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多:走出屬於自己的高原脫貧新路子

稱多:走出屬於自己的高原脫貧新路子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記者 陳鬱報道)玉樹州稱多縣,地處青藏高原以東,省境西南部,州域東北部,東鄰果洛州瑪多縣,北部、西部和曲麻萊縣接壤,東南與四川省石渠縣毗鄰,西南與玉樹市隔河相望,是一個以畜牧業為主,兼有小塊種植業的省定貧困縣。貧困人口居住偏遠且分散,產業單一且發展後勁不足,扶貧成本較高、脫貧難度大,貧困群眾“等、靠、要”思想嚴重是稱多縣面臨的主要問題。

為了摘掉貧困帽,走出一條脫貧攻堅的新路上,稱多縣結合自身特色,突出“生態扶貧”“綠色扶貧”,深耕地理、傳統、文化資源優勢,逐漸形成符合實際的“生態+”發展理念,以“生態+畜牧業”為基本點,實現“三整合四解放”,統籌協調各部門單位“集團化”作戰,引導鼓勵支持合作社建設,擴大飼草料種植基地,優化牲畜結構,增加畜產品附加值,為社會提供高品質畜產品。

走進稱多高原犛牛畜產品有限責任公司,一套套屠宰、加工生產流水線井然有序,同時也充分利用玉樹藏區畜牧資源,開發無汙染,具有高原特色的犛牛肉、藏羊肉和土特產加工為立足點,以大力發展區域經濟、增加地區稅收、提高農牧民收入和擴大再就業為目的。覆蓋冷鮮、冷凍肉、熟食、農副產品等。企業生產的畜產品在十幾個城市均有銷售,為推動當地經濟社會發展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同時也樹立了良好的扶貧形象。

称多:走出属于自己的高原脱贫新路子

稱多縣的珍秦鎮十一村屬純牧業鄉鎮,在2840平方千米的草山上生活著402戶1605人。地廣人稀不說,沒有蟲草、藥材等其他收入。以前,靠自己家的草山養牛養羊,養家餬口還勉強,但凡家裡有意外,日子就會過得異常艱難……

久美旦周,他是搞合作社和群眾信賴的致富領頭人,也是近年來家喻戶曉的名人,有人叫他“合作社”。據久美旦周介紹:“珍秦鎮合作社始辦於2015年,當時大部分群眾不願意加入,反對率佔70%以上。但是,向陽村黨支部一班人在鎮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辦起了嘉塘草原上第一個具有時代內涵的新型合作社——珍秦鎮嘉塘生態畜牧業合作社。2016年至2018年合作社分紅逐年遞增,群眾也越來越認可,說起這些,入股的村民一個個臉上洋溢出幸福的笑容。”目前,珍秦鎮十一個村,村村都有合作社,群眾的認可度達100%。特別是在去冬今春發生特大雪災中,合作社的牲畜死亡率幾乎為零,凸顯了合作社綜合功能的作用,群眾對合作社更是讚賞有加。

久美旦周說:“在成立合作社之前,我是村裡條件最好的,一個人富那不叫富,甚至覺得有點不好意思。合作社成立之後,比我富的人多起來了,我心裡就很開心、很踏實。覺得終於為群眾做了一點事情,聽黨話,跟黨走已經成了群眾的自覺意識和言行,誰也撼動不了。”在合作社,我們看到了整齊碼放的合作社各類檔案資料。精準扶貧戶一類、二類、三類戶戶有檔案,並用不同顏色的封面區分,內容應有盡有,使人感受到基層工作的細緻和辛苦。

称多:走出属于自己的高原脱贫新路子

採訪過程中,久美旦周還帶記者去了曲多家。據瞭解,剛開始曲多一家並不願意入合作社,但看到村民逐步過上好日子,分紅逐年遞增,在2016年將家中的40多頭牛入社,剩餘的20多頭牛平日輪流放牧,進行輪班制度,平時家人也會做一些遊牧文化的小工藝品進行銷售。曲多說:“現在牧區條件好了,多虧黨委政府的關懷與幫助,合作社讓我們脫了貧,日子也過得越來越好。”

珍秦鎮的畜牧業合作社結出了豐碩的果實。“國家和省州的政策支持我們村脫貧致富,這是對合作社,對整個村民的保障,讓我們口袋鼓起來,我們只有牛隻有草山,但這也是我們的特色,我們要保持勤奮、勤勞的本色,不能小富即安,貪圖享樂,把合作社辦得更好,讓群眾收入更多。”最後,久美旦周如是說。

如今的十一村依託特色畜牧業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高原脫貧新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