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線記者的武漢戰“疫”手記:那些匆匆而過的英雄本來如此平常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戰“疫”中,令我們感動的,不僅有在一線與病毒搏鬥的醫護人員,維持日常生活的快遞小哥、專車司機、社區工作者……還有這樣一群人,他們雖身無寸鐵,卻胸懷天下,勇往無前,執筆戰“疫”。他們的名字叫記者。

下面這篇文章正來自兩名奔赴武漢一線採訪的記者,透過他們的雙眼和文字,無法親臨一線的我們,才得以瞭解武漢這座城市裡,發生在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故事。

那些匆匆而過的英雄本來如此平常

晉浩天 章正

人民文學 2020年03期

曾經以為,英雄離我們很遠。

直到這次來武漢參與新冠肺炎的報道,我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英雄,就是與我們擦肩而過的芸芸眾生,就是那些如此平常的普通人。

我們突然發現,歷史總會在一個不經意的轉角,露出一星溫柔、一絲微光、一點峰迴路轉的餘溫,提醒著我們,哦,原來英雄,一直都在,就在我們的生活中。

這個春節,九省通衢,荊楚之地,倏忽間失掉了幾乎所有的活力。

她,病了。病來得如此突然、如此兇險,需要有人來醫,有人來治。

這時候,他們出現了。

醫護人員是當之無愧的英雄。

一线记者的武汉战“疫”手记:那些匆匆而过的英雄本来如此平常

他們,是一群“面目模糊”的人,在周嚴的口罩、密實的防護服包裹下,連他們自己都只能通過背後的標記分清彼此。他們,又是一群辨識度最高的人,不用特意去找到誰,他們每一位,都是身披白甲、衝在最前線的“戰士”。

感動我們的醫護人員,總是一批接著一批。有的,我們逐漸知道了;更多的,我們仍然不知道。疫情發生後,河南省胸科醫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袁義強不斷接到醫護人員的“請戰書”,攥著這厚厚的一疊紙,他說:“接到臨床一線職工遞交的‘請戰書’非常感動,為大家在疫情災害面前奮不顧身、救死扶傷點贊。作為胸部疾病治療專科醫院,抗擊肺炎疫情,我們責無旁貸。”

奮不顧身的請戰背後,他們或許面臨著疫情時期失去親人的痛苦——

二月八日下午兩點多,剛剛下班回到住處的林茂銳關上房門,呆坐在椅子上,淚水奪眶而出。這一天正是元宵節,本該是闔家團圓的日子,援助武漢方艙醫院的醫生林茂銳卻接到了廣東揭陽老家傳來的噩耗,九十一歲的外婆因病去世。“雖然無法趕回去陪伴親人,但他們都很理解我。”林茂銳說。

他們或許正在承受身體的極限——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長王雯參加過抗擊“非典”,她覺得這次的疫情有些不一樣。從防化服到防護服,從手套到口罩,從護目鏡到紙尿褲……這身行頭穿脫都不容易,全副武裝後的醫護人員們先是大汗淋漓,又在忙碌中用體溫把汗溼蒸乾。溼了幹、幹了溼,數不清有多少次。即便這樣,王雯還是一再提醒護士,慢點走,不能急,一步一步按流程走,保護好自己,才能救更多的人。

脫下一身“戎裝”的王雯,讓人心疼。前胸後背,滿是汗漬,護目鏡和N95口罩勒得額頭和麵頰上都是壓紋。“人們管這個,叫天使印記。”王雯雖然是笑著說的,但我們能聽到她笑聲背後的疲憊感。

有許許多多醫護人員或許早將自身安危拋在腦後——

一月十八日有症狀,一月二十日確診後自我隔離治療,二月五日又返崗工作。這是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急救中心副主任醫師趙智剛傳奇的抗疫經歷。

