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個縣級行政區的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市地處內蒙古自治區東北部,以境內呼倫湖和貝爾湖得名,南部與興安盟相連,東部以嫩江為界與黑龍江省為鄰,北和西北部以額爾古納河為界與俄羅斯接壤,西和西南部同蒙古國交界,總面積25.2777萬平方公里,佔自治區面積的21.4%,佔中國版圖的1/40,相當於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與俄羅斯、蒙古國有1733.32公里的邊境線,其中中俄邊界1051.08公里,中蒙邊界682.24公里。

十四個縣級行政區的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市擁有鐵路、公路和航空立體交通網絡,濱洲鐵路和301國道貫通全市,擁有海拉爾、滿洲里兩個國際航空港,已開通至俄羅斯、蒙古國及北京、呼和浩特、哈爾濱、上海、廣州等50餘條國際國內航線;對外與俄羅斯和蒙古國毗鄰,是中國唯一的中俄蒙三國交界地區,擁有滿洲里、黑山頭等8個國家級口岸。

十四個縣級行政區的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市擁有12.6萬平方公里森林、10萬平方公里草原、2萬平方公里溼地、500多個湖泊、3000多條河流,構成了中國規模最大、最為完整的生態系統,是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全國唯一的草原旅遊重點開發地區、國家級旅遊業改革創新先行區,2012年7月9日入選國家森林城市,2017年12月當選中國十佳冰雪旅遊城市,2018年入選國家物流樞紐承載城市。

十四個縣級行政區的呼倫貝爾

境內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被稱為世界上最好的草原,是全國旅遊二十勝景之一。

蒙古太祖九年(1214年),成吉思汗將呼倫貝爾草原的大部分地區分封給他的大弟拙赤·哈撒爾(額爾古納市黑山頭古城便是他的故都),其餘部分分封給他的二弟合赤溫·額勒赤及外戚德薛禪家族,嶺東地區分封給他的幼弟帖木歌·斡赤斤。元朝建立後,創立行省制。

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年),諸王封地納入行省,嶺西地區劃入嶺北行省和林路管轄,嶺東劃入中書省泰寧路和遼陽行省山北遼東路管轄。元亡後,成吉思汗的子孫們退守蒙古草原,先後遊牧於呼倫貝爾草原的是元順帝的後裔和成吉思汗大弟後裔,直至歸附後金。

清朝建立後歸黑龍江將軍節制。由鄂溫克、達斡爾、巴爾虎蒙古、鄂倫春人組成的布特哈八旗兵、索倫八旗兵和巴爾虎八旗兵,勇猛善戰,鎮守著邊疆,為防禦沙俄入侵,保障驛站暢通,維護邊疆安寧做出了貢獻。

呼倫貝爾市夜景

嶺西地區曾於民國元年(1912年)至民國九年(1920年)實行地方自治,脫離黑龍江省。民國九年(1920年)後重歸黑龍江將軍節制,仍設副都統衙門,同時設善後督辦兼交涉員公署,並設呼倫、臚濱、室韋、奇乾縣,形成旗、縣並存和分治的局面。嶺東地區也保留西布特哈總管公署,同時設雅魯縣,布西縣,直屬黑龍江省。

東北淪陷時期,嶺東為興安東省,嶺西為興安北省,均直轄於偽滿洲國。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8月,日本投降。10月,嶺西地區建立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在嶺東地區建立納文慕仁省。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6月,納文慕仁省改稱納文慕仁盟,受中共領導的興安省政府領導。10月,呼倫貝爾自治省政府改稱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5月,納文慕仁盟歸屬內蒙古自治政府領導。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1月1日,呼倫貝爾自治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歸屬內蒙古自治區政府。

1949年4月,呼倫貝爾盟和納文慕仁盟合併,稱呼倫貝爾納文慕仁盟,簡稱呼納盟。呼納盟的區域與2001年成立的呼倫貝爾市的區域大致重合。

1953年4月1日,成立內蒙古自治區東部行政公署 ,簡稱東部行署 ,署址設在烏蘭浩特。同時撤銷原哲里木、興安、呼納三個盟的建制,其中原呼納盟的海拉爾、滿洲里、烏蘭浩特變為內蒙古自治區的直轄市,其工作委託東部行署代管。

1954年4月30日,撤銷東部區行政公署 ,將原興安盟和呼納盟所轄地區合併,改稱呼倫貝爾盟,成立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作為一級政權,直屬內蒙古自治區領導。盟政府設在海拉爾市。

1957年2月21日,呼倫貝爾盟人民政府改稱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1958年6月1日,撤銷呼倫貝爾盟人民委員會,改為內蒙古自治區的派出機構,設行政公署於海拉爾市,改稱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 。

1958年8月20日,內蒙古黨委批覆呼倫貝爾盟烏蘭浩特市併入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前旗,對外仍稱烏蘭浩特市。1964年7月20日改為烏蘭浩特(鎮級),隸屬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前旗。

1965年8月,呼倫貝爾盟科爾沁右翼中旗劃歸哲里木盟(後撤盟改設通遼市)。

1967年12月20日,建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為臨時權利機構,行使原呼盟行政公署職權。

1969年7月5日,將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劃歸黑龍江省,但呼倫貝爾盟的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劃歸吉林省白城地區管轄。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轄2市、12旗。

1970年4月,將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的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劃歸大興安嶺地區管轄。

1979年5月30日,恢復內蒙古自治區1969年7月的原行政區劃,將時黑龍江省呼倫貝爾盟、大興安嶺地區的鄂倫春自治旗和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吉林省白城地區的突泉縣、科爾沁右翼前旗從7月1日起正式變更為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盟。

1980年7月,恢復興安盟建制:科爾沁右翼前旗分出烏蘭浩特市,呼倫貝爾盟的科爾沁右翼前旗、扎賚特旗、突泉縣、烏蘭浩特市和哲里木盟的科爾沁右翼中旗劃歸興安盟。同年,呼倫貝爾盟革命委員會撤銷,成立呼倫貝爾盟行政公署直至2001年撤盟設市。

2001年10月10日,撤銷呼倫貝爾盟設立地級呼倫貝爾市;撤銷縣級海拉爾市設立海拉爾區。

2013年3月6日,呼倫貝爾市滿洲里市扎賚諾爾礦區以呼倫貝爾市扎賚諾爾區備案,由滿洲里市代管。

十四個縣級行政區的呼倫貝爾

呼倫貝爾市共轄14個縣級行政區,包括2個市轄區、5個縣級市、4個旗、3個自治旗,分別是海拉爾區、扎賚諾爾區、滿洲里市、扎蘭屯市、牙克石市、根河市、額爾古納市、阿榮旗、新巴爾虎左旗、新巴爾虎右旗、陳巴爾虎旗、莫力達瓦達斡爾族自治旗、鄂倫春自治旗、鄂溫克族自治旗。呼倫貝爾市人民政府駐海拉爾區友好六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