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儷: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這可能顛覆了我們大多數寶爸寶媽們的想法,也不禁在腦海裡產生一萬個問號,當孩子碰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出現悲傷憤怒撒潑打滾時,我們這些寶爸寶媽們好不容易控制自己快要崩潰的小內心,壓制住直往上串的血壓,耐起性子來跟孩子講講道理居然還是一種家暴?

其實,我們只要看看國際社會學界對家暴的定義就知道家暴包括言語虐待和心理虐待,而言語虐待包括指責對方過錯等,心理虐待包括忽視對方的心理感受等。當孩子出現悲傷憤怒時,我們一味的給孩子講道理就有可能忽視孩子的內心感受,甚至出現言語不當而中傷孩子,所以說當孩子有所不滿憤怒悲傷時,一味的給孩子講道理,其實也就是家暴。

孫儷: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可以說今年的新冠疫情讓大人小孩只能把家當娛樂場,好不容易等到疫情好轉,小區的大朋友小朋友們趕緊出來透氣。

一天剛好在小區娛樂區碰到鄰居貝貝和她媽媽,貝貝不像以前一樣坐著盪鞦韆,想要站在鞦韆上看看能不能也像坐著一樣好玩,這些貝貝媽媽可不樂意了,想著站著多危險啊!一不小心就能摔個滿地找牙,這是絕對不允許的。於是貝貝媽媽就苦口婆心的跟貝貝說:“貝貝,站在鞦韆是很危險的,現在的平衡力還不好,如果站上去就很容易摔跤,一摔跤就會碰到腦袋的,把小腦袋碰壞了,貝貝可就不聰明瞭哦。”

可是貝貝對媽媽的話似乎一點也沒聽進去,邊喊著要站,邊往上爬,這下可急壞了貝貝媽,一把把孩子扯住拉到一旁又開始教育起來,沒過多久就聽到貝貝哇哇的大哭起來,嘴裡還不停的喊著:“我就要站著盪鞦韆,我就要站著盪鞦韆,嗚嗚......我不喜歡媽媽。” 站在旁邊的我看著乾著急,貝貝媽媽也是一臉的無奈。

孫儷: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想想貝貝媽媽說的一大堆道理,貝貝愣是一句也沒有聽進去,還弄得母女都不開心,原來講道理有時也不是有效的溝通,還影響著親子關係。

盧梭曾在《愛彌兒》中說:“跟孩子講道理是最無效的教育。”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味的講道理也就在和孩子做無效的溝通,無效溝通常常會給孩子帶來不可忽視的影響。

一、無效溝通對孩子帶來的影響

1、刺激孩子的自尊,使孩子不自信

當孩子提出一種要求或者表達一種看法的時候,我們當家長的不管不顧,張口就跟孩子講一通道理,說他這個不對那個不妥,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或要求,還頭頭是道的跟孩子分析這樣的想法和要求會帶來怎樣的不良後果。

孩子可能在你一通說教之下,放下自己當時的想法或要求,表面上做家長在蹺蹺板的頂端,實際上,對孩子來說是一項不小的傷害,他的自尊心受到不同傷害,讓他覺得為什麼自己說的總是不對,久而久之,使他不斷的懷疑自己,使得孩子極度的不自信。

孫儷: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2、孩子會反感,抗拒父母

家裡的老大,平時學習不太自覺,為這個事我傷透了腦筋,總是時不時的給他講學習的重要性,給他講自覺對人生的意義,給他講如果不自律對自己以後的人生有著怎樣的壞影響。

總之,我就一大堆大道理攤到他面前,結果一段時間後只要我一張口,他就把耳朵塞上,對我一臉的憤怒,上學回到家對我也不像以前那樣跟我聊學校的事情,相反還很怕我知道他在學校的事情,這就是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做的無效溝通帶來的孩子反感,抗拒父母的後果。

