品,因為純棉紡織品容易起皺,使用含甲醛的助劑能提高棉布的硬挺度。含有甲醛的紡織品,在人們穿著和使用過程中,會逐漸釋放出遊離甲醛,通過人體呼吸道及皮膚接觸引發呼吸道炎症和皮膚炎症,還會對眼睛產生刺激。甲醛能引發過敏,還可誘發癌症。廠家使用含甲醛的染色助劑,特別是一些生產廠家為降低成本,使用甲醛含量極高的廉價助劑,對人體十分有害。

防腐溶液

35%~40%的甲醛水溶液俗稱福爾馬林,具有防腐殺菌性能,可用來浸製生物標本,給種子消毒等但是由於使蛋白質變性的原因易使標本變脆。

甲醛具有防腐殺菌性能的原因主要是甲醛能跟生物體(包括細菌)蛋白質上的氨基發生反應。

相關限制:

紡織印染助劑對甲醛的限制

禁止使用使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紡織品的甲醛量超過30ppm和使所有其它紡織品的甲醛量超過300ppm的紡織助劑,如含超標甲醛量的羊毛保護劑、固色劑、交聯劑、粘合劑等。

限制紡織染料中游離的和部分能水解產生的甲醛量,保證在織物上游離的和部分能水解產生的甲醛量對直接與皮膚接觸的紡織品來說不能超過30ppm,而對所有其它紡織品來說不能超過300ppm。

在紡織品中禁止使用重金屬鹽(除鐵之外)或甲醛作為去色劑或褪色劑。

人體危害:

有關資料表明:室內空氣汙染比室外高5~10倍,汙染物多達500多種。室內空氣汙染已成為多種疾病的誘因,而甲醛則是造成室內空氣汙染的一個主要方面。

甲醛對健康危害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a、刺激作用: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現為對皮膚黏膜的刺激作用,甲醛是原漿毒物質,能與蛋白質結合、高濃度吸入時出現呼吸道嚴重的刺激和水腫、眼刺激、頭痛。

b、致敏作用:皮膚直接接觸甲醛可引起過敏性皮炎、色斑、壞死,吸入高濃度甲醛時可誘發支氣管哮喘。

c、致突變作用:高濃度甲醛還是一種基因毒性物質。實驗動物在實驗室高濃度吸入的情況下,可引起鼻咽腫瘤。

d、突出表現:頭痛、頭暈、乏力、噁心、嘔吐、胸悶、眼痛、嗓子痛、胃納差、心悸、失眠、體重減輕、記憶力減退以及植物神經紊亂等。孕婦長期吸入可能導致胎兒畸形,甚至死亡;男子長期吸入可導致男子精子畸形、死亡等。

危險特性:

其蒸氣與空氣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若遇高熱,容器內壓增大,有開裂和爆炸的危險。

燃燒(分解)產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相對濃度危險度

當甲醛濃度在每立方米空氣中達到0.06-0.07mg/m³時,兒童就會發生輕微氣喘;

當室內空氣中甲醛達到0.1mg/m³時,就有異味和不適感;

甲醛達到0.5mg/m³時,可刺激眼睛,引起流淚;

甲醛達到0.6mg/m³,可引起咽喉不適或疼痛。濃度更高時,可引起噁心嘔吐,咳嗽胸悶,氣喘甚至肺水腫;

甲醛達到30mg/m³時,會立即致人死亡。

生活中對人體造成傷害的甲醛,可以說無處不在。涉及的物品包括傢俱、木地板;童裝、免燙襯衫;快餐面、米粉;水泡魷魚 、海參、牛百葉、蝦仁;甚至小汽車。不難看出,衣、食、住、行——我們生活最重要的四件事,甲醛竟然全部染指了,無處不在的甲醛讓人憂心忡忡。紡織物中的甲醛

紡織物中的甲醛

甲醛在纖維製品中,主要用於染色助劑以及提高防皺、防縮效果的樹脂整理劑。甲醛可以使紡織物的色澤鮮豔亮麗,保持印花、染色的耐久性,又能使棉織物防皺、防縮、阻燃。因此,甲醛被廣泛應用於紡織工業中。用甲醛印染助劑比較多的是純棉紡織品,市售的“純棉防皺”服裝或免燙襯衫,大都使用了含甲醛的助劑,穿著時可能釋放出甲醛。童裝中的甲醛主要來自保持童裝顏色的鮮豔美觀的染料和助劑產品,以及服裝印花中所使用的粘合劑。因此,濃豔和印花的服裝一般甲醛含量偏高,而素色服裝和無印花圖案童裝甲醛含量則較低。這些含有甲醛的服裝在貯存、穿著過程中都會釋放出甲醛,特別是兒童服裝和內衣釋放的甲醛所產生的危害性最大。

