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属性谈战略布局

以文化属性谈战略布局

什么是文化属性?个人认为,文化属性可以定义为一个个人,民族与国家的文化层次和思想的高度。

无论是个人还是一个国家的命运,都由其文化属性所决定,不以其意志而转移。

中国自古以来,有算命一说。所谓算命,并非全是迷信。算命,不过是,算命者看透被算命者的文化属性,而做出被算命者未来命运走向的判断。而算出命运走向的正确与否,则取决于算命者对被算命者其文化属性,判定的正确与否。

个人的文化属性,决定了他对各种事物做出的选择。小到与人交流,大到工作事业的选择。在其个人看来,选择在个人,但从其文化属性来讲,其选择结果已成定性。不以其意志而转移。

中国人信神,但中国人信的神,并非于西方宗教所谓上帝,可以相提并论。中国人信的所谓神,是规律。

远古时期,伏羲氏一画开天地,于西方基督教认为是上帝创造世界万物的思想不同。伏羲氏认为,创造世间万物的,是宇宙阴阳两种力量,在其相互作用下,有了日出日落、四季更替、花开花落、生老病死。这就是《道德经》里讲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中国人的思想根源,也是中国人骨子里的信仰。这也是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所在,西方的上帝认为,是神创造了万物,而伏羲氏认为,是宇宙中阴阳两种力量,在其相互作用下,产生了规律,而这规律,创造了万物。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此语出自老子的《道德经》。

神即是道,道即是神。自然,简单来讲,就是万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道法自然,就是顺应客观规律,自然发展而做事。

中国自古以来,不乏有顺天二位之人,也不乏有逆天而行之徒。而最终,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逆天而行之徒,最终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个人和国家,其得救之道,不在于外界给予了什么,而在于觉悟,也就是悟道,也就是明白万物变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华民族内忧外患的国情下,中国共产党能带领中华民族,走向最终胜利的原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真也在于此。

1938年5月26日,毛主席在延安抗日战争研究会上,以一篇名为《论持久战》的演讲稿,作出实行持久战以获得对日作战获得胜利的战略布局。

在这篇演讲稿里,毛主席分析了敌我双方的基本特点。

日本方面,它是一个强大的帝国主义国家,其军事与经济都远远强于中国,这就决定了中日战争不可避免无法取得速胜。但日本发动的侵略战争,是野蛮不正义的,其行为必然激起国内的阶级对立,包括日本和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对立,这也决定了这场战争其必然失败的结果。此外,日本虽然强大,但其因为国土较小,其有限的人力与经济,经不起长期的战争。同时,日本的侵略行为,损害和威胁其他大多数国家的利益,因此,得不到国际上大部分国家的支持。而中国与日本相比,虽然军事和经济方面,没有日本强大,但中国的抗战行为是正义的,从这方面讲,中国的抗战行为最终能得到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而中国还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能够支持长期的战争,这些特点决定着战争的持久性和最终的胜利属于中国的必然性。

毛主席推断出的这个结果,这个两国命运最终走向的结果,是由其当时两国的文化属性所决定的,不因其意志而转移。

这篇演讲中,毛主席预见了抗日战争将会经历的三个阶段。

其一:是日本方面战略进步,中国方面战略防御的阶段。

其二:是日本方面战略保守,中国方面准备反攻的阶段。

其三:中国方面战略反攻,日本方面战略退却的阶段。

而最终,抗日战争的局面,也确如毛主席所言。

这篇文章,毛主席从两国文化属性的研究判断,最终依据判断结果,做出战略布局,以取得最后胜利。是一个经典逆向思维的案例。

我们经常讲,强势文化,造就强者;弱势文化,造就弱者。

什么是强势文化?什么是弱势文化?

这社会生活,是一个很大的漩涡。弱势文化,就是不断随着这漩涡转。而强势文化,是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看待这股漩涡,讲其中的传统文化、世俗偏见和思想潮流,拎出来,重新颠倒重组,以发现其发展变化规律,而做出选择,做出布局。

中国人喜欢将张良和诸葛亮之流,称之为神。但这样的神,无非是实事求是,悟出并按照万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去做事的人。而实际上,能有所觉悟,并这样去做的人,少之又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