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煤化工項目正遭遇煤炭短缺,態勢會否蔓延

我國本是煤炭大國,一直以來以“富煤”自居。煤化工產業也正是按照“富煤”的資源稟賦發展起來的,然而近些年,蒙東地區,甚至蒙西、新疆等一些煤炭富集地區的煤化工項目都在喊餓,缺煤現象呈蔓延態勢。


煤炭短缺,這是一些煤化工企業建設之初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也是今後將長期面對的瓶頸問題。那麼如何破解煤化工無煤可用的困局呢?

跟隨石化產業觀察(V.X號:SHCYGC)一起來看看吧。

煤化工項目無煤可用

這些煤化工項目正遭遇煤炭短缺,態勢會否蔓延

兩年前,筆者曾寫過一篇《煤化工項目切莫丟了煤》的文章,首次揭秘蒙東地區煤化工項目因缺煤而隱憂顯現,當時,國家發改委等有關部門給予高度關注,及時採取了糾偏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這一矛盾。

時隔兩年,現在的情況如何呢?筆者最新調查瞭解的結果是,蒙東地區缺煤情況比兩年前更甚。不止如此,包括蒙西、新疆等一些煤炭富集地區的煤化工項目都在喊餓,缺煤現象呈蔓延態勢。

仍以蒙東地區為例。早些年,當地褐煤價格100多元/噸,但時下價格一路上漲到200元/噸還難以買到。建在當地的大唐克旗煤制氣項目目前已投產的13.3億標方/年產能僅為設計總產能的1/3,年需煤炭770萬噸。但即便這點產能,也因當地褐煤供應嚴重不足,生產難以正常運轉,負荷最低時被迫壓至50%以內。無奈之下,企業只好捨近求遠,從蒙西的鄂爾多斯等地區購買菸煤,價格約在600元/噸以上。如此一來,企業本就嚴重的虧損狀況因煤炭成本大幅提高而進一步加劇。而大唐另一家煤化工企業多倫煤制烯烴項目,同樣面臨缺煤困境。多倫煤化工項目設計產能為46萬噸/年聚丙烯,設計煤種也是褐煤,年需煤炭790萬噸。由於當地褐煤奇缺,企業只好從外地購煤。據瞭解,多倫煤化工項目僅外購煙煤每月成本提高4000萬元。

據瞭解,不僅煤化工項目無煤可用,甚至連蒙東地區一些國家重點特高壓煤電項目也因缺煤不得不壓縮發電機組,減少發電量。

蒙東地區為我國煤炭儲量最大的地區,情況尚且如此,其它地區的情況可想也好不到哪裡去。據反映,蒙西鄂爾多斯地區當地原料煤已經出現供應偏緊的趨勢並對煤化工項目產生影響。而新疆個別地區及遼寧等一些地區煤化工項目也因煤炭資源無法落實,上馬的項目處於進退維谷的境地。


煤炭短缺背後的原因

這些煤化工項目正遭遇煤炭短缺,態勢會否蔓延

我國本是煤炭大國,一直以來以“富煤”自居。煤化工產業也正是按照“富煤”的資源稟賦發展起來的,怎麼突然間煤就不夠用了呢?筆者通過對我國煤炭主產地進行調研,認為煤炭短缺主要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一是煤炭產能不足。

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地區累計探明煤炭資源儲量高達千億噸,居全國第一位。但煤炭儲量和煤炭生產是兩回事。錫林郭勒盟現有大大小小的煤礦共計19家,合計產能約1.22萬噸,而2019年7、8兩個月產量僅為產能的83%和86%,9、10兩個月情況也未好轉。綜合測算來看,該地區實際產量低於產能的90%。

據瞭解,錫林郭勒盟煤炭產能難以全部釋放的主要原因,是大多數煤炭生產企業陸續出現土地問題。褐煤一般為露天開採,由於部分煤炭生產企業剝離面達到臨界,原來的徵地用完了,重新徵地難度較大、時限長,新的徵地手續仍在審批過程中,導致停產或大面積減產。目前錫林郭勒盟19家煤礦中,有5家大型煤礦面臨不同程度的用地緊張問題,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減產。這5家受影響的礦總產能5300萬噸,佔到該地區煤炭總產能的40%以上,直接停掉的產能1600萬噸,佔該地區總產能的13%以上。另有4家煤礦在2020年也將面臨同樣的徵地問題。

二是耗煤企業增多。

這些年來,一些煤炭富集地區憑藉當地的資源優勢和區位條件,大量佈局上馬現代煤化工及煤電項目。內蒙古地區僅大型煤化工園區就多達28個,各類煤化工項目多達數10個。除此之外,煤電項目就更多了。耗煤項目上馬過多過快,煤炭產能釋放相對緩慢,煤炭供不應求的狀況也就在所難免。

仍以錫林郭勒盟為例。電力、化工、有色三大行業用煤量在全盟列前三位,合計用煤量佔比達96.8%。從重點耗煤企業看,2019年前8個月全盟有11戶企業耗煤量超10萬噸,其中僅大唐多倫煤化工公司因生產能力提升,月均需煤量就增加了約10萬噸。今年,包括大唐錫林浩特發電項目在內的一批特高壓大型煤電項目正在陸續投產,都將消費大量煤炭,不排除煤電、煤化工相互爭煤。


如何走出煤炭短缺困局

這些煤化工項目正遭遇煤炭短缺,態勢會否蔓延

煤炭短缺,這是一些煤化工企業建設之初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的,也是今後將長期面對的瓶頸問題。如何破解煤化工無煤可用的困局,筆者在此提出幾點建議。

第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幫助煤炭企業釋放產能。錫盟等地露天煤礦集中出現徵地問題有歷史原因。國家有關部門和當地政府應堅持問題導向,以保障企業生產用煤為宗旨,簡化流程,最大限度地減少地方辦理審批手續的時間,儘快釋放煤炭產能。對承擔著保供任務的煤炭企業,用地申請可採取一邊生產一邊辦理手續的辦法。同時,要形成煤炭企業用地的定期評估制度,對於面臨用地緊張的重點煤炭生產企業及時預警,使煤炭生產企業儘可能避免因徵地問題導致的停產減產。

第二,放寬並加大進口煤炭力度。為了保障國內煤炭市場,近年來政府加大了對煤炭進口的管制力度。這當然是十分必要的,但也要因時而異。據筆者瞭解,去年有地方遇到煤炭緊張,擬從國外進口煤炭,但受制於進口政策限制難以實施。甚至有載著進口煤炭的船難以靠岸,只能在海上漂等。如今,一些企業也在考慮通過煤炭進口解決問題,但又擔心受到政策限制而舉旗不定。其實,眼下適當進口煤炭是緩解煤炭需求的最直接、最有效途徑,可解企業的燃眉之急。

第三,煤化工企業要重新審視煤源問題。錫盟地區煤化工企業已出現的煤炭“吃不飽”問題將很快波及到整個煤化工產業。其他企業應及早重新審核用煤計劃,不要等項目上了馬、開了車卻找不到煤。蒙東地區一家大型煤化工企業,自己原本有一個儲量高達70億的褐煤礦,但在開採幾年後,由於採剝比過高造成開採困難,加之土地問題等原因,最終被迫關停,企業因此失去煤源。不要以為項目上馬時地方政府有承諾,煤源就篤定有著落,不要只看到眼前三年五年,而要想得更長遠。隨著時間推移,當地項目增多、領導換人,地方政府的煤炭供應承諾很可能落空。這樣的案例多有發生。因此,煤化工企業一定要考慮到各種情況,確保煤源萬無一失,確保全生命週期內煤炭有可靠保障。

.......................................................

本文系石化產業觀察獨家發佈

圖片來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