茫茫時光,滔滔歲月,我們究竟需要什麼?之二

5000年前,出現最早的王國、文字和金錢,多神教信仰。

4250年前,出現最早的帝國:薩爾貢大帝的阿卡德帝國。

2500年前,出現最早的硬幣:通用的金錢。

波斯帝國:普世的政治秩序(“為全人類的福祉而努力”)。

印度佛教:普世的真理(“讓所有人類解脫痛苦”)。

2000年前,中國漢帝國。地中海羅馬帝國。基督教。

1400年前,伊斯蘭教。

茫茫時光,滔滔歲月,我們究竟需要什麼?之二

茫茫時光,滔滔歲月,我們究竟需要什麼?之二

雖然農業革命後幾千年的歷史,人類的基因裡並沒有大規模合作的生物本能,但是人們創造出了由想象建構的秩序、發明了文字,以這兩者補足我們基因中的不足,來維繫所有的合作網絡。可是網絡背後那些想象的秩序既不中立也不公平,比如經濟上的貨幣秩序,只會讓富者越富,而貧者越貧。政治上的帝國秩序只會將人排出上下等級,而宗教上的全球性宗教秩序,像是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總把人分成一些其實並不存在的分類,同時從本質上說,人文主義也是一種宗教,因為其認為智人是獨特的、神聖的就與其他所有現代動物有所不同。全球所有其他物種和生命,都只為了智人這一物種的利益而存在。因此對許多人來說,這些合作網絡究竟是好是壞實在難說。

不論是金錢,帝國,宗教還是其他一切秩序,總是有一夕崩潰的風險,因為這些秩序背後靠的都是虛構的故事,只要人們不再相信,一切就風雲變色。伏爾泰就曾說:“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神,但可別告訴我的僕人,免得他半夜偷偷把我宰了。”

至今為止,不論是美元、人權還是美國,都是存在於數十億人的共同想象之中,任何一個獨立的個體並無力撼動這些概念。身為人類,我們不可能脫離想象所建構出的秩序。每一次我們以為自己打破了監獄的高牆、邁向自由的前方,其實只是到了另一間更大的監獄,把活動範圍稍稍加以擴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