3、使孩子產生罪惡感,逃避責任,找藉口武裝自己

我們在跟孩子講道理的時候,其實就是否定孩子的過程,有時甚至指責孩子,在孩子心中永遠想得到父母的認可,然而卻受到父母的不斷否定和指責,使得孩子想要保護自己,只要一碰到事情就立即找藉口替自己推脫,找一大堆的理由來武裝自己,使得自己不受指責和被說教,這就讓孩子慢慢喪失責任心。

孫儷: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無效的溝通對孩子的影響甚遠,我們當父母的在撫育孩子的過程,不得不深思熟慮。

二、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1、一味講道理給孩子帶來語言虐待

在給孩子講道理的時候,我們有時候會不自覺得用到一些傷害孩子的詞彙,比如:愚蠢,不切實際等等,這樣孩子不自覺的就會對自己有個全盤的否定。

孫儷: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2、一味講道理給孩子帶來心理虐待

道理講得多了,孩子就會想為什麼我的想法行為總是有錯,我真的這麼不好嗎?要知道孩子在得不到父母肯定的時候,不自覺得會有一個自我歸因,總覺得一切都是自己的問題。長久以後,對孩子的心理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

3、一味講道理讓孩子缺乏認同感

也許你碰到一些孩子在你提出一個問題後,他們還不等你說完就急切的想表達自己,當你不認同他的觀點時,他又急切的為自己狡辯。也許你還碰到一些孩子,無論你怎樣提問,你怎樣問他,他都回答你一句不知道,其實,這些孩子都是缺乏認同感的孩子,這跟家長平時不停的說教和跟他們講道理分不開。

孫儷: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孫儷也分享過自己的育兒觀,說“當孩子有不滿、憤怒、悲傷的情緒發生,他需要的只是你的一個擁抱,不要說教,站在他的角度理解他,支持他,鼓勵他,那些大道理等他們情緒好的時候,再去說吧!”得到了很多家長的認可,就是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三、尊重孩子的想法,親子之間才能友好相處

1、感同身受,拉近與孩子間的距離

當孩子提出某項要求時,我們不要急著否定他,跟他分析原因,分析後果,講一通道理,不妨問問孩子達到要求自己有什麼感受,是高興還是激動等等。當孩子知道你在乎他的感受時,他也願意與你分享他的真實想法了。

孫儷: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2、明白孩子為什麼不想聽你講道理,是和孩子友好相處的關鍵

在我們前面講到的貝貝,她就不願意聽媽媽講道理,因為我們孩子不像成年人,孩子是靠自身感知來體會世界的,也就是孩子一定要他身體有著觸碰,體會才能感覺這個事情,所以貝貝的媽媽不如讓貝貝在做好安全措施的情況下,讓貝貝摔一次,這樣貝貝就知道站著盪鞦韆是很危險的。

3、尊重孩子的想法,讓孩子知道被認同被愛,親子關係才會越來越和諧

至今都沒有接到開學的消息,讓不少家長如熱鍋上的螞蟻,也時不時的聽到家長說再不開學這僅剩的一點美好的親子關係快要分崩離析了,原來在朝夕相處中孩子無同學交流,只能把一些想法跟父母分享,可是沒辦法又得不到父母的認可,使得孩子心理狂躁,只要父母一說什麼也準沒個好臉色。

當孩子給我們說個他們的想法時,不妨先認同他,肯定他的想法,讓孩子知道你是把他放在與你平等的地方,而不是高高在上的,這樣親子關係才會越來越和諧。

孫儷:不考慮孩子的情緒和感受,一味給孩子講道理就是一種家暴

誰都想要一個完美的親子關係,做到上面三點,相信你的親子關係會更進一步。

各位寶爸寶媽們,是不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當中,你也跟孩子講過不少的道理,你的孩子的反應如何呢?你的感覺又是如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我是逗兒媽媽,也是一位家有萌寶的寶媽,每天會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兒知識,幫大家解決帶娃的困惑和煩惱,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