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高洪波和郝偉能從棄帥希丁克身上學習這二點,國奧或許有希望

自從國奧荷蘭籍主帥希丁克下課,本土教練郝偉接任開始,國足U23就進入了球迷的輿論中心;前段時間U23亞洲盃分組抽籤,中國U23被分在C組,與烏茲別克斯坦、韓國、伊朗同為一組,關於籤位國足U23又一次成了熱議的焦點。與論一直認為,國奧是分在死亡之組,很難從小組出線進入淘汰賽,更不要說取得賽事前三名挺進奧運會賽場。

如果高洪波和郝偉能從棄帥希丁克身上學習這二點,國奧或許有希望

中國U23前主教練希丁克的下課,體現了新足協領導人陳戌源的殺伐果斷,以及任國奧備戰小組組長高洪波的責任擔當。他倆一前一後,配合默契,說明足協領導內部團結與和諧,並且想作為和敢作為。導致希丁克下課的主要原因,大部分媒體認為是:第一,希丁克本人主要呆在荷蘭等歐洲國家享受天倫之樂,在中國工作時間少;第二,熱身賽成績不佳,0—2輸越南;第三,和媒體交惡。

如果高洪波和郝偉能從棄帥希丁克身上學習這二點,國奧或許有希望

但認真分析上面三條,又感覺不對。和媒體搞不好關係——希丁克向來就沒主動與媒體示好過;熱身賽0比2輸給越南——越南是去年亞洲盃的亞軍,實力本就在中國隊之上,足協領導應該對此十分清楚;任職期間呆在歐洲時間過長——在他執教韓國、澳大利亞隊時也曾引發同樣問題,這本來就是他一慣的執教風格,想必足協領導有意聘任他之前應該對此有所瞭解。

如果高洪波和郝偉能從棄帥希丁克身上學習這二點,國奧或許有希望

希丁克曾在接受荷蘭媒體採訪時表示過,中國國奧隊打入奧運會不現實,這是他內心的真實獨白,也是他的潛意識,因此,他在工作中就沒有了執教初始階段,把不可能變成可能的決心和衝勁,工作態度上是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不求上進。這或許是他下課的主要原因。他忘了,中國足協花大價錢(國奧隊教練組年薪350萬歐元,能給這個價錢的世界有幾家?)請他一個賦閒在家的老頭是來拯救國奧隊的,而非讓他來休閒的。

如果高洪波和郝偉能從棄帥希丁克身上學習這二點,國奧或許有希望

希丁克已下課,但他作為世界知名的教練,其執教經驗和能力一流不能因為他的下課而抹殺。他讓人稱道的是,僅一年多的時間讓本是世界二流的韓國隊打進世界盃的半決賽,最終獲得第四名,創造了韓國人在世界盃上的奇蹟,同時也創造了亞洲球隊在世界盃上的最好成績。

如果高洪波和郝偉能從棄帥希丁克身上學習這二點,國奧或許有希望

韓國隊雖然是世界盃的常客,但每次小組出線都難。韓國隊經過希丁克一年多時間的調教,卻能脫胎換骨,在韓日世界盃賽場上大放異彩,先後戰勝意大利和西班牙傳統強隊,晉級四強。

如果高洪波和郝偉能從棄帥希丁克身上學習這二點,國奧或許有希望

希丁克的韓國隊和彼韓國隊不一樣在哪裡?一個是體能充沛,球員在球場上能滿場飛,跑不死;二是球隊和球員自信,與強隊過招不怵。希丁克執教韓國隊時自然明白,以當時韓國隊的現狀,體能的增強遠比技戰術水平的提高來得簡單實用一些,體能增強了,一定程度上還可以彌補技戰術水平的不足,所以在體能訓練上,他對韓國球員採用了魔鬼訓練法。至於自信心的培養,希丁克採用帶隊多與強隊交手的方法。在與強隊交手的初始階段,韓國隊找不到與強隊交手的感覺,輸得慘不忍睹,但被強隊虐多了,慢慢的球員就找到了與球隊交手的感覺,自信心也就一點點建立起來了。有體能和自信心的加持,韓國隊也就從二流球隊蛻變成了當時的準一流強隊。

如果高洪波和郝偉能從棄帥希丁克身上學習這二點,國奧或許有希望

國奧隊離參加明年一月份的U23亞洲盃的時間僅有四個多月,所以說,留給高洪波和郝偉的時間真的不多。此時,我們可以學習棄帥希丁克執教韓國隊的二點成功經驗。在四個多月的時間內,大幅度增強球員的體能,對於這一點是完全可以做到的。至於球隊自信心的培養,郝偉要多找強隊與國奧隊交手,先不在乎結果,而在乎過程,過程中要對球員強調拼搏精神,讓隊員慢慢找到與強隊交手的感覺,這樣球員自信心自然而然就來了。此外,在比賽中還要善於發現問題,緊接著在訓練中解決這些問題,這樣認真的、時不我待的練下來,在這四個多月的時間裡,技戰術水平多少會有所提高。

如果高洪波和郝偉能從棄帥希丁克身上學習這二點,國奧或許有希望

有道是:自助者天助。足球是圓的,做好了自己,誰敢說國奧隊沒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