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語蹩腳便連口語帶比劃 眼罩起霧便扶牆前行 他們這樣守護上海防疫“閉環”

內防擴散,外防輸入,隨著境外“新冠”確診數的不斷增加,上海對境外來滬人員實施轉送、觀察無縫銜接閉環管理。而閉環嚴絲合縫的背後卻有著無數公衛醫師、家庭醫生、社區工作者的付出。日前,記者在長寧區看到了閉環的運作過程,而這也是上海所有區的縮影。

機場:

社區醫生“一對一”做好精準防控

一個晚上,究竟會有多少班機?未知。

有多少人員需要轉運?未知。

幾點要出發?未知。

幾點能結束?未知。

值班第一天晚上,長寧區公共衛生醫師衛小華從晚上8點開始就在集中觀察點、社區居民家、社區衛生中心奔波了一整夜。防護服剛脫下,衛小華想在椅子上靠一會兒喘口氣,手機又響了,轉送處置完最後一位隔離對象,已是第二天早上8點。

外語蹩腳便連口語帶比劃 眼罩起霧便扶牆前行 他們這樣守護上海防疫“閉環”


隨著境外疫情形式變化,境外人員返滬情況成為防疫工作的關注重點。公共衛生醫務人員還與家庭醫生工作室的成員共同承擔起機場轉運流調任務。

外語蹩腳便連口語帶比劃 眼罩起霧便扶牆前行 他們這樣守護上海防疫“閉環”


每天都有來自各個國家地區的航班、車次抵達,凌晨,中心的工作郵箱會收到當天需要排查流調的名單。清晨6:00,公共衛生科的醫師周琳和嚴瑋麗已經坐在電腦前,屏幕上長長的流調名單是所有中心管轄區域中需要排查流調人員的信息,為了方便流調人員的工作,她們兩人將這些地址信息逐一分類,“一條信息對一個家庭工作室”,準確無誤地劃分至7個家醫工作室。再由趙玉華醫師進行分類打印、標清國籍,八點準時將流調錶格發派至每個家醫工作室的流調人員手中,使大家可以迅速投入到當天的防控工作中。

外語蹩腳便連口語帶比劃 眼罩起霧便扶牆前行 他們這樣守護上海防疫“閉環”


疫情防控人員時常要面臨語言不通造成的交流阻礙等困難,這使得流調工作更加馬虎不得,稍不注意,就可能會造成信息不對等。為此,公共衛生科的公衛醫師與新涇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7個家醫工作室形成“一對一”質控管理模式,及時指導核查管控。一方面是督促流調人員做好自身防護工作,絕對不能麻痺大意,一方面質控人員信息排摸情況,做到流程清楚不遺漏,特別是對於涉外疫情防控和入境人員的健康管理,要更加細緻。家庭醫生劉姬和張怡平就遇到了一位只能說日語,完全聽不懂中文、英文的日本返滬人員,經過翻譯軟件、圖文結合等方式,兩人將隔離的注意事項一一進行告知,直到這位日籍人員全都明白完全確認。

社區:

任務在身 英語再蹩腳也得大膽講

如果說醫護人員是前線衝鋒的“戰士”,那麼社區工作者就是堅守後方的“勇士”。當海外疫情不斷惡化之際,社區也成為了最為緊要的工作單元。在轉運與居家隔離之間,社區工作者進行著無縫連接。

入夜10點,綠八居民區黨支部書記劉觀錫,在小區門口等候著乘坐轉運車輛、即將從機場抵達的母子三人。雖然他事先求助兒子幫著翻譯了英語對話儲存在手機裡,不過仍舊擔心溝通問題。過了不一會兒,轉運車輛停了下來,劉書記順利地將母子一行送達家門口,他事先準備了兩個黃色防疫專用垃圾袋套成雙層,並在垃圾袋上寫“每天17:15分前,請將垃圾放置其中”。連口語帶比劃,把居家隔離事項交代清楚,和這位外籍女士互加微信後,劉書記才離開小區。

回到家,劉書記惆悵著“倒垃圾這件事,洋居民是否弄明白了?”他又喊來兒子幫忙,在微信裡設置了翻譯語種,立刻開啟了與這位外籍居民之間的聊天模式。

第二天,負責垃圾收取的物業人員小徐前往這戶家庭,他欣喜地發現在門口確有所獲,隨即給小劉書記報信,消除了他的擔心。

微信交流涵蓋15種語言翻譯,面對面交談求助翻譯APP,有了這樣的好助手和新經驗,劉書記坦言:溝通完全無障礙!