“我們急救中心的醫護人員在第一線,早期對這個病毒不太瞭解的時候沒有做太多防護,因此被感染了不少。不過,現在我們這裡已經有四名確診新冠肺炎後治癒的醫護人員返崗工作了。”趙智剛語帶鎮定。生病初愈應該好好休養,但趙智剛義無反顧地衝回第一線。“初期感染的醫護人員不能上崗,以至於疫情暴發時醫護人員排班都快排不出來了。我們每個崗位都很重要,只有儘快返崗才能保證醫院當下的高負荷運轉。”

“始終不能返崗的話,會對沒有被感染的醫護人員造成心理壓力。因為不返崗工作,其他醫護人員心裡就會打鼓、會恐慌。而能夠順利返崗工作,說明哪怕被感染過,也不會造成什麼大的損傷。”趙智剛心裡總為他人著想,為大局著想。

在這場防控疫情的戰鬥中,無數醫護人員奮不顧身、義無反顧、毫無怨言、毫不退縮,真是使人肅然起敬。有數以千計的醫護人員被感染,有好幾位醫護人員以身殉職,令人痛惜!

現在想來,用什麼詞能夠準確形容此時的醫護人員?思考良久,我們覺得,他們就是真正的英雄,是這個時代最可愛的人。

千秋邈矣,百戰歸來。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無論以前,還是現在。

對生活於這座英雄之城的人民來說,此刻,他們皆是英雄。

一线记者的武汉战“疫”手记:那些匆匆而过的英雄本来如此平常

社區幹部從來都不是一個輕鬆的職業,但現在,他們還要鼓起巨大的勇氣、冒著極大的風險工作——由於和病人的近距離接觸,他們隨時有可能染上新冠肺炎。

他們退縮了嗎?

荊門市土門巷社區網格員胡華麗沒有。在接到荊門市金宇小區謝阿姨“蔬菜告急”的求助短信後,她第一時間將蔬菜送了過來。她說:“這都是小事,沒什麼。”

武漢市漢陽區晴川街鐵橋社區工作人員彭彩沒有。即便累到天旋地轉,狠狠地撞到椅子上的她,醒來後的第一句話也是:“吳女士去醫院了嗎?”她,還惦記著社區發熱病人。不到四十八小時的時間裡,彭彩電話排查了兩百多戶居民。做過此事的記者深知,這是多麼巨大的工作量,而她說:“這些事我該做。”

武漢江夏區湖泗街鄔橋村黨支部書記葉斯良沒有。剛上任一年多的他,此次疫情暴發後,毫不猶豫選擇衝向疫情防控一線。得知自己村裡要設立監測站後,他又請纓,在村委會的臨時食堂裡當起“伙伕”,為監測站的工作人員提供後勤保障服務。他說:“能幹一點是一點。”

武漢市江漢區北湖街建設社區副主任徐智鵬也沒有。在接到社區獨居老人的取藥求助後,徐智鵬放下電話,迅速披上外套跑出辦公室,冒著雨發動起外勤車,迅速駛往醫院取藥。因為對社區情況諳熟,不用說他也知道這位老人的常用藥品。把取到的藥遞給老人時,老人忙不迭地說感謝。他說:“等疫情過去,要回家好好抱抱自己的兒子‘小可樂’。”

武漢市江岸區塔子湖街道華匯社區工作人員張瑩同樣沒有。記者採訪她的半小時前,社區有老兩口來電話說,他們測完體溫,但眼花看不清溫度計數字。於是,張瑩和同事趕緊入戶去記錄。為了確保不漏一人,武漢正全力進行拉網式排查,不少社區工作人員每天超負荷工作。張瑩在個人工作簿上寫下了這樣一句話:“每天平均處理一百三十多個社區居民來電。”電話聯繫、看望慰問困難群眾和孤寡老人,為居民送醫送藥,電話一個挨一個,事情一件接一件,人像陀螺一樣地轉。吃一頓中午飯,她都要用微波爐熱兩三次。但她說:“人命關天,我們要爭取一切時間。”

