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不了,那一碗碩放老街的羊肉香

天氣轉涼,又開始饞羊肉和熱騰騰的羊湯。無錫東南西北邊上的各個鄉鎮都有羊肉店,比如陽山菜市場後面的鄒記羊肉,錢橋老街的眼鏡羊肉,碩放老街的楊和尚羊肉等等。

再遠再偏的地方,只要味道好,吃客們都能循著香味上門。

忘不了,那一碗碩放老街的羊肉香

寒露過後,“漫步到此”就直奔碩放老街,只為那一口久違了的羊肉湯。

在很多老無錫眼裡,“楊和尚”一直是碩放老街的標誌性店鋪。有外地的朋友來,當地人一定會帶他去吃羊肉,不去鎮上的新店,而是去老街上的兩個老店。老店裝修簡單,比不上高端大氣上檔次的酒樓,但老客就歡喜大家湊在一起的那種熱鬧,歡喜羊肉湯上桌時“來了,哎,讓一讓”的輕鬆氣氛。

忘不了,那一碗碩放老街的羊肉香

長條凳,縱橫交錯,座位擁擠,隔壁客人喝點黃酒一興奮,胳膊肘就頂到別桌的腰。但相挨互碰都無妨,享受美食的時候,誰還在乎其他呢?

剛來的,一時不知道該點啥菜,朝已經開席的桌子上看一下,心裡就有數了。報上人家已經吃上的,自己省心,老闆也好弄。一個人來的,簡單點,一碗羊肉拌麵,一碗羊肉湯,完美。

忘不了,那一碗碩放老街的羊肉香

不知道是否因為豬肉漲價,這幾年好多地方的羊肉也都漲到了110元、120元1斤,同樣多的錢,今年能吃到的羊肉更少了。

華燈初上的夜晚,突然發現霓虹燈下“川味美食”招牌比比皆是,相比之下,淹沒在“川味”裡的“羊肉”倒是有些孤獨。

忘不了,那一碗碩放老街的羊肉香

漫步碩放老街,從牆門南路到東路,再到西路,老房子很多,50多年的房子屋頂還是竹條,煙囪也在,只是不燒柴火了。

30多年的老店——生面加工店店內,除了多了一個微信掃碼結賬號,其他都是原來的樣子。走在老街上,渝、鄂、吉等異地車牌不少,老房子內,不時有“格老子今天沒空”的四川方言飄出。因為房租便宜,不少異鄉人這兩年陸續租住進這裡,他們也慢慢在改變老街本來的樣子。

忘不了,那一碗碩放老街的羊肉香

重慶家常菜、重慶小面、四川滷味......川味館內人氣很不錯,畢竟有群眾基礎,在此謀生的異鄉人,打了一天工,下班了都想嘗一嘗家鄉味。

忘不了,那一碗碩放老街的羊肉香

一對老夫妻租了個門面開了家“叮噹幼教園”,幫忙照看老鄉的孩子,中午管一頓飯,下午老鄉下班回來接孩子。異鄉客多了,街頭陸續開了很多“代洗衣服”的店鋪,裡面有成排的洗衣機。吃完晚飯,很多異鄉客會把衣服送來,然後滿屋子的洗衣機都開始賣力工作。


與老街一河之隔的,是這兩年剛剛投用的新小區——吉祥花園,不少本地人搬進了這裡。打開窗戶,南面老街上原本的那個“家”,陸續住進了異鄉人。

忘不了,那一碗碩放老街的羊肉香

牆北路上的碩放老糧站倉庫,舊日裡儲米的高大倉庫現在成了機加工車間和縫紉機車間。倉庫外牆上,老的安全提示“一二三”還在。抬起頭,一架飛機從老街上空飛過,

地處空港新城的“碩放”與外界的聯繫越來越頻繁。

據說在清朝嘉慶年間,一名余姓徽商在此開辦了一座當鋪,從此小鎮商埠密集,和外面的交往變得密切。由於這家當鋪牆高門大,當地的百姓習慣稱之為“大牆門”,這稱呼後來便成了小鎮的地名。

你還知道無錫哪些味道好的羊肉館,留言告訴大家吧~


來源:無錫漫生活(ID:xichengxiaoshi)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