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鄉村阿婆,匠心41年,只做一件事!


貴州鄉村阿婆,匠心41年,只做一件事!

本期匠心人物劉詠慧

一則動人的故事,如同一瓶陳釀的好酒,滋味耐人回味,它的背後也體現了主人公對生活的一份堅持和專注。


在21世紀,匠心逐步缺失的時代,這種缺失成為了中國的部分產業發展的阻力。


這種曾在歷史上促使我國領先世界的精神,正在這個“速朽”的時代被浮躁和粗糙的生產方式埋沒。


但是,在貴州鄉村有一位阿婆,她是“百年藥膳”皮蛋傳承人,她便是三代中藥世家皮蛋匠人—劉詠慧。

貴州鄉村阿婆,匠心41年,只做一件事!

【百姓友皮蛋養殖基地】

貴州的皮蛋匠人

貴州鄉村阿婆,匠心41年,只做一件事!

劉詠慧:“從7歲開始學做中草藥皮蛋,40多年來,一直堅持把祖祖輩輩的這份傳統手藝延續下去。”


由於勤學善思,劉詠慧老師在家族7姊妹中脫穎而出,在母親百歲大壽之際,正式承接祖傳中藥配方,成為百年藥膳傳承人,一生只為堅持做好蛋、傳匠心。


目前這款“無鉛工藝黃金三穗綠殼皮蛋”的製作秘訣,市面上堪稱少見。


貴州鄉村阿婆,匠心41年,只做一件事!

【百姓友原生態養殖基地】

堅守原生態養殖

當走進百姓友養殖基地時,可以看見麻鴨的原生態放養,麻鴨的養殖地在三穗縣,這裡沙湖、湖泊眾多、水草豐茂的環境是放養麻鴨的天然牧場。


當地麻鴨食用這裡獨有的自然水草,不添加飼料、不加激素,因此所產出的蛋個大,營養豐富。


三穗麻鴨距今600多年曆史,與北京鴨、紹興鴨、高郵麻鴨同被譽為中國地方四大名鴨,同時被列入《中國家禽地方品種資源圖譜》。


每日鮮蛋2小時內進入車間生產線,純正的古法醃製工藝,無鉛,不含氧化鉛和硫酸銅。

貴州鄉村阿婆,匠心41年,只做一件事!

【百姓友現代生產間】

堅守藥膳初心

堅守“百年藥膳”皮蛋的初心,百姓友好皮蛋精選艾納香、苦蕎、綠茶、桐子殼等26味中草藥,純天然植物原料,塗料、滾灰、密封、晾曬,歷時42天,讓鮮鴨蛋充分吸收植物精華,膳食營養,無鉛工藝,綠色健康。


現有中草藥、麻辣、五香、粽香等多種口味產品。


一枚好皮蛋,專業生產工藝必不可少。


百姓友好皮蛋採用祖傳工藝結合現代升級,從選蛋、洗蛋、光檢、乾燥、裹中草藥灰、裝缸、發酵等十二道工序,不添加任何防腐材料。

貴州鄉村阿婆,匠心41年,只做一件事!

貴州鄉村阿婆,匠心41年,只做一件事!

貴州鄉村阿婆,匠心41年,只做一件事!

【百姓友用26種中藥醃製堅守“藥膳”初心】

堅守匠心

那些你還懷念,想用記憶封存的,或許都已經有了歲月的痕跡。


曾經與我們生活形影不離的,今天,或許已經消失殆盡了。


時間改變著生活的模樣,留下了它的故事。


同時,又賜予我們新的東西,而那些飽含匠心的著作,至今彌留,堪稱經典。


就像百姓友皮蛋,百度上說匠心,是指能工巧匠的心思,常指文學藝術方面創造性的構思。見唐王士源 《序》:“文不按古,匠心獨妙。”


百姓友劉詠慧老師就是這樣心裡裝著“匠心”,腦袋裡裝著“創新”,把做皮蛋一件事情堅持下去,持續保持著創新動力。


劉詠慧老師說:“靜得下心耐住寂寞,豁得出去四面囂張才是好的匠心手藝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