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收、利潤雙下滑,“網紅掃地機器人”科沃斯走下神壇

營收、利潤雙下滑,“網紅掃地機器人”科沃斯走下神壇

  出品 | 於見

  近幾年來,我國掃地機器人的普及率越來越高,消費升級、“懶人經濟”的盛行,都為掃地機器人市場的爆發提供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3-2014年之間,我國的掃地機器人銷售額已達到8-15億元,到2017年,我國的掃地機器人銷量已達396萬臺,銷售額約為56.7億元。有關專家預計,到2021年我國的掃地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24億元左右。

  目前,國內較為知名的掃地機器人品牌主要有科沃斯、小米(米家、石頭等)以及美的、海爾等,作為國內較早一批做掃地機器人的企業,經過20餘年的發展,科沃斯在國內的市佔率已經達到48%左右,成為國內掃地機器人的“龍頭”企業之一。

  最近,科沃斯聯動了淘寶直播、新浪微博、嗶哩嗶哩等多個直播平臺,共同開啟了“科沃斯進化之夜”新品直播發佈會。

  在發佈會上,科沃斯推出了多款全新系列產品:掃地機器人地寶 T8 Family(包含地寶T8 AIVI、地寶T8以及Auto-Empty集塵座等),和空氣淨化機器人沁寶 Andy、沁寶Ava。根據官方數據顯示,科沃斯發佈會吸引了全網近800萬人次實時觀看,可以說賺足了眼球。

  新產品的銷售情況如何還有待市場檢驗,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進入2019年後,科沃斯的銷售情況並不理想,營收、淨利潤都出現了嚴重滑坡,而產品研發投入不足也屢屢被投資者詬病,這些因素可能正在讓科沃斯的“神壇”地位有些不保。

  科沃斯“自斷一臂”,營收與利潤雙雙下滑

  科沃斯成立於1998年,其前身是泰怡凱蘇州,主要從事吸塵器貼牌生產。2009年,科沃斯推出了自有品牌掃地機器人,至此擺脫了單純的代工身份並逐漸在掃地機器人領域小有名氣。

  不過,雖然科沃斯一直努力擺脫代工的身份,但是代工業務在科沃斯的總營收中依然佔據著不小的份額。

  目前,科沃斯的主要產品可以劃分為兩類——服務機器人和清潔類小家電,其中,服務機器人的營收情況約佔到科沃斯總營收的70.67%,清潔類小家電佔比在29.33%左右。

  服務機器人中除了自主品牌“Ecovacs 科沃斯”以外,還有窗寶、地寶、沁寶系列以及管家機器人Unibot等,另外還存在一部分的代工產品。清潔類小家電主要通過 OEM/ODM 模式為國外品牌運營商進行代工和貼牌生產,主要生產產品有吸塵器、地面清洗機、蒸汽拖把、除蟎儀等等,另外還有科沃斯自有的清潔類智能化小家電品牌——“TINECO 添可”系列。

  根據招股書顯示,2017年科沃斯前10大客戶中有6家為代工客戶,合計佔科沃斯總營收的34.27%,可見,代工業務在科沃斯營收佔比中的重要性不容小覷。

  進入2019年,科沃斯宣佈放棄了大部分的家用服務機器人的代工業務,也就是服務機器人ODM業務,受此影響,科沃斯營收和淨利潤都出現了明顯的下滑。

  根據相關數據顯示,科沃斯2019年前三季度的營收同比下滑8.18%,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達到69%左右,直接從2018年同期的2.85億元大幅下跌到了8708.44萬元。

  而科沃斯最新發布的2019年業績預減公告更加證明了這一局面。根據公告顯示,科沃斯2019年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與2018年相比,將減少3.05億元至3.65億元,同比將減少約62.89%-75.26%;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將減少3.06億-3.66億元,同比將減少約65.65%-78.53%。

  科沃斯研發投入偏低,企業護城河不堅固

  因為代工薄利並且面臨著國外投資者轉移陣地,企業風險也在增加,對於科沃斯來說,砍掉代工業務或許也是“長痛不如短痛”的無奈之選。失去了這部分舉足輕重的收入,企業必須找到其他的業績增長點,但很顯然,科沃斯並沒有能力將自主品牌“扶持上位”。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2015年至2017年科沃斯的研發費用分別為0.84億元、0.98億元、1.24億元,分別佔同期營業收入的3.11%、2.99%、2.73%。研發費用佔比逐年下降,而與此同時,銷售費用的佔比卻連年增長。2015年至2017年,科沃斯銷售費用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13.73%、15.86%和15.97%,遠高於同期的研發投入。

  雖然在2018年,科沃斯研發佔比提升至2.1億元,佔營收收入的比重提升到了3.6%,但同期的銷售費用依然居高不下,達到10.7億。而根據最新披露的2019年業績預減公告顯示,公司研發費用較上年同期增加約0.6億元,投入增加並不多。

  以iRobot為例,從2013年開始,iRobot的研發費用佔比就一直穩定在12%-13%,2018年的研發投入更是達到了10億元人民幣之多,可見,與同行相比,科沃斯的研發投入佔比一直偏低。

  研發投入不足導致企業的護城河不再堅固,沒有了高技術的門檻和技術壁壘,產品的複製與模仿也愈加容易。很顯然,面對越來越多的企業入局清掃地機器人領域,科沃斯的領先優勢也越來越不明顯。

  在中高端市場上,iRobot、戴森等品牌一直佔據著相當重的份額,而中低端市場上,石頭科技、美的、海爾等企業的強勢入局,也讓科沃斯的市場份額被進一步分食。

  特別是石頭科技(米家、石頭、小瓦),依託著小米發展,近年來營收成倍增長。根據數據顯示,石頭科技2016年營收為1.83億,2018年為30.51億元,年複合增長率高達155%。預計2019年全年營收能夠達到42億元,同比增長37.81%左右。不得不指出,石頭科技已經成為國內掃地機器人行業的龍頭之一,並對科沃斯形成了強大的威脅。

  2018年5月,科沃斯正式登陸上交所,並被稱為“掃地機器人第一股”。當時,科沃斯股價一度衝至58.47元/股,市值突破300億元。而截至2020年4月3日,科沃斯股價報收於19.16元/股,總市值為108.15億元,較巔峰時期已縮水近64%。資本市場是企業經營狀況的最好反饋,這不禁讓人唏噓,“網紅掃地機器人”科沃斯也走下了神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