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李惠利先生夫婦的“恩惠及人,使之得利”的高貴品格永流傳!

近兩年來,小編於空閒時間一直在梳理李惠利中學的“惠利”文化,為更多的掌握有關李惠利先生的資料,暑假裡還專門赴寧波幫博物館查看李惠利先生的有關展示。讓小編遺憾的是,在寧波幫博物館裡有關李惠利先生的事蹟材料只有寥寥一百來字的介紹,並且沒有照片。小編覺得李惠利先生夫婦在寧波捐助了李惠利幼兒園、李惠利小學、李惠利中學、李惠利中專(現寧波職業技術學院)、李惠利醫院等一系列學校和醫院,她們的感人義舉應該讓更多人知道,她們的感人事蹟應該得到弘揚。今天,就讓小編講講她們的故事吧。

李惠利先生的生平故事

讓李惠利先生夫婦的“恩惠及人,使之得利”的高貴品格永流傳!

李惠利先生

李惠利先生祖籍鄞州鍾公廟銅盆閘村,1912年出生在上海一個商人家庭裡。1930年,18歲的李惠利跨入鐘錶行業的大門,1934年,他就自立門戶,在上海創辦華明鐘錶店。1947年,移居香港,李惠利夫婦剛去香港時,根本無產業可言,靠為別人幫工,一分一釐積攢,逐漸積累起財富,繼續開設華明行。1960年起開始兼營房地產業務,自資及參與多項地產發展,成績斐然。1980年,李惠利全資收購了瑞士英納格手錶廠,被人尊稱為“鐘錶大王”。

李惠利先生在香港經濟實力雖然很強,但夫婦倆的日常生活,依然保持著節儉的老傳統。他們家中,人人不沾菸酒,也不搓麻將,連起居飲食的事,也儘量自己動手,始終保持著勤勞的本色。在他外孫高鼎國記憶裡,外公是一個具有慷慨和節儉雙重個性的人,高鼎國曾經說:“別看我外公對捐助公益事業很熱心,實際上他對自己很節儉。平時吃水果,好的給我們吃,差的留給自己吃。有時到餐館請客吃飯,吃剩的飯菜,他一定要帶回家裡,燒煮後再吃。”

李惠利先生以勤儉誠實、實事求是為做人之本。嚴於律己,寬於待人,抱著為善最樂,造福於社會之宗旨,熱心公益事業。1977年,李惠利先生夫婦在香港捐助成立循道衛理聯合會李惠利中學,1979年資助香港政府建立李惠利工業學院。

1987年9月,李惠利先生第一次回寧波故鄉訪問,在“教育是立國之本”的思想指導下,他十分關心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捐資112萬元人民幣,在江東區黃鸝新村建造了李惠利中專。在1988年訪問學校時提出再捐資500萬港幣建造一所中學,寧波市政府將位於紫鵑新村的配套中學紫鵑中學命名為李惠利中學,並於1989年3月24日奠基,市長耿典華很專程從香港赴甬的李惠利先生的女婿高叔平先生等參加了奠基儀式,陳守義副市長主持了奠基儀式,這就是現在的李惠利中學的由來。1990年10月8日,李惠利中學新校舍落成,李惠利先生和夫人唐文蘭女士親自參加了李惠利中學的落成儀式,在開學前,李惠利先生還專程派人送來了33英寸大彩電、錄放機和三角鋼琴等教學器具,並給全體學生定做了校服。

自從1987年9月李惠利先生第一次踏上故鄉寧波的土地,他先後在故鄉捐款興建了李惠利中學、李惠利中專、李惠利小學和李惠利幼兒園,形成了完整的李惠利教育項目體系,為家鄉教育事業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

但正當他積極籌劃繼續為家鄉建設貢獻力量時,不幸於1991年11月在香港病逝,享年79歲。李惠利先生的義舉得到了高度評價,浙江省人民政府追授他為“愛鄉楷模”。而他的夫人李唐文蘭女士,不僅是李惠利先生相濡以沫的夫人,也是他事業成功的得力助手,在李惠利先生去世之後,李唐文蘭女士根據李惠利先生生前遺願,捐資3000萬港幣助建李惠利醫院,此後又親任李惠利基金會董事長,繼續熱心資助家鄉的教育、衛生等公益事業。

2013年12月10日,李惠利先生的夫人李唐文蘭女士在港與世長辭,享年95歲。李惠利先生夫婦雖然都離開了我們,但她們熱心公益事業的故事永遠流傳在我們的校園,永遠銘記在我們的心中。

李惠利中學校訓的故事

讓李惠利先生夫婦的“恩惠及人,使之得利”的高貴品格永流傳!

李惠利幼兒園、李惠利小學、李惠利中學、原李惠利中專的校訓

李惠利中學的本部校區、黃鸝校區都刻有學校的校訓——“勤儉誠實”,這四個字也是李惠利先生的人生寫照。他一生信奉“勤儉誠實”,他的外甥高鼎國說,“勤儉誠實”不但是李惠利中學的校訓,也是李家世世代代傳承的家訓。李惠利先生還動情詮釋了自擬的校訓——“勤儉誠實”。學習與工作都需要勤力用功;而儉則為“致富強身之道”,積少成多,不浪費一分一毛,一向都是寧波人的傳統美德;誠實是做人的基本道德;“待人以誠,嚴於律己”是交朋結友之方。

聽當年曾經親身參與李惠利中學新校舍落成典禮現場的人介紹,當年李惠利先生攜夫人等香港嘉賓一行前來參加,在校訓揭幕的那一刻,李惠利先生十分激動,他撫摸著這四個大字,興奮地豎起大拇指直說:“這校訓取得好!”

當時擔任李惠利中學的校長董五川先生根據李惠利先生所倡導的校訓,提煉提出了“四風”:教風學風嚴謹勤奮;生活作風節儉樸素;思想作風真誠進取;工作作風實事求是。

記得當年李惠利中學的“李惠利”三字的英文名簡寫是“LWL”,這是李惠利先生根據他自己的粵語發音親自選定的,用粵語讀就是“leeweilee”。後來不知是從什麼時候起,“李惠利”三字的英文名簡寫改成了“LHL”。去年,香港李惠利中學校長張欽龍先生訪問李惠利中學時,小編從他們的校旗上的英文名字就是“leeweilee”。看來,我們的學校“李惠利”三字的英文還是改回原來的更加有故事,更加有意義。

李惠利先生的殷切期望

作為曾經是李惠利中學的一員,離開十年又重新成為李惠利中學的一員,很遺憾沒有能親耳聆聽李惠利先生的殷切教誨,只能從學校留下的資料裡瞻仰李惠利先生夫婦的身影。學校現在的辦學情況,離李惠利先生的殷切期盼還有不少的距離,內心誠惶誠恐,深感肩上的責任重大。唯有更加勤奮地工作,帶領全體師生不忘李惠利先生夫婦的義舉,不忘李惠利先生夫婦的殷切期望,不忘教育初心,全面構建“惠利”文化,並以此統領學校事業的發展,講好“惠利”故事,讓李惠利先生夫婦“恩惠及人,使之得利”的“惠利”高貴品格永流傳!帶領全體師生努力將李惠利中學辦成一所“惠心利人”的學校!把“惠心利人”作為我們這代李中人的共同追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