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本新解: 数字化整合降低物流能耗成本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带动了物流业的繁荣兴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然而物流企业的盈利能力却没有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近年来甚至有所下降,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包括燃油能耗、人力、通行费等成本的不断上涨。因此,如何降低相关成本,助力物流企业增效是长期以来业界关注的话题。

“除了人力、通行费外,物流企业的成本中燃油费用是重要一项,占比达到30%甚至更高,在企业降本增效的过程中降低燃油成本是必要的一环。”能链集团联合创始人兼CEO王阳4月7日在接受《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微信公众号:clpmaweixin)记者采访时表示,对于物流企业而言,降低包括燃油、电在内的能耗成本就意味着提升企业的盈利。

降本新解: 数字化整合降低物流能耗成本

能源行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

“燃油供给方的加油站与需求方的物流企业两端相对都比较分散,资源整合度不高,也推高了相应的成本。”王阳介绍,我国目前约有12万座加油站,其中中石油约2万座、中石化约3万座,两者占据了46%的市场份额。除此以外,还有约7万座加油站,主要包括部分国资、外资以及民营连锁和零散的加油站,这些“长尾油站”没有全国性的服务网点,缺乏全国性的服务能力。“除了这些基本情况外,成品油市场当下正在发生明显的变化,竞争越来越激烈。”王阳进一步从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

第一,我国加大了成品油市场对外资开放的力度。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2018年6月28日第18号令发布了《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18年版)》,自2018年7月28日起施行。其中,正式取消同一外国投资者设立超过30家分店、销售来自多个供应商的不同种类和品牌成品油的连锁加油站建设、经营须由中方控股的限制。至此,石油下游环节完全开放,仅保留上游勘探、开采环节的限制。随着外资加油站陆续放开,越来越多的外资加油站加速扩张在中国加油站的数量,建设差异化、高品质或将成为外资品牌追求的一个重要方向。比如,壳牌计划在3年之内要建立5000座加油站。

第二,2018年7月3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深化“放管服”改革,将成品油零售经营资格审批下放至地市级政府。这意味着后期加油站经营资格审批将直接由地市级商务主管部门自行审查决定,审批流程得到进一步简化。此举有利于一批有经济实力的国内外企业更加顺利地推进加油站建设和布局,逐渐形成多元化竞争格局。

第三,能源行业正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成品油市场同样如此。王阳表示,经济发展目前全面进入数字化时代,交通出行、物流行业等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实现了数字化升级,作为基础设施行业的能源行业也在进行转型升级。

在王阳看来,成品油市场的开放与竞争推动行业逐渐走向多元化、数字化、差异化发展的同时,供给形式分散的问题也需要从根本上解决。“加油站比较分散,对应到包括货车司机在内的需求方,同样处于这一状态,两者很难形成长期稳定的规模合作,更大的痛点还在于现有的交易方式难以管理。”

王阳对记者表示,以物流企业的司机为例,过去司机如果在中石油或中石化加油需要办理加油卡,由物流公司统一发卡、做圈存,没有进一步议价的能力。如果是去“长尾油站”,则先由司机付现,再开发票给公司进行报销。这种交易模式导致实体卡保管的不便与圈存过程的繁琐,也无法直观便捷地掌握物流企业司机的加油频率、油耗状况、历史加油数据等信息。

数字化整合降低能耗成本

面对燃油消费供需双方的分散对接,如何将“长尾油站”整合成为一张网络,让司机在全国享受统一服务?这既是一个难题,也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机会。2016年成立的能链集团显然就是奔着这个机会来的。

王阳介绍,3年多以来,能链集团通过AI、大数据、AloT和大中台等先进技术,打通了成品油上下游全产业链,实现了能源供需两端的数字化连接,推动了能源产业各环节、各主体的数字化互通互联,成为业内较有影响力的“能源底层数据提供商”和“数字化能源集采平台”。

“我们服务的客户有超过40%来自物流行业,深切了解物流企业成本高企的一个原因就是燃油费用居高不下。2016年交通部数据显示,中国物流行业前100家知名企业平均行业利润率8.1%左右,而且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能链平台一边聚合供给端分散的布局,一边整合需求端分散的消费需求,搭建了一张连接能源供应端与能源需求端,全国性的线上线下能源零售网络,提供‘油电一体化’的能源供给网络服务,成功地为这些物流车辆降低了平均5%的燃油成本。”王阳举了个例子,物流企业每挣100块钱,能获得8元的净利润,而在花掉的92元里有40%是燃油成本,“通过我们的产品,物流企业可节省5%的油费,最终实现净利润提高。”

她表示,能链集团已经完成了能源消费行业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的数字化升级,目前已连通20000座加油站、40+万根充电桩,建立起覆盖全国400余座城市的油、电一体化出行能源供给网络,为包括货车司机在内的过亿车主提供能源供给服务,业务布局覆盖团油、快电、能链SaaS、能数四大板块,在降低能耗成本方面已经形成一定的优势。

“以‘团油’为例,通过创新能源集采与油品优惠的新零售方式,既能为物流车队提供灵活、高效、优惠的加油服务,也能加速油站成品油的流通和油站效益的提升,帮助油站实现‘3公里忠实用户’之外的增量。”王阳介绍,团油模式在为物流企业/车队/无车承运平台提供一站式能源解决方案的同时,而且可以为物流公司、车队/平台全面赋能,实现车队数字化管理,解决车队调度、油耗管理等痛点。更重要的是,团油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使全网油站价格可视化,各站点油价实时更新,可以帮助车主或司机寻找价格洼地;通过规划运输线路,可以帮助其合理选择途径油站加油。

对于能源消费未来走向,王阳表示,能源消费一定会实现全场景数字化发展,所有能源终端(油枪、电枪)、车辆都将物联网化,能源交易将逐渐从以加油站充电桩为中心,到以车为中心,转变为以人为中心。

具体到企业的发展规划,王阳则告诉记者,能链集团接下来将会继续在“团油”和 “快电”等业务上发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企业成立至今,我们已经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场景生态,也累积了众多的客户资源,对包括物流企业在内的客户服务上也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解决方案。但在成品油3万亿的市场里,所有油品行业平台加起来占比不到3%,还有很大的市场空间。”(本文刊载于《中国物流与采购》杂志2020年第8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