食品中的甲醛

甲醛為國家明文規定的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添加劑,在食品中不得檢出,但不少食品中都不同程度檢出了甲醛的存在。⑴存在於水發食品中。由於甲醛可以保持水發食品表面色澤光亮,可以增加韌性和脆感,改善口感,還可以防腐,如果用它來浸泡海產品,可以固定海鮮形態,保持魚類色澤。因此,甲醛已經被不法商販廣泛用於泡發各種水產品中。市場上已經檢出甲醛的水發食品主要有:鴨掌、牛百葉、蝦仁、海參、魚肚、鯧魚、章魚、墨魚、帶魚、魷魚頭、蹄筋、海蟄、田螺肉、墨魚仔等,其中蝦仁、海參和魷魚中的甲醛含量較高。⑵存在於麵食、蘑菇或豆製品中。甲醛可以增白,改變色澤,故甲醛常被不法商販用來燻蒸或直接加入到麵食、蘑菇或豆製品中,不法商販用“吊白塊”燻蒸有關食品增白時,也可以在食品中殘留甲醛。已經檢出甲醛的有關食品有:香菇、花菇、米粉、粉絲、腐竹等。

室內空氣中的甲醛

室內空氣中甲醛已經成為影響人類身體健康的主要汙染物。

室內甲醛超標

特別是冬天的空氣中甲醛對人體的危害最大。我國家庭空氣中的甲醛來源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⑴用作室內裝飾的膠合板、細木工板、中密度纖維板和刨花板等人造板材。生產人造板使用的膠粘劑以甲醛為主要成分,板材中殘留的和未參與反應的甲醛會逐漸向周圍環境釋放,是形成室內空氣中甲醛的主體。⑵用人造板製造的傢俱。一些廠家為了追求利潤,使用不合格的板材,或者在粘接貼面材料時使用劣質膠水,板材與膠水中的甲醛嚴重超標。⑶含有甲醛成分並有可能向外界散發的其他各類裝飾材料,如貼牆布、貼牆紙、化纖地毯、油漆和塗料等。

室內空氣中甲醛濃度的大小與以下四個因素有關:室內溫度、室內相對溼度、室內材料的裝載度(即每立方米室內空間的甲醛散發材料表面積)、室內空氣流通量。在高溫、高溼、負壓和高負載條件下會加劇甲醛散發的力度。通常情況下甲醛的釋放期可達3~10年之久。

其他方面

甲醛還來自生活的其它方面。

1;甲醛可來自化妝品、清潔劑、殺蟲劑、消毒劑、防腐劑、印刷油墨、紙張等。

2;泡沫板條作房屋防熱、禦寒與絕緣材料時,在光與熱的作用下,泡沫老化、變質產生合成物而釋放甲醛。

3;烴類經光化合作用能生成甲醛氣體,有機物經生化反應也能生成甲醛,在燃燒廢氣中也含有大量的甲醛,如每燃燒1000L汽油可生成7kg甲醛氣體,甚至點燃一支香菸也有0.17mg甲醛氣體生成。

