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數字化 政務“碼”上辦

服务数字化 政务“码”上办

服务数字化 政务“码”上办
服务数字化 政务“码”上办

□記者 俞鴿

我縣政務服務數字化轉型正進入新階段,各部門單位紛紛推出新的線上服務方式,讓服務跑千里,政務“碼”上辦,群眾“零次跑”,不斷便利居民的生產生活。

退稅加速度為企業復工“加足馬力”

“我們公司提交的出口退稅申報,當天就審核好了,這300多萬真是解決了我們復工復產的燃眉之急!”武義豪遠五金製品有限公司財務人員在前不久申報退稅時感慨道,“特殊時期稅務部門的高效率更加堅定了我們復工復產的信心。”

疫情無情,服務有情。當前正值企業陸續復工復產期,也是落實疫情防控優惠政策的關鍵期,縣稅務局實行要事簡辦、特事特辦,加快“無紙化”出口退稅辦理速度,確保出口企業“足不出戶”快速享受退稅紅利,為出口企業復工釋放更多的資金“活水”。“加快出口退稅辦理速度,讓出口企業儘早收到退稅款,緩解流動資金難題,力所能及地減輕疫情帶來的影響,幫助企業渡過難關是我們的責任。”縣稅務局收入核算股相關負責人表示。據介紹,“無紙化”出口退稅辦理就是納稅人將相關申報材料及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稅務局”和“互聯網+便捷退稅平臺”報送至稅務機關,根據審核審批結果開具電子退還書並傳遞至國庫辦理退庫後,將退稅款劃轉至企業開戶銀行的全程電子化退稅方式。和以往傳統的退稅方式相比,“無紙化”退稅有著流程簡、速度快、零接觸等優點,可以實現企業辦理退稅“零次跑”,很大程度上保護工作人員以及辦事群眾的生命健康。不過“無紙化”出口退稅辦理會遇到有些企業提交的退稅申報材料有疑點,或者是某些企業首次辦理申報出口退(免)稅業務等問題,對此,縣稅務局實行“容缺辦理”,先退稅而後再進行實地核查。

據統計,截至目前,縣稅務局已“加急”辦理出口退稅七百餘戶次,出口退(免)稅款達兩億餘元。為提速兌現退稅紅利,縣稅務局專門組建了“退稅服務先鋒隊”,建立起“一對一”輔導工作機制,不斷優化退稅流程,積極落實專人專崗,每個環節緊密聯動,審核、複核、審批、開具收入退還書等程序,火速一日辦結,企業隔日即可收到退稅款。

不動產登記網上辦

最近全縣人民正忙著復工復產,到銀行辦理貸款業務的人員就多了起來。市民張女士也是其中之一,她想借貸一筆錢作為生意的週轉資金,她打算把自己名下的一套房子作為貸款的抵押物,以前辦理抵押權登記是要到縣不動產登記大廳的,這段時間還屬於特殊時期,不動產登記大廳是疫情防控的重點場所,每天接待的人員有限,不能滿足企業和群眾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的急切訴求。後來,張女士從銀行得知,現在不動產登記中心已經與銀行建立了抵押權登記線上辦理系統,只需要在銀行提交申請就能夠辦理不動產抵押權登記了。李女士感慨:“挺方便的,我以為一時半會辦不下來的,沒想到網上就能辦理抵押權登記了,整個貸款速度都變快了。”

據瞭解,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加速推進不動產數字化革新進程,全力推動“互聯網+不動產登記”應用,通過“掌上辦、網上辦”等形式,積極引導企業、市民群眾等申請人優先通過網絡、自助終端、電話預約等方式辦理不動產登記業務,做到高效辦理免出門,登記服務不斷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不動產登記中心主動對接稅務、房管等部門搭建完成不動產登記“掌上辦、網上辦”辦事平臺。在二手房轉移登記業務中,辦事群眾在浙江政務服務網或浙裡辦手機APP上提交業務申請,並上傳相關材料的電子照片,窗口工作人員線上對提交的申請進行預審,審核完成後將辦件推送給稅務部門,稅務部門的工作人員計算出應繳納的稅費後反饋給辦事群眾。辦事群眾可以在網上查看辦件的流程,審核通過後可以直接在網上繳納相應的稅費,整個流程非常方便快捷。

抵押權登記業務的辦理,則由各金融機構通過浙江省金融綜合服務平臺,對接不動登記中心業務系統,開通不動產抵押權登記銀行代理服務,企業和辦事群眾只需在銀行填寫相關表格,通過業務系統提交登記申請,不動產登記中心工作人員網上進行審核,實現抵押權登記“一次不用跑”,有效提升企業和群眾融資效率。

據不完全統計,春節後,縣不動產登記中心已受理一手房預告登記154件、二手房轉移登記137件,各類抵押登記954件,農房確權登記215件。

醫保信息系統“一碼通”

最近,我縣醫療保障信息業務編碼工作取得很大的進展,編碼進度在全市處於領先水平。“醫療保障是關係人民群眾健康福祉的重大民生工程,其標準化工作直接影響醫療保障制度的完善。”縣醫療保障局工作人員說,“為建立全國統一的醫療保障基礎共性標準,形成全國醫療保障系統共建共享、相關部門單位銜接交換的‘通用語言’,縣醫保局按照全市統一部署,開展了國家級試點項目——醫療保障定點醫療機構等信息業務編碼工作。”據介紹,醫療保障信息業務編碼工作的開展有利於規範醫保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醫療服務,同時也有利於推進DRG付費等醫保支付方式改革,也有利於開展異地就醫結算,滿足流動人口的就醫需求。數據編碼標準的統一,有利於實現數據互認,促進醫保精準科學管理,實現醫保信息系統“一碼通”。

據瞭解,我縣醫保系統一共要完成15項信息業務編碼,目前已經完成了醫保系統單位分類與代碼、醫保系統工作人員代碼、定點醫療機構代碼、醫保醫師代碼、醫保藥師代碼、醫保護士代碼、醫保零售店代碼這七項信息業務的編碼工作,共涉及醫保定點醫療機構29家、定點零售藥店68家、醫保醫師1001人、醫保護士1835人、醫保藥師85人,發揮了標準化在醫保管理中的支撐和引領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