總是笑眯眯的金老師,是中涇居民區的本地幹部,並不精通外語的她,在排摸途經重點國家返滬人員的工作任務下達後,主動請纓、挺身而出。走訪前,她總是有備而往,先求助翻譯軟件,將預計用到的詞彙翻譯並記錄下來,將可能進行的對話在腦海裡情景模擬、反覆預演。

經過事先電話預約,金老師再和物業人員一起敲開外籍居民的家門,向他們核實人員信息、居住信息等,同時告知其垃圾分類定時定點投放等政策,向其宣傳外出須佩戴口罩、做好自我防護。金老師說:我的英語是看美劇自學的,雖然不夠流利,但我有任務在身,英語再蹩腳也得大膽講!

天山怡景苑的外籍居民佔總戶數的五分之二,在先期排摸中,居民區瞭解到其中日本籍居民較多。早在2月底,海外疫情擴散的新聞一出,敏銳性較強的社區工作者就製作了日語告知書、日語健康碼等在小區內張貼宣傳,並會同物業、業委會、社區民警等商量工作預案。

接到鎮防疫領導小組的相關指令後,居民區就搬出了“四個一”計劃。即一個健康碼

,登記個人基本信息、航班號、隨行人員、返滬日期、交通工具等;一個居家隔離微信群,由物業經理、保安、保潔、社區幹部與居家隔離人員組成,落實報體溫、倒垃圾、送外賣等需求;一張健康管理表,“一戶一檔”做好居家隔離人員的健康管理登記;一個標記星,途經重點國家返滬的居民以五角星圖標在原有的9色作戰圖上標記,動態關注一目瞭然。

隔離點:

防護眼罩起霧 她扶牆前行

“早上好,我們等會過來測量體溫了。”

“您昨晚怎麼樣?”

“房間裡幹不幹?”

“有沒有什麼需要我做的?”

在長寧區集中隔離賓館內,護理醫師任林溫柔的話語每天響起。

隨著國外新冠病毒疫情的不斷升級,本市出臺了對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實施為期14天的集中隔離健康觀察的措施。於是隔離點就成為了他們回國的第一個“家”。

外語蹩腳便連口語帶比劃 眼罩起霧便扶牆前行 他們這樣守護上海防疫“閉環”


劉雅靜至今還記得,自己踏進長寧區集中隔離觀察點的第一天。2月24日那天,劉雅靜一走進工作室,就看到裡面堆著滿滿的防護物資,賓館的空氣中都瀰漫著消毒水的味道。她先跟著中心第一批進駐的同事學習工作的流程。“由於對賓館的佈局不甚瞭解,這裡的房間不僅分單號和雙號,而且有些數字的房間號是沒有的。”劉雅靜說,為了讓自己迅速熟悉工作狀態,第一天晚上她在清潔區逛了一遍又一遍,同時還拍下了房間佈局圖,回房間繼續熟悉。她需要絕對遵守汙染區、緩衝區、清潔區的三區劃分和制定好的工作路線流程,不容出錯。

第三天劉雅靜就開始獨立完成每天測體溫、送飯等工作任務了。為了節約防護物資,隔離點每次只派1名醫務人員送飯,為了杜絕出錯,她每次都清點3遍,仔細核對入住單,才連同快遞包裹一同送上去。有一次,她送飯時還帶上了3瓶3升的礦泉水包裹。

而讓她覺得最困難的是護目鏡容易起霧,有時視野模糊,抬頭只能看見樓道里昏暗的燈光變成了一灘灘的光暈。

任林也有著同樣的煩惱,幾天前她在護送一名觀察隔離結束人員離開時,由於穿防護服、戴防護眼罩已經超過2小時,她的防護眼罩已經起霧。任林看不清賓館走廊,只能用手扶著牆前行。走在任林身後的被隔離人員看見後非常感動,並拍下了這一幕。“他一直提醒我前面有障礙,讓我千萬別磕到碰到了。”任林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

劉雅靜說,隔離點的醫護人員不僅僅關心被隔離者的身體健康,如何緩解被隔離者的焦灼心情也尤為關鍵。

前幾日,劉雅靜在為一對新來的母子測體溫、送早飯的時候,她聽到老人說的是上海話,她也立即用上海話和她溝通,頓時讓她們覺得親切很多,把房門開得更大了。

在接觸的過程中,劉雅靜感受到她們對於家人和自身現狀的擔憂和焦慮,就特別留意這對母子,她經常開導他們:“有什麼問題你們可以和我說,我們會盡量幫您解決的。”老人擔心空調的問題,擔心空氣中是否有病毒存在。她耐心為她解釋:“這個賓館的空調都是獨立送風系統,疑似或者確診的患者都是在醫院隔離治療,這裡每天都會開窗通風,空調還是可以開的,但是,千萬不要著涼了。”經過經常溝通,她們的情緒穩定了很多。

記者 | 陳穎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