4;甲醛還來自於車椅座套、坐墊和車頂內襯等車內裝飾裝修材料,以新車甲醛釋放量最突出。

5;甲醛也來自室外空氣的汙染,如工業廢氣、汽車尾氣、光化學煙霧等在一定程度上均可排放或產生一定量的甲醛。

檢測方法

1.甲醛汙染問題主要集中於居室、紡織品和食品中。居室裝飾材料和傢俱中的膠合板、纖維板、刨花板等人

甲醛的介紹,後面會做一篇除甲醛的介紹

造板材中含有大量以甲醛為主的脲醛樹脂,各類油漆、塗料中都含有甲醛。

2.紡織品在生產加工過程中使用含甲醛的N-羥甲基化合物作為樹脂整理劑,以增加織物的彈性,改善折皺性,還使用含甲醛的陽離子樹脂以提高染色牢度。

3.造成紡織品中甲醛殘留問題.另外,因經濟利益驅使,一些不法分子以甲醛為食品添加劑,如水發食品加甲醛以凝固蛋白防腐、改善外觀、增加 口感,酒類飲料中加入甲醛防止渾濁、增加透明度,這些都會造成食品的嚴重汙染,損害人體健康。《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衛生法》中已明文規定禁止甲醛作為食品添加劑。由此可見,甲醛汙染問題已普及到生活中的每一個角落,嚴重威脅人體健康,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甲醛含量已成為當今居室、紡織品、食品中汙染監測的一項重要安全指標。因此研究一種市民可以在自己家中獨立完成的,簡便、靈敏、快速、直觀、準確、經濟的甲醛檢測方法將會有很大的市場前景。

國內外居室、紡織品、食品中甲醛檢測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電化學檢測法、氣相色譜法、液相色譜法、傳感器法等。

分光光度法

分光光度法是基於不同分子結構的物質對電磁輻射的選擇性吸收而建立的一種定性、定量分析方法,是居室、紡織品、食品中甲醛檢測最常規的一種方法。涉及到的有乙酰丙酮法、酚試劑法、AHMT法、品紅一亞硫酸、變色酸法、間苯三酚法、催化光度法等,每種檢測方法所偏重的應用領域不同,並各有其優點和一定的侷限性。

去除方法:

通風法

通過室內空氣的流通,可以降低室內空氣中有害物質的含量,從而減少此類物質對人體的危害。冬天,人們常常緊閉門窗,室內外空氣不能流通,不僅室內空氣中甲醛的含量會增加,氡氣也會不斷積累,甚至達到很高的濃度。

優點:效果好,無成本。

缺點:時間長,一般要三年以上甲醛才可以去除。

除味法

甲醛除味劑,對甲醛、苯及氨氣有害汙染物的捕捉和分解,殺滅病菌、及蟎蟲有害微生物,淨化空氣,消除異味 [6] 。

治理誤區:

1、用水、醋、紅茶泡水來去除甲醛

紫水晶網上很多人介紹說,由於甲醛溶於水,可以在家裡多放幾個水盆用來吸收甲醛,或者用醋或紅茶泡水等方法。甲醛易溶於水、醇和醚這是事實。空氣中的遊離甲醛運動過程中遇到水後會溶入其中,這與活性炭的吸附原理類似。一盆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只有水盆的大小,而1克活性炭內部孔隙的比表面積可以達到一個足球場那麼大。即使在房間內放一百盆水,其實吸附效果不會比一小包活性炭強多少。因此利用水、紅茶、醋等方法來吸附甲醛,顯然是不現實的。甲醛的釋放與室內的溫度和溼度密切相關,空氣中溫度增加,甲醛的釋放量會大大增加。實驗結果表明,空氣中相對溼度增加10%,室內甲醛釋放量會增加5%左右。

2、用植物淨化空氣

在這一過程之中植物本身也會受到傷害,很多植物在甲醛濃度高的環境下也會受傷,嚴重的甚至死亡。其中紅花酢漿草尤其敏感,只要把它扔在甲醛濃度為0.1毫克/立方米的環境中,放上3個小時,就會有95%的葉片受傷(按面積比計算)。並且,當甲醛濃度增加時,受傷的速度就更快了。它們只能甲醛濃度為0.4毫克/立方米的環境中堅持3個小時,然後,整個葉片變為黃褐色且失水萎蔫,成了枯草。

3、用橘子、菠蘿等水果吸附甲醛

這是過去很多人喜歡用的一個方法,可以說是一個民間土方法。很多民間土方法是長期以來生活經驗的總結,是經過時間與實踐檢測的真理。但這個方法卻是一個完全荒謬的做法。中央電視臺財經頻道《是真的嗎》欄目曾經播出一期節目,柚子皮,菠蘿去除甲醛,是真的嗎。節目中特意做了實驗,實驗結果表明,在相同的密封倉中,放置柚子皮的實驗倉甲醛含量是空白倉的十倍。因為放入柚子皮後,實驗倉的溫度增大,甲醛釋放量大大增加。柚子皮、菠蘿等不但無法去除甲醛,還會使室內的甲醛含量增加。過去很多人之所以覺得使用柚子皮,菠蘿後,室內的裝修味道小了,那是因為水果的味道把甲醛的味道掩蓋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