英雄,莫過如此。

封城中的武漢,街上鮮有行人與車輛。但生活在繼續,城市要運轉。

環衛工人、快遞小哥、“專車”司機、防疫志願者……當大多數人被迫宅在家裡時,他們卻一直在街頭,一直在路上……他們保障城市的正常運行,他們是武漢的守護者。

他們,平常在人群中不起眼,但此刻,同樣是英雄。

一线记者的武汉战“疫”手记:那些匆匆而过的英雄本来如此平常

熊鵬德是一位“不起眼”的環衛工人。採訪他時,記者經常聽不懂他濃重的孝感口音。甚至在確認他姓名時,都反覆溝通了好幾次。“師傅,您叫熊鵬德還是熊鵬達?”無奈之下,熊師傅脫下手套,從褲兜裡拿出自己的老年人手機,生疏地按下了“德”這個字。

每天三點半起床,四點到七點清掃大街。從七點開始到晚上六點,他還要再做一份街道保潔工作。“現在人少,我們必須加油幹。我妻子也是一名環衛工,現在,我們最希望的就是把街道的衛生搞好,給大家帶來一個好的環境。我總跟老婆說,衛生多重要啊,我們必須要頂上。不為什麼,只想快點消滅疫情。”

袁雙是一位“不起眼”的快遞小哥。下午兩點二十一分,袁雙當天的第六十二個快遞單即將完成。記者見到他時,他戴著口罩,一路小跑,口罩外側一鼓一鼓的。“你把快遞放門口吧。”客戶隔著防盜門在屋裡說。這是這幾天送快遞的常態。正當袁雙轉身離開,沒想到門開了。“等一下,這是給你的,這幾天你們辛苦了,也要注意防護。”袁雙接過來,一看,是兩個口罩。“好溫暖呀,客戶挺關心我們的。”他笑著又跑了出去。

問他為何喜歡一路小跑送貨,他笑著說,作為土生土長的武漢人,也是一名快遞員,在危機時刻,能在自己的崗位上為自己的城市做一點事情,“我們能夠奔跑,覺得特別有意義”。

午後的陽光正燦爛,送完一趟貨,他對記者說:“我想讓父母看看,寒冬過後,溫暖終會抵達,武漢加油!”

張一馳是一位“不起眼”的司機師傅。晚上九點,“專車”如約而至。車一停,搖下窗,記者見到戴著口罩的張一馳,帶著武漢人特有的豪爽,一揮手:“上車,這幾天忙喲!”聊起這幾天的工作,他說:“昨天中建三局的朋友聯繫我,說有兩位同事去雷神山醫院建設現場報到。我下午四點接一位,晚上八點又接了一位,中途再接送兩位醫護人員,正好串起來不耽擱。”

三十二歲的他並不是一位專職司機,而是武漢市武昌區青聯委員,在一傢俬企工作。“這幾天,我要當好一名志願者司機。”張一馳說。

一月二十三日,武漢的公共交通停運。他聽說很多醫生護士下班後回不了家。此時,一些熱心的志願者們迅速拉起了QQ群、微信群,一大批勇敢的武漢市民走出家門,組成了志願者車隊。這一天,有人粗略統計有四五千人參加,張一馳正是其中一員。

到了一月二十九日正月初五,張一馳早上起來後,發現微信群的單明顯少了,他覺得這是一個好兆頭,運力緩解了。這一天他找到了新工作,區裡的青聯徵召志願者,大量境外援助的物資抵達武漢需要翻譯人員。“我的英語水平毫無壓力,妻子也是法語老師,日語N1水平。”他笑著說,語氣中帶些自豪。

二月四日中午,他回家睡了一覺,在家待了一會兒,看到微信群裡有新消息,他馬上拿起手機、駕照、口罩,又開車出門了。張一馳說:“當秩序逐漸恢復,我就該‘下崗’了。”

“不過,我特別期待能夠‘下崗’。”他告訴記者,這是他最近經常跟家人說的話。

正是這樣一顆顆“不起眼”的螺絲釘,一個個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譜寫了武漢全民戰“疫”的感人篇章。

畢竟,在這座城市生活的每一個人都堅信,寒冬終將過去,春天就在眼前。

(作者系光明日報記者)

光明微教育 · 解讀教育中國

統籌:唐芊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