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根據湖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從4月8日零時起,武漢市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武漢地區火車站將重新開啟進站通道,恢復辦理旅客進站客運業務。

  4月7日晚,我從廣州登上了途徑武昌站的綠皮火車,奔向“重啟”中的武漢。一年前,我從這裡大學畢業;一年後,我又回到這座熟悉的城市,開始我的工作。

  “春節沒能回的家,現在終於能回了”

  8日早上,火車慢悠悠地開進武昌站,臥鋪車廂裡的幾位乘客下了車。和往日的熱鬧相比,月臺上顯得有些空蕩。

  來到地下一層的出站口,幾十個出站閘機只開了3個,兩扇鐵門間開了個小口出入。出站口外,兩排身穿防護服的工作人員安安靜靜地坐在空曠的廣場裡。

  原本遍佈小吃店、酒店的出站廣場還沒有恢復往日的熱鬧。地下電梯旁,兩家連鎖餐飲店在店門擺出了桌子,店員們站在門口等待著外帶點餐的客人。坐電梯上到進站廣場,曾經能排出安檢口十幾米的隊伍現在變得很短也很有規律:排隊區地上貼著一個個小條,提示乘客間隔一米。

  自動檢票口,不少人卡在了“人臉識別”上——都忘了將臉上的口罩取下。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武昌站出站口旁身著防護服的工作人員)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出站廣場內連鎖餐飲店的店員在門口迎客)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進站口的地上貼著“間隔一米”的標籤)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站前廣場乘客排隊出示健康碼進站)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乘客排隊進站乘車)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武昌站進站口旁,乘客自助取票)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售票處排隊買票的人)

  4月8日當天,將有276列旅客列車途徑武漢,其中從武漢始發的有54列,預計有5.5萬餘名旅客乘坐火車離漢。

  在候車室,坐了不少準備離開武漢的人:有春節前從湛江來武漢探親的一家三口,急著回去給孩子復課,“沒想到待了兩個多月,感覺把我們這5年的親都探完了。春節沒能回的家,現在終於能回了。”有春節從拉薩到武漢旅遊的揹包客老賀。滯留武漢期間,他打零工為醫院送餐,自給自足的同時還賺了六七千元,“以後我應該還會來武漢旅遊。”老賀說。

  熟悉的“漢味”和特殊的印記

  走出武昌站,“五芳齋”、“大漢口”、“蔡林記”這些緊挨著車站的“漢味”小店大多還關著門,想吃上一口原汁原味的熱乾麵不是件容易的事。

  走了一段路,終於看到了開業的幾個本土小吃店。進店先要出示健康碼,零食店的店員熱情地拿出一次性手套給我戴上,又遞上購物籃。“我們購物籃剛消過毒。”店員不忘強調一遍。春天的櫻花季一向是武漢商家們出新品的銷售旺季,今年,包裝袋上繪著櫻花的特色產品也出現在店裡,只不過隨貨附贈的禮品變成了免洗洗手液。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武漢商店門口擺放著手套和消毒液)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518路車上,管理員登記乘客信息)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518路車上,管理員為乘客測量體溫)

記者手記:“解封”首日,我從廣州回到了熟悉的武漢

(4月8日,武漢陽光明媚,小女孩在街道上玩滑板)

  “健康碼”應該是這個春天武漢人聽到最多的詞。“沒有健康碼在武漢基本寸步難行。”大東門社區值班人員說,進社區、坐公交不僅要出示健康碼,還要在進出時分別掃碼登記行程。

  武漢有名的518路公交車,曾被戲稱為“比打車都快”的公交車。如今速度也慢了下來——司機和隨車的管理員要指揮著乘客一一掃碼,儘管乘客比疫情發生前要少不少,但上下車的時間仍然很長。

  不會用手機的老人拿出社區開的印著健康碼的紙條,給管理員掃碼登記。“下車掃碼,司機開後門!您哪一站下?上車的袖子捲起來測一下體溫。”安靜的車廂裡,年輕的管理員操著地道的武漢話,大著嗓門喊道。車廂裡,84消毒水的味道和窗外吹來的青草